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甘地 | 上页 下页


  §第一章 青少年时代

  一个瘦瘦的脸孔,两个大而凸出的黑眼珠,头上戴一顶白色的小帽,身上穿一套白色的粗布衣,赤着两足。这就是少年时代的甘地。他食的是饭和果实,饮的单是清水。他在地板上睡觉——睡得很少,只是不停地工作。他的躯体,他好像是绝不留意它。他并没有什么惊人的奇相——除了他有一种“无穷的忍耐和无穷的爱”的表情。当皮尔逊在南非洲遇见他的时候,他便不加思虑地想到阿栖栖的圣法兰西斯。他有一种差不多和孩童一般的天真。他对人的态度是仁慈和虔敬,就是对待敌人的时候,也是如此。并且他又有一颗毫无污点的诚心。

  他的谦逊和不敢臆断的态度使他有时好像是一个怯弱和无决断力的人。可是,你能觉得他有一股不可屈服的精神。他不做妥协的事,他从未想掩藏过失。如果他错了,他并不怕承认他的错误。权术,他是不晓得的。他回避以口才动人,或者说,他从未想及这件事。他自然而然地,避开专为歌颂他而组成的民众团体。说得文雅一点,“他是烦厌那赞颂他的民众”。他不信任“多数”的人,他怕群众的暴政和无所顾忌的情感。惟有在“少数”的人之中,他才觉得舒适,而在他独自静思以倾听其内心独白的时候,他才得到最大的快感。

  这个人,便是那鼓起了3亿人民的革命,摇动了英帝国的根基,和把过去2000年所积聚的最强的宗教原动力引入人类政治生活中的人。

  他的全名是甘地·摩罕达斯·卡蓝成德。在1868年10月2日,他生于印度西北部的一个半独立省,在奥曼海岸的一个城邑,叫做坡班达尔,一名叫做“白城”。他所出生的宗族,本是一个勇敢和活泼的宗族。族中的特性,崇尚实际,又具有商业的技能,从亚丁以至三给巴尔的一切贸易,都是该族的人创设经营的。后来这族中的人因为内争而分为两派。甘地的父亲和祖父都是人民的领袖,都因为他们的独立精神而受窘迫。他们都因受迫害而逃亡,他们的生命,都在危险中度过。

  甘地的家庭,颇称富裕,属于社会中的农民阶级,然而不是超等的种姓。他的双亲都是印度教中耆那派的信徒。这一派的教门,承认亚喜米沙以不杀害生物为其基本的教义。这条教义,便是甘地所要胜利地传布全世界的主义。耆那教徒相信走向神台的道路,是爱而不是智。甘地的父亲平素甚为慷慨,不以财富和物质上的价值为重,所以他把他的家财,几乎全数用于慈善事业,并没有留什么东西给他的家人。甘地的母亲是个甚为虔敬神的妇人,类似圣依利甘地的家中,罗摩衍那是逐日宣读的。他的第一个教师是一位印度教人,他教他背诵维士努在后日,甘地懊悔自己未能做一个更高深的圣斯克里特的学者。他对英国教育的抱怨,有一条便是说它使土人失去了他们自己的语言的宝库。可是甘地仍是一位高深的印度经典学生,虽然他只是读吠陀和优婆尼沙昙的译本。

  在他小时候,他曾经过一回严重的宗教危机。看厌了印度教人有时执行的拜神礼节,他便变为——或者他想他自己已变为——一个无神论者。因为要证明宗教对他并没有价值,他和几位朋友甚至于食肉,这是教徒亵渎神最利害的举动。因此,甘地便害上了噤口和脱疽的毛病,差不多绝了他的生命。他在8岁订婚,在12岁结婚。在19岁,他被送到英国伦敦大学的法学院去完成他的学业。在他离开印度以前,他的母亲命他立3个耆那教的誓:戒酒、戒肉、戒色。

  他在1888年9月抵伦敦,起初几个月,飘游不定,花费了许多时光和金钱想使自己成为一个英国人。随后,他又做苦工,严格地规范自己的生活。有几位朋友送他一部圣经,但是他还未达到能够明了它的时候,他第一次觉察到了巴格哇季达的美丽处,而倾心于它。这便是那已经被放逐的印度人所寻求的光明,它恢复了甘地的信仰。他觉得他自己只有从印度教中才能得救。

  在1891年他回归印度。这一次回归家很忧闷,因为他的母亲刚逝世,而在他回归以前并不知道这个消息。回家后没有多久,他便在孟买的最高法院中当律师,过了几年,他觉得这种职业是不道德的,因而便把它放弃。但是在他当律师的时候,他常常对他的主顾说定,假如中途他觉得他所辩护的案件是不公道的,他有权利可以把它放弃。

  在这期间内,他遇到了好些决定他前途和使命的人物。其中有2人对他的影响最大,一位是“孟买的无冠之王”达达海巴尔斯;一位是哥黑尔教授。哥黑尔是印度的主要的政治家之一,他是提倡改良教育的第一人,而达达海巴尔斯,依甘地所说,却是印度国民运动的真正的创始者。这两位都具有最深的学识和智慧,而同时又是绝等的朴素和和蔼。为了磨练甘地的青年的锐气,在1892年,达达海教甘地以亚喜米沙的第一种真正的原则,教他实行英雄式的忍耐主义——假如这两个字眼能够缀合在一起的话——于政治生活,这就是说要用爱来征服恶魔,而不是用恶魔来征服恶魔。“亚喜米沙”,是印度给世界带来的最主要的消息。

  这两位先锋后来被青年们所遗忘。他们的政治理想已经落后,而他们开路的功绩,也被否认。可是,甘地常知道他们的功劳,而真诚地景仰他们,特别是景仰哥黑尔。他对于哥黑尔差不多有一种极深的和宗教上的爱恋。他常常说哥黑尔和达达海这两个人是“年青的印度”所应当尊敬的。

  甘地的活动可以分为二个时期:一是从1893至1914,活动的地方是在南非洲;一是从1914至1922,在印度。

  甘地在南非洲活动了20余年,而对欧洲并未加以任何特别的注意。这种事实,常为一些政治领袖、历史家、思想家、和信仰家提供攻击他的证据。因为甘地的心力,组成了一部灵魂的歌曲,这部歌曲,有需求和牺牲的“紧张性”和“永久性”。这在当时那个时代没有可以和它比拟的,而且它最后的胜利,也是无可比拟的。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