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库图佐夫 | 上页 下页 |
一九 |
|
库图佐夫重返军队,不仅使战局骤然改观,并对俄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甚至影响整个欧洲战争的进程。 1811年4月13日,库图佐夫抵达布加勒斯特,接受了军队指挥权。此时战区形势对俄国已极端不利。由于俄法战争日益迫近,在库图佐夫到任前,有一半摩尔达维亚军队已被调往西部边境,交给他统辖的军队总兵力只有4.5万人。在沿多瑙河由海边至维丁绵延1000公里的土地上,只配置这么一点兵力,很显然,攻守都处于被动地位。 土耳其在拿破仑的唆使下,有恃无恐,使形势更加复杂。这时土军的兵力已达8万人,大部分兵力集结于一地,并且占领着坚固的舒姆拉和维丁要塞。无能的、80高龄的优素福帕夏被新任命的精力充沛的总司令艾哈迈德帕夏所代替。 土耳其军队已做好进攻准备。土军兵分两路,一路6万人军队由舒姆拉向鲁什丘克挺进,另一路2万人军队由索菲亚向维丁挺进,目的是进攻布加勒斯特并占领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 俄军的战略目标是打败土军,迫使苏丹政府签订有利于俄国的和约。库图佐夫必须在比他的前任更不利的形势下,用很短的时间和有限的兵力,夺取战争的胜利。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库图佐夫认识到,再采用围攻阵地和要塞的战法已难以奏效,为了战胜土耳其,必须推陈出新采用另一种打法。库图佐夫说:“重要的不是夺取要塞,而是赢得战争的胜利。” 他还说过:“我们要出敌不意,采用变幻莫测的战术,打得他们措手不及、造成失误,从而使我们获得胜利。何况,与土耳其作战,从来都不是单靠人多取胜的,我们靠的是战将的谋划和机智。” 很快,库图佐夫采用了一系列大胆、新奇、令人感到意外的行动:他不仅不进攻土耳其要塞,反而把军队撤回多瑙河北岸,撤军前将要塞炸毁,只在南岸留下俄军驻守的鲁什丘克要塞。 在库图佐夫果断地推行消灭土军有生力量的策略时,他对作战计划是严守秘密的,甚至在与沙皇和陆军大臣的通信中,也只三言两语地说到自己的打算。因为他采用的作战方案,同亚历山大一世命令采取的防御性作战方案是矛盾的,他不愿将自己的真实意图禀告沙皇。 为实现预定计划,库图佐夫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对军队部署作了重大变动,将主力集中于中央,即集中于布加勒斯特和鲁什丘克地区,并以强大的支队保障自己的侧翼。 虽然军队的部署已很不错,但库图佐夫对右翼仍然感到不放心,因为在多瑙河上的维丁要塞附近,有四百多艘土耳其的船只停泊在那里,向维丁挺进的土军随时可能利用这些船只渡过河来进攻俄军的后方。 库图佐夫巧妙地利用土军总司令与驻守维丁要塞的穆拉帕夏之间的矛盾,不仅买下了停泊在维丁附近的全部船只,然后将其开走,而且还探听到一些有关土军部署的情报。 在为大战作准备的同时,库图佐夫还让大家到处散布俄军软弱不堪一击的谣言,以便诱骗土军走出要塞,然后在开阔地带予以歼灭。他在给陆军大臣的信中写道:“也许,我装出的这副可怜相会使土军总司令跃跃欲试,大显身手,从而走出要塞,或派遣最著名的军队前往拉兹格勒或更远些到鲁什丘克。如果我有这个好运气,除少量必须留守鲁什丘克的部队外,我将率部前去迎战。在对我军有利的未筑垒的拉兹格勒地区,我将会把敌人全部歼灭……” 为了争取时间调动军队,库图佐夫还主动同土军总司令艾哈迈德帕夏互通信函问候。此人库图佐夫早在君士坦丁堡任大使时就认识。 不久艾哈迈德帕夏表示希望开始议和谈判,库图佐夫表示赞同。和谈持续了近两个月。早在第一轮会议上就已清楚看出,双方是根本不能达成协议的,因为土耳其根本不会放弃对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的主权要求。但是库图佐夫借口必须等待彼得堡的指示而一再拖延时间,最后艾哈迈德帕夏终于明白自己上当受骗了,库图佐夫进行谈判的惟一目的就是争取时间。 3.出其不意克敌制胜 看来,俄土双方在谈判桌上没有得到的东西,只有在战场上夺取了。 6月,土军总司令艾哈迈德帕夏率6万大军进抵距鲁什丘克仅15公里的皮桑察村,准备强渡多瑙河向北岸发起进攻。 6月17日,库图佐夫离开布加勒斯特。6月30日夜,俄军主力秘密渡过多瑙河,登上南岸进入鲁什丘克阵地。第二天俄军全部渡过多瑙河。这样一来,在配有78门大炮的6万土耳其军队对面,出现了配有114门大炮的1.5万俄国军队。显然,只有在军事上具有远见卓识、英勇善战并对自己军队的战斗力充满信心的统帅,才敢以这样相差悬殊的兵力去迎战。 俄军的阵地位于鲁什丘克以南4公里的一块高地上,右侧是陡峭的洛姆河河岸和灌木丛,左侧是开阔的平原,背后就是多瑙河。俄军背水一战,一旦失利,就有被全歼的危险。库图佐夫认为这个阵地“不很有利,但也只好如此了”。看他讲话这种轻松的样子,可以想象得到他没有想到失败,他坚信自己的士兵和指挥员能战胜敌人取得胜利。 根据自己与土军作战多年积累的经验,库图佐夫针对土军可能采用的战术,制订了必要的对策。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