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罗斯福传 | 上页 下页
四九


  ※第八部:风暴前的权宜

  §山雨欲来

  1936年6月21日,采访过欧洲主要国家首脑的安妮·奥黑尔·麦考密克夫人在《纽约时报》上撰文,就罗斯福与希特勒、墨索里尼等治国者的外貌作了比较。她发现后者为执掌政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紧张和焦虑在他们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艰难时世令他们面容憔悴,过早衰老;他们全神贯注于自己造成的令其精疲力竭、焦头烂额的时局,他们在嫣然独处时显得疲惫而困惑。而美国的罗斯福则完全是另外一种形象:总统职务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之少令人惊异,他在愉快而自信的神情背后保持着一份超然的宁静和安祥。“他体重略增,华发少许;几乎就同就职那天一样硬朗健康。他脸色晒得黝黑,眼睛碧蓝明亮;自上次竞选以来度过了极其折磨人的4年时光后,这双眼睛反而比过去更加敏锐、好奇、友好而深不可测了。”

  出现如此鲜明的反差,当然有着极为复杂的原因。但其中应该有这样一点,即同为国家首脑,罗斯福的内心世界所观照的外在环境以及正从事的事业迥然有异于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而且在这方面甚至有着质的不同。

  在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宣誓就职的次日,阿道夫·希特勒的纳粹党在德国举行的最后一次自由选举中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几乎在同时,日本军队占领了中国热河省省会承德,随即兵临长城脚下,开始攻打长城各要塞。罗斯福的就职演说中只有一小段是讲述对外政策的。当时深重而危急的国内问题迫使他不能,也不便多谈外交政策。睦邻政策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美国人对国际关系问题的态度或期望,也基本上反映了罗斯福对美国在国际方面的希望。但是,希特勒控制下的德国,并没有坐等罗斯福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先去处理好国内问题。当罗斯福把美国青年编组成"造林大军"去中西部山坡植树造林时,希特勒把德国青年编组成"褐衫大军"、党卫队和"冲锋队";正值"第一个百日"新政刚刚过去时,希特勒把全德国的经济纳入了他的"总体战争经济体制"。

  希特勒旨在将国内外所有的德意志人重新结合起来,成为一个统治欧洲和号令世界的"优等民族"。其手法不外两种:一是如洛克腾堡所言,“以一种魔鬼般的本领离间他的对手并利用他们的弱点和愚行来取利";二是如丘吉尔所言,"从失败的深渊里召唤出了潜藏在那个欧洲人数最多、最有用、最残忍、最矛盾而又最招致不幸的种族身上的那些阴暗、野蛮的冤魂"。希特勒唯一能够容忍而且仅仅愿意容忍的是其他地区的同他目的相同的那些统治者。这包括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日本的东条英机等其他地区的小独裁者。拉美的一些独裁者和准独裁者们能量有限,但各自扶植了一支对美洲安全具有潜在危害的亲近纳粹的"第五纵队",这对于罗斯福的睦邻政策而言,显然是不利的。

  罗斯福的教养、政治理念、从政经验(尤其是一战中的经历)和禀性都决定了他对国际事务的基本态度。此外,他还具有这样一种情结,即长期萦怀于心而又挥之不去的威尔逊式的国际主义。他在1928年以后的4年里,一直设法避谈对外关系问题,主要是因为面对国内强大的孤立主义势力,为了着眼于1932年的大选,他必须要模糊自己的立场。1932年大选期间,穷追不舍的孤立主义分子赫斯特一度将罗斯福弄得窘岂不堪。当时罗斯福勉强应付过关,已使国际主义分子大为沮丧。亨利·普林格尔在《民族》杂志上写道:“罗斯福扯下了他过去高举的旗帜,但却没有树立新的旗帜。”对此,罗斯福有口难言。

  最具权威的罗斯福传记作者弗兰克林·弗雷德尔以其多年的研究成果表明:关于罗斯福的外交思想,"从他任总统期间总是把美国利益放在首位来看,他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从他相信美国的幸福有赖于其他各国的政治稳定与经济保障来看,他是一个国际主义者。”

  事实上,在竞选运动胜利结束以后,罗斯福就立即抛离了他那发表于1932年2月2日、旨在回复赫斯特的演说中的一些观点和主张。他在对外关系问题上的一度沉默并不反映他的真实思想。就职前,他两次拒绝同胡佛公开合作以协力解决战债、裁军与召开世界经济会议等外交问题,不是因为他对外交政策漠不关心,而是出于一种要将新政府同胡佛政府划清界线的个人考虑。他任命了主张自由贸易、反对经济战的科德尔·赫尔为国务卿,国际主义者威廉·菲利普斯为副国务卿,并同威尔逊总统的首席财政顾问和副国务卿、一位著名的国际主义者诺曼·戴维斯多次商讨解决上述国际问题的办法,随后任命他为出席日内瓦裁军会议的美国代表团团长。

  罗斯福让戴维斯在1933年5月25日向裁军会议代表们声明:倘若和平受到威胁,美国将同其他国家共同商讨对策;一旦出现事实上的侵略,美国将制止企图破坏集体努力的任何行动,以惩罚美国及其他国家一致公认的侵略者。”这项声明在4个星期内使人强烈地感到,罗斯福已经成为一心为促进国际和睦的世界领袖。在国内外人民的心目中,他已成为世界经济会议的主要倡导者,也是日内瓦谈判的核心人物。”此外,上任伊始的罗斯福还致力于将睦邻政策落到实处,以改变美国长期以来在拉美国家中丑陋的帝国主义形象。他主张推行"集体责任制",不主张美国独断专行。他放弃了那种以武装干涉为中心的拉美政策。

  罗斯福还在1933年11月17日签署协议,与苏联正式建交,从而结束了自十月革命以来美国拒不承认苏联长达16年之久的不正常历史。前苏联学者亚·鲍·恰科夫斯基认为,"罗斯福按其教育、生活态度及其倾向性来说,都是一个资本主义者。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把美苏关系建立在睦邻、互利、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罗斯福不像胡佛那样固守僵硬的意识形态阵地,而是一位灵活务实的现实主义者。

  长期以来,罗斯福形成了这样两个信念:一是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即国家之间为了长期的繁荣与和平而互相信赖;二是一项有效的对外政策需要国内稳定牢靠的支持。换言之,他相信,美国经济的繁荣最终要依靠国外正常经济的恢复——通过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主要的贸易强国的共同合作才能实现的恢复。罗斯福清楚,繁荣与和平之间是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一方面,他发现世界经济萧条和侵略问题是不易解决的;另一方面,他担心美国严重的困难和强大的孤立主义势力是否允许他在海外作出任何行动。巴黎和会后,他运回到海德公园的那张威尔逊总统用于起草盟约的桌子,成了他上述两个信念不变的象征。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