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华盛顿 | 上页 下页


  三天后,法军驻柏夫堡司令官正式会见华盛顿。那场面百分之百公事公办,司令官看完英国使者呈上的公文后,保持立正姿势像背诵书本似的阐述法国的立场:

  “法国拥有俄亥俄地区的绝对主权,任何非法进入这一地区的外国人,都将受到严惩!”

  华盛顿也如法炮制,向对方阐明英国当局的立场。双方没有争吵没有激动,那是两国政府间的事,不涉及私人恩怨。面对面的双方都只是代言人,奉命办事而已,谁也没有决策的权力。接下来华盛顿以非常尊敬的口气,要求司令官给予回函,对方照办。在复信中所用词语显得客气而有礼貌,委婉地表示,一定把来信呈送他的上峰,由上级来阐明法国人拥有该地区主权的确凿证据,更合适一些。

  公事办完,气氛变得轻松而友好。最后举杯,握手告别。

  华盛顿肩负的三项任务圆满完成,心情愉快地带领着随行人员踏上归途。

  可是返回时的气候和道路比来时更加恶劣艰难,沿途的经历给他留下毕生难忘的印象。仅从柏夫堡转回维纳吉,就走了16天时间。他们代步的马匹,终因经受不了寒冷和劳累而“日益虚弱”,不能再使用了。

  最后只得背着行囊背包,像印第安人那样,在没膝的雪地里蹒跚迈步,徒步行走了数百英里。

  1754年元旦,华盛顿一行翻越兰岭。1月16日赶回威廉斯堡复命,把法方的回函面交丁威迪总督。至此,为时两个半月的俄亥俄之行结束。

  第二章 初出茅庐试牛刀

  1.首战获全胜

  华盛顿带回来的情报,使总督丁威迪及其助手们惊恐不安。他们意识到英法两国之间已无妥协的余地,难免一战。于是决定采纳华盛顿提出的建议:立刻派遣一支部队,抢先在阿勒格尼河与莫诺格赫拉河交汇岔口处,修筑军事堡垒;和当地印第安部落结成反法同盟;着手建立一支400人的民团武装力量。

  那时候的北美殖民地,人口稀少,军事设施和军费开支都处于低水平。偌大一个弗吉尼亚州,只有区区几百名民团士兵。英国皇家军队在北美驻有若干支部队,好似“中央军”一样,不受殖民地政府节制。

  丁威迪总督开始招兵买马了。他首先派遣威廉·特伦特上尉,先行率领部分部队赶赴华盛顿建议的两河口地区,抢在法国人到来之前修好工事堡垒。

  对于华盛顿来说,这又是一次机遇。他审时度势,再一次毛遂自荐,并暗中通过各种关系游说活动。几天之后人事安排揭晓,一位名叫乔舒亚·弗赖伊的军官被任命为上校总指挥;华盛顿任其副职,领中校衔。

  华盛顿立即走马上任,在亚历山德里亚设立总部,着手招募新兵,可是募兵进行得很不顺利。

  北美殖民地的民团是招募志愿人员。有钱人不愿当兵,农民不愿当兵;愿当兵的大都是无业游民,一个个懒惰散漫。志愿当兵图的是报酬,未报名先打听薪饷多少,是否与英国皇家陆军同等待遇。答案很难令其满意,就是华盛顿本人也愤愤不平。若按中校阶级每天应得15先令薪金,实际总督只发给他12先令6便士。而英国正规部队的中校,每月还要多于15英镑。这种不平等待遇,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第一个礼拜才招募到25人,甚至一些被任命的专职下级军官,也托故不来报到任职。

  华盛顿明白其中缘由,惟一解决办法就是要求当局提高士兵待遇。

  恰好前方又有消息传来,查明一支装备精良的法国军队正向有争议的地区开进。丁威迪总督只好忍痛答应所请。为了提高参战人员的积极性,他决定把俄亥俄边远地区的20万英亩土地分配给所有参军的志愿人员。

  还免除15年的租税,每天发给全体官兵15磅烟草作为津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何况那20万英亩土地奖赏,只有赶走法国军队后,才可能兑现。于是许多农家子弟纷纷前来报名入伍,华盛顿的队伍逐渐兴旺起来。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华盛顿只好采取应急措施,从已有人员当中选拔指挥人才。现在法国人大兵压境,总督命令他率领已招募到兵员,立即开赴俄亥俄前方迎击法军,在第一线全权处理军事。弗赖伊上校则在后方组织第二梯队,随后带领炮兵和辎重跟进。这样安排体现了总督对华盛顿的重用,让他带兵独立行事,已不是副手的地位。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物质待遇上的差距,使华盛顿心理得到了些许平衡。一种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驱动他甘冒风险,毅然踏上成败难料的茫茫征途。

  1754年4月1日,华盛顿率领所部从亚历山德里亚出发了。这支队伍总共120人,未受过严格的训练调教。物资弹药装载在两辆四轮马车上,这就是他拥有的全部家当。但他的自我感觉良好,当上了一支军队的实际最高指挥官,颇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气概。

  尽管华盛顿还没有亲身经受实战的洗礼,但他读兵书得知,胜败的关键在于时间和速度。他必须抢在法军之前到达岔口地区,去迟了就陷于被动。丢掉岔口就可能丢掉俄亥俄。因此他催动全军,日夜兼程,和法军展开了时间和速度的竞赛。

  第十天,部队到达温彻斯特。华盛顿命令小驻休整,在该地继续招募士兵,并征集马匹车辆。因为有了马车才可能提高速度。募兵倒是比较顺利,增加了三十余名志愿吃粮的壮汉;但征集马车却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农民们对英法之间的战争本不甚关心,不愿意拿自己的财产去冒险。见说服宣传无效,华盛顿不得不采取强制措施。他援引弗吉尼亚民兵法令,向农户强征马车。给被征马车的主人颁发一纸证书,凭此证可到当地政府领取一笔征用费。即使如此,征集到的马车也只有10辆,还不到预定计划的1/6,而且都是老马破车,难负重任。

  华盛顿不能再等,命令部队继续前进。一路上不顾艰险崎岖,赶着老马拖着破车跋山涉水。任他百般催促,速度就是快不起来。遇到陡坡险路,士兵们只好人力代替马力,帮着推车扛炮。就这样紧追慢赶,4月22日行至中途还是传来消息:法军已抢先占领了岔口的堡垒,威廉·特鲁特上尉带领的小分队不战而降!

  其实岔口失守,事出必然。弗吉尼亚议会与总督矛盾重重,英属北美殖民地军事体制弊病太多,军队素质十分低下,后勤保障漫无头绪,民众不积极配合支持……还有,就是作为指挥官的华盛顿缺乏实战经验,对存在的问题了解不够。

  是继续前进,或是向后撤退?先遣部队既已覆灭,后援部队迟迟未到,真是进推维谷,险象环生。

  岔口丢失,已无险可守。法国当时是世界军事强国,军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占压倒优势。进,战必败绩;退,新兵们将不战自溃,还将牵动那些犹豫观望的印第安人倒向法国人!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