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高尔基 | 上页 下页
三二


  §十五、最后的杰作——《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作为高尔基生前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经过了作者数十年的酝酿。当高尔基刚刚身处知识界圈子时,他就发现了不少自私自利者。他们为了在世界上苟活,以个人主义为武器来把自己装备起来。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为了保护自己,不惜采取各种耻辱、卑鄙的手段,包括利用革命和背叛革命来获取一己私利。有感于这一点,高尔基从很早开始就在构思一部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就是凝聚了高尔基数十年的心血写成的。它对旧俄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作了典型的刻画和深刻的批判。

  《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不仅仅是讲述一个灵魂空虚、自私自利的人的历史。它通过这个人物的活动,反映出了俄罗斯十月革命前40年里社会的发展,展示了40年纷繁复杂、风起云涌的社会面貌。因此,《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同时还是一部恢宏的社会的编年史。为完成这部史诗,高尔基在1925—1936年中始终辛勤耕耘,到临死前仍耕笔不已。

  克里姆·萨姆金是个非常渺小的个人主义者。他出身于一个民粹派分子的家庭。父亲从小就教育他“不负什么责任”和做事要“标新立异”。这使萨姆金过份估计了个人对历史的影响。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萨姆金没有一定的政治立场。起初他相信民粹派,后来看见革命发展的势头,就戴上了马克思主义的假面具。1905年,革命形势高涨起来了,萨姆金就成了社会民主党人。他阅读了马克思、列宁的著作,同布尔什维克、孟什维克有了交往,甚至他还被捕过。但他从来没有真正信仰过革命,他时刻准备着出卖革命。

  萨姆金为了逃避革命,在12月莫斯科武装起义时逃往外省。1905年革命失败后,萨姆金徘徊在继续伪装还是叛变革命的选择当中。到了1907年,萨姆金走上了反动的道路。他敌视革命,也仇视列宁。

  小说的结尾,是萨姆金被游行的群众踩死,结束了他可耻的一生。

  萨姆金是一个没有才能的人。他的智力和毅力都不够用,既当不了作家,又当不成政党领袖,也干不上临时政府的部长。但他十分自负,狂热地想在社会上取得有权有势的地位,凌驾于众人之上。他胆小如鼠,决不同对手进行任何正面冲突,并且最贪图享乐,追求个人舒适和精神安逸。他在政治上本来是一个怀疑主义者,标榜超党派立场。但他的思想的核心是极端个人主义,他为保护自己,见机而动,玩弄两面取巧的把戏。这是他对革命运动起先持旁观态度、继而为革命潮流所裹挟、最后脱掉伪装、暴露出反对革命的真面目的原因。无论是投机革命、革命、仇恨革命,都基于这同一个思想。

  高尔基塑造这一形象的方法是把他放到形形色色的人物背景中去。这些人物分别是不同的政治、哲学和美学思想的代表。他们或者是追随萨姆金,成为他的影子;或者是为萨姆金所推崇——因为这个人可能代表了萨姆金自己个性中突出的某一个方面。如尼科诺娃、德洛诺夫等人。他们和萨姆金的思想亲缘助长了萨姆金思想的倾向,最终形成“萨姆金精神”,这一精神的实质是小市民习气和个人主义,以及对颠覆了他们腐烂而平静生活的革命的疯狂恐惧。

  在展示、挖掘“萨姆金精神”的过程当中,有许多的历史事件是通过萨姆金的观感反映出来的。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有:民粹派的破产和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同政治上的敌人的斗争、1896年的全俄工业展览会、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登基大典、20世纪初期的农民动乱、1905年1月9日事件和莫斯科十二月起义、反动统治时期帝国主义大战、二月革命等等。《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里庞大的历史事件的容量,使它当之无愧成为一幅俄国40年波澜壮阔的社会的全景图。

  这些历史纪事并不是罗列式的,不是干巴巴地被高尔基记录下来的。它们充满了艺术色彩。高尔基巧妙地让萨姆金成为这些历史事件的目击者,通过他独特的感受,让这些历史事件鲜明地、艺术性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看起来,各种事件的声势越来越大并且都在朝着一个方向迅猛地飞奔。他能记得的只是一些响亮的、像是闪光的连在一起的字眼,只是一些报纸标题那样简短的句子。报纸在大声疾呼,一些讽刺性杂志粗野地发出嘘声,卖报人在叫喊,人们都在叫喊,每天都有新的题目:“水兵起义!”——一个声音这么喊,跟着又有一个声音隆重地宣称:‘争取八小时工作日!’萨姆金还没有来得及将这两件事情联系起来好好想一想,又听到:‘彼得堡工人代表苏维埃决定: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的斗争暂停。宣布举行罢工,抗议杀害喀朗施塔得水兵;黑海舰队起义。’每天都有人在讲,农民捣毁地主的庄园,有的感到恐慌,有的感到高兴。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