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利玛窦 | 上页 下页 |
一九 |
|
这就使得李之藻不仅与徐光启、杨迁筠一起被称为明末天主教的三大柱石,而是也作为明末介绍西方科学、开启民智的先行者而名垂青史。 当然,利玛窦在传教过程中也不忽视平民百姓,而且有意识地在百忙之中接见某个平民,并与之长时间交谈,也更有礼貌。利玛窦的原则就是不得罪社会的任何一种势力,以求在中国社会站稳脚跟。不过,在韶州居留地的龙华民神父一直对利玛窦这种虽然缓慢,但更为深入的传道方式不太欣赏。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加强对在中国传教工作的指导,担任中国和日本正、副省区长的范礼安神父和巴范济神父一致决定派遣一名临时观察员,以他俩的名义去建立中国境内各居留地之间的联系。利玛窦本是最合适的人选,但由于在北京不能脱身,于是决定由担任澳门公学神长的李玛诺神父代替利玛窦主持华南三个居留地的工作。 1602年初,大概就是趁广州春季集市之机,李玛诺神父来到了龙华民神父主持的韶州居留地。龙华民神父虽出身于贵族,但他出生时家道已衰落。因此童年和少年时代的龙华民只得辍学去干别的营生。 直到26岁才开始接受耶稣会士的教育。此后,他努力学习欠缺的拉丁文知识和神学课程。事实上,由于他年龄已大,不可能按步就班地完成他的学业,大部分必须靠他自学。终于在他40岁的时候被批准来华传教。1596年4月10日,他和另外18名传教士一起离开里斯本,在经受了暴风雨和疾病的考验,7个月之后他抵达葡属印度。在果阿稍事休息和学习之后,他又乘船离开果阿,并于1597年7月20日抵达澳门。由于龙华民来到中国时已有相当丰富的阅历,又是自学成才,所以他很容易把问题简化。不过天生乐观、不可动摇的性格又决定他在中国的传教工作能取得较大成效。他于1654年以98岁的高龄卒于北京,给见到其晚年的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白髯飘飘,既是威严可敬的老寿星,又像是道教的神仙。 已经不是年轻人的新来者龙华民迅即被委以重任,他于1597年12月28日抵达韶州。他先学习口语,然后借助于利玛窦神父编写的词汇和译成中文的《拉丁手册》研习文言读物。随即他投入到了狂热的传教当中,初期的顺利进展使他反对利玛窦通过展示三棱镜、向皇帝进贡和富有人情味等方式来传教,他只要求大量的宗教书籍和圣像。但如果认为他全面敌视利玛窦神父的方式,那也是有失偏颇的。比如他也赞成作儒生打扮和研习中国典籍。 龙华民的努力也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利玛窦、郭居静和罗如望三人用六年多的时间才至多吸收了25名新教徒,而龙华民一人在少三倍的时间内施洗的人数超过了300。龙华民的生活也很清苦,平素只吃米饭,礼拜日才有肉,他还拒绝望教者的馈赠,以免混同为化缘乞食的和尚。 尽管龙华民对利玛窦的传教方式不满,但利玛窦并不嫉妒这位仅比他小4岁的神父所取得的成就。当讨论是否因为韶州不利于健康而撤销该居留地时,利玛窦不仅尊重龙华民神父的意见,而且盛赞他热情充沛,谨慎谦虚,表现了谦谦君子的风范。 李玛诺来到韶州时,正是龙华民神父的传教工作受到了一些士子的抵制之时。由于利玛窦当时已正式成为万历帝的门下客,而且京城最显要人士都前来拜会,这使得韶州士子不敢对韶州居留地有过火的举动。 李玛诺也向龙华民指出是利玛窦以其盛誉的威望在中国境内庇护着伙伴们和弟子们的传教活动,他应该感谢这位传教团创始人。不过,龙华民迅即对利玛窦的工作作出了公正评价,因为不久以后的事实证明他自己的成绩有些是瞬息即逝的,甚至会带来严重后果。 当利玛窦在北京继续活动的同时,李玛诺离开韶州,来到了南昌。南昌居留地情况比较糟糕。首先是由于利玛窦匆匆离去,未来得及完成对显贵望教者的教育,其次是因为传教人员调动过于频繁,其中罗如望神父只是经过了一下。而且在南昌的士人对居留地的存在不满。这些士人包括应试落第者、得中而求官者、闲置官员,尤其还有无所事事、惊扰不已的皇族阶层。在南昌主持传教工作的苏如汉神父健康状况极差而陷于瘫痪,站起来的时间不多,多半是躺在床上,害着晚期的肺病,通常卧床不起。苏如汉神父最大的成就是把一本对望族者进行基督教教育的小册子译成了中文。龙华民神父获得苏如汉的手稿之后,立即印出,发给自己的望教者。 虽然南昌的居留地迫切需要帮助,但李玛诺神父却不能在南昌长期停留,他继续前往南京。在南京,利玛窦有过较充裕的时间,传道工作贯彻始终,基础比较好,而且继任的郭居静神父也是一个很有办法的人。后来罗如望神父又来充当郭居静的助手。两位神父身体虽都不太好,但当李玛诺到来时,传教事业在利玛窦奠定的基础上已有一定的发展。 李玛诺滞留南京期间,就写信告诉利玛窦他已到达南京。利玛窦立即回信,请他尽快前来北京,以便转告各位传教士的意见,以供讨论并采取一致的做法。 李玛诺从澳门出发时还带了一位青年画师,名叫雅各·倪法。倪法1579年出生于日本,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日本人,在神学院受过驻日传教团内当地画派、欧洲艺术流派创始人乔万尼·尼科劳神父的传授。倪法陪同李玛诺神父北上,由大运河首途京城,一路顺利,于1602年8月10日正当酷暑之时进入北京。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