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李约瑟 | 上页 下页
三五


  §十九、恋华情结

  李约瑟是时代的巨人,如果逐年逐月记载他的生平,完全可以开一个很长的清单。那么,这些繁杂冗长的大事小事反而会湮没这位伟人的光辉。也许是这些灿烂的事迹掩盖了他作为科学家的血肉之躯理应具有的凡人的人格风采。所以,从以下几方面作些介绍,即使难免偏狭,也希望读者能以一斑窥全貌。

  1958年,与李大斐、鲁桂珍第3次访华;
  1964年,与李大斐、鲁桂珍第4次访华;
  1965年,发起成立英中了解协会,任会长直到去世;
  1972年,与鲁桂珍第5次访华;
  1978年,与鲁桂珍第6次访华;
  1981年,与鲁桂珍第7次访华;
  1984年,与鲁桂珍第8次访华。

  李约瑟对中国文化“一见钟情”,发生了信仰上的皈依,以致于改变了他著名生化学家的道路,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中国科学史权威;抗战期间他在战火中顶酷暑,冒严寒,成立中英科学合作馆,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科技发展;在严酷形势下,他顶风破浪来到中国调查细菌战,关键时刻站在正义一边,用行动塑造了一位正直科学家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雪中送炭一般给中国人民予以支持,鼓舞了全世界人民为正义、真理与和平而斗争。

  这些,前面均已作了详细的论述。

  50年代,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出于对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仇恨,发动反华思潮,贬低我国的社会主义成就。而李约瑟在1958年第3次访华后,撰写了《1958年在中国的考古旅行研究》发表在英国《古代》杂志上。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给予高度评价。在旅行中,他还写诗撰文,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他在敦煌附近的千佛洞石窟朝拜时,留下如此篇章:

  如今晨曦初上,沙漠中孤独的旅人,
  像古代一样,依然听到莫高窟的钟声。
  但是这钟声象征着中国人民的新生,
  他们一切都有保障,不再为生活的必需担心。
  就这样,我告别了千佛洞,
  但是,我相信,我一定会回来,会回来,
  回到这世界的中心,
  和璧璧脱一起,在屏帏后面,
  分享珍贵的果实,世界的持久和平。

  到了60年代,新中国面临着巨大考验,三年灾害、中苏两党分裂,中国在国际反华浪潮中处境维艰。

  这时的英中关系也无例外地恶化。这使英中友好协会内部也出现分歧。英中友好协会是李约瑟在1950年发起的民间友好组织。李约瑟任会长、协会主席,英共党员乔克主持国际对外事务。这时候,围绕是否宣传中国关于共产主义运动分歧的观点问题,友协分为三派:一派力主宣传;一派拒绝宣传;一派认为可以,但不要主动散发,有人索取时可发给他。

  到1963年10月,在李约瑟因故缺席的情况下,友协通过政策声明,认为友协只应进行英、中两国文化交流,而不宣传讨论中国有关共运问题的观点。

  在这期间,李约瑟无奈之下,与一些志愿相投的学者出版了一种名为《传单》的宣传品。在李约瑟的多方努力下,《传单》发表多篇文章,多方面介绍了中国国内与中外关系上重大问题的客观事实,以帮助英国人民更深入地了解中国。

  到1964年5月,李约瑟在友协14次年会上和解无效,友协面临分裂的危险。

  正在此时,中国又邀第三世界国家的自然科学家赴京召开“北京科学研讨会”,以显示第三世界人民反帝反殖力量。7月,李约瑟夫妇、鲁桂珍与其他几位科学家以英国访华小组名义,应邀来到中国,受到各届人士的欢迎。在各地参观过程中,李约瑟又热情讴歌了中国文化传统、祈求世界正义、仁爱与和平。

  在西安碑林,李约瑟又留下诗篇:

  我祈求,我相信,人们会埋葬弹药,不再挑起战争。
  因此,我们必须求得最终的平衡;
  水和酒融合在圣餐杯中;
  “阴”和“阳”完全对称,
  实现全人类的人道主义精神;
  不太理性化的理性;不太不合理的信仰。
  到那时候,全世界可能依靠中国的传统得救。
  “人之初,性本善”。
  让中国大声疾呼!人民文化万岁!
  百川归海,让友好的精神遍满全球。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