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甘地 | 上页 下页 |
五三 |
|
第十六章 真纳兄弟 “亲爱的真纳兄弟”。这是甘地的话。这话是他1944年9月说的。 在我们展开叙述甘地与真纳兄弟之间的交往之前,请允许我在这里先对印度教和穆斯林作一个概略的介绍。 在世界所有的宗教中,最古老而又最复杂的或许就是印度教了。印度教的开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第三千年,而目前还活动着的宗教大部分都起源于16世纪左右。印度教可能是最宽泛的宗教,从最原始的万物有论到最为高级、复杂的哲学体系都可以被它包容。它以这种宏大的纳容态度承认了几百万个大大小小的神,它们的寺庙与祭司。因此对印度教来说,可能的宗教观点实际是无限的。 印度教被看成是三种其他宗教的源泉。在公元前16世纪的两次改革运动中,耆那教和佛教就从印度教中分化出来,并向传统印度教观念展开挑战。 有一段时间,印度教几乎被这两种新教所取代。然而在几个世纪之内,印度教不断吸取它们的特色,又重新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穆斯林侵入印度,锡克教作为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混合物于15世纪诞生了。不过它从来就是一个少数派的宗教。 与其他世界性宗教不同的是印度教没有一个确定的创始人。尽管在它的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导师和领袖,但没有一个人的教导能成为后世印度思想的源泉。 印度教的基本经典是吠陀书。吠陀书的意思为“形象的知识”。吠陀书分四部:第一部《梨俱吠陀》,主要包括一些神话;第二部《耶柔吠陀》,它主要是献祭时的诗歌;第三部是《娑摩吠陀》,收集了祭司献祭时的颂词;第四部为《阿闼婆吠陀》,普通人向神祈祷时驱邪的符咒之语。每一部吠陀书又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通常是对神的赞颂;第二部分主要是指导崇拜者如何正确进行祭祀等活动;第三部分指导隐士的宗教事务;第四部分称奥文书,由哲学文献构成。 《摩奴法典》是古典时期的另一部有关道德教义的书。它的基础之一就是种姓制度。这种制度源于公元前二千多年前的雅利安社会早期的分裂。法典把这种分裂视为神定的。法典将种族分为四种,即:婆罗门(贵族、僧侣)、刹帝利(武士)、吠舍(农民及工商业者)、首陀罗(无技术的劳动者)。四种种姓中还可分成三千多个小种姓。甘地一家属于第三种姓,即吠舍的一支,班尼亚种姓。四大种姓之外还有一个“不可接触者”阶层,被蔑称为“贱民”。 不可接触者占印度人口的六分之一之多。他们虽然是印度人,但是由于前世犯下了罪孽,按法典要求被排斥在任何种姓之外。他们的皮肤黝黑,举止谨慎,逆来顺受,衣着寒伧,很容易被人认出。他们之所以被称之为不可接触者,因为其他印度人害怕与他们接触,受到玷污,如果一接触,必须举行洗身礼仪。据说,不可接触者的脚印也会亵渎婆罗门居住区街道。当一个不可接触者和一位享有种姓的印度人相遇街头时,前者必须站立路旁,避免自己的身影玷污后者。任何享有种姓的印度人不得和不可接触者一起进餐,也不得饮用他汲取的水,或者使用他接触过的器皿。不可接触者无权进入寺庙,他们的孩子禁止入学。直至死亡,他们终身是下贱人。死后他们的身体不能进入公共火化场。由于生活贫苦,不可接触者无力购买足够的木材火化,部分未能完全火化的遗体被抛进河里,或者埋在地下。更有甚者,他们的遗体常常暴露旷野,任凭秃鹫撕食。不可接触者可当奴隶一样贩卖,价格相当于一头牛。他们从事的劳动通常是认为最卑贱最肮脏的,如掏粪便,打扫街道,捡拾垃圾。不可接触者惟一的特权是可以不奉行素食主义。从这里介绍的情况可以看出,甘地以解救贱民为己任所表现出来的非凡气魄。 《摩奴法典》还论述了人的再生状况,也叫生死轮回。说人如果因身体的错误,来世将转生为非动物;因言论错误来世将转生为鸟兽形象;因思想错误将转生为最低贱的种姓。如果只行善事,则会转生为神。 《薄伽梵歌》是印度教视为印度文化和宗教的史诗。它的基本教导与宗教含义很多,明显的教导是个人应肩负他的种姓职责,种姓义务被抬高为宗教的责任。它也表现出对各种个人解脱之道的开放性。人可通过苦行、沉思、献身或者崇拜神,或遵从他的种姓的准则与各种途径达到涅槃。正是因为这一点,被视为世界性宗教中最宽泛的宗教。可见其它。 印度教信仰三位神。认为“梵”是最实在的观点,是印度思想的核心,它有三个形象和作用:创造、维护、毁灭。而梵的每一个作用都是通过一个神来表现:梵天——创造神;毗湿奴——维护神;湿婆——毁灭神。 穆斯林,意为“服从者”,为伊斯兰教信仰者的统称。它是最年轻的世界性的宗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拥有三亿多信徒。 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是世界上只有一个神,他的名字叫安拉,实际上也是其他宗教以别的名字所崇拜的同一种神。他是宇宙惟一的至高无上的统治者。虽然安拉在不同时间通过不同的先知使人民知道自己,但最好的最后的启示是在公元七世纪赋予先知穆罕默德的。根据他的教诲,信仰者的生命只有一次,信仰者怎么生存将取决于他们怎样度过永恒的存在。在一次生命期间,信仰者必须服从安拉的意志。要成为一个好穆斯林,必须要做的事称为“伊斯兰教五大支柱”。五大支柱是:念清真言(“除了安拉,没有别的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每天的礼拜(每天五次——早晨、中午、下午、黄昏、夜里)、纳天课(教徒应当与穷人分享自己的财产)、斋戒(斋戒期间白天不允许吃食物、喝水、抽烟、性交)、朝觐(每年一定的季节,到麦加城朝拜)。 伊斯兰教的经典称为《古兰经》。“古兰”是“朗读”、“背诵”之意。 《古兰经》记述的是安拉的训言。 在历史上,伊斯兰教的产生和发展恰逢良机,它产生在阿拉伯人形成统一力量的准备时期,又时逢拜占庭帝国内部腐败,残酷暴政即将崩溃之际,波斯帝国也脆弱不堪。在先知死后的一个世纪中,伊斯兰教成了阿拉伯人的统一的军事力量,它征服了巴勒斯坦、波斯、埃及,横扫北非,进军西班牙,以后又征服了整个中东,进入印度、中国,甚至太平洋的一些岛屿。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