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福特家族 | 上页 下页
六五


  然而,后来许多经济界的学者指出:虽然亨利·福特的确实行了令人眩目的7美元工作制,可是他用其他巧妙的手法抵消了新工作制带给工人的好处,甚至加大了对工人的剥削。首先,福特解雇了大批工资超过7美元的工人,然后再重新把这些工人招募到其他部门,给他们以7美元的工资;其次,工人们为了得到梦寐以求的7美元工资,被迫接受了更加繁重的生产任务和更加苛刻的工作条件,从而提高了生产强度;最后的一种降低成本的办法更具隐蔽性,就是把鲁日工厂的许多零部件生产任务转移到其他生产成本较低的公司,一位美国专栏作家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一针见血的指出:“这种行为从头到尾都是在用别人的血汗制造自己的巨额利润。”

  从20年代末开始,随着汽车工业超过钢铁业成为美国第一大产业,底特律也成为美国的第四大城市,这次危机对汽车工业的打击也是巨大的。1931年底,底特律就有21万的失业大军,还有10万名工人被迫离开了这座城市,重新回到农村或远走他乡谋生。1932年,新当选的底特律市市长弗兰克·墨菲在向城市公共委员会提交的报告中指出:该市的自杀率比危机前的几年上升了30%;每天大约有4000名儿童加入接受救济的队伍;底特律有15家银行宣布倒闭,3万多户人家的存款血本无归。到1933年,底特律集中了整个密歇根州70%的失业人口,全州33%以上的工薪阶层连续四年完全处于失业状态。

  “从总体来说,危机是有益的。”1930年的圣诞节之夜,亨利·福特夫妇来到了儿子爱德塞的家里,参加豪华的圣诞家宴。老福特一边品尝着桌上的美味佳肴一边针对当前的形势侃侃而谈。

  “因为危机就像是一副泻药,经济在经过多年的剧烈膨胀之后就像是一个消化不良的病人,肯定会出现今天这种局面。如果大家都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可是工人们受不了,”爱德塞并不赞成父亲的观点,“即使是没有失业的工人也在抱怨他们的收入不足以维持整个家庭的消费,甚至连购买足够的食物都出现了困难。”

  “这个问题很好解决,”老福特把餐巾放在桌上说:“如果工人们没有粮食吃,那就多让他们吃一点蔬菜吧!至少我们自己的工人应当这样做,过了圣诞节我就把这事布置下去。”

  老福特并不是在开玩笑。圣诞节过后不久,所有的福特工人接到通知,为了使工人及其家庭能够安然渡过危机,每一个工人都必须和公司签订合同,在面积为4000英亩的福特农场种一块菜地。这项工作由贝内特监督执行,亨利为了向工人表明他的决心,干脆把自己的花园也让了出来。

  1931年11月,几辆黑色的轿车驶进了鲁日河边的一个叫做英克斯特的村庄。从村里向远处望去,鲁日工厂烟囱林立,而这个小小的村庄却是破落冷寂,犹如一个贫民窟。这里的居民原来几乎全部都是福特工厂的工人,其中大部分是黑人。危机爆发后,他们失掉了自己的工作,在这里艰难度日。大部分的家庭都是债台高筑,由于这里的居民完全丧失了支付能力,所以电力公司切断了电源,连警察也不到这里来,政府既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对这里进行整顿和救济。

  亨利·福特和爱德塞带领几个管理人员从汽车里走了出来,他们还邀请了城市公共委员会的官员以及许多新闻记者。

  “我要把在高地工厂和在鲁日工厂的经验搬到这里来,让这里的人都能够凭借自己的劳动很好地生活下去!”老福特说话的口气就像是一个救世主,“我要让这个小小的村庄成为美国社会的一个典范,让大家都知道,我们究竟该怎样对付危机,该如何防止形势的进一步恶化。”

  在福特父子的安排下,福特公司在这里建起了廉价商店,以低廉的价格向居民们出售福特农场生产的粮食和其他生活用品。福特又专门拨出一笔资金,建起了职业培训学校,鼓励人们在村庄周围开垦荒地,并且为愿意耕种的人家提供种子。另外,还为妇女们开设了服装班,买来缝纫机供她们学习技术和生产产品出售。福特还为每个曾经在鲁日工厂工作过的人提供三美元,把这笔钱集中起来作为偿还债务的基金。很快,中断已久的电力供应恢复了,福特医院的医生也定期到这里来为居民们治病。就这样,不到几个月,这个败落为贫民窟的小镇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这简直是沙漠里的一块绿洲!”等再次来到莫克斯特的时候,人们不禁对面前欣欣向荣的景象赞叹不已。老福特趁热打铁,1932年初,他买下了全国200家大报的整个版面,向社会宣传他在英克斯特的成就,想在舆论界掀起一股新的浪潮。可是出乎他自己预料的是,这一次并没有引起强烈的反响。

  “新闻媒介的那帮家伙究竟是怎么了?”老福特对此困惑不解。他哪里想到,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应当归咎于他自己经常发布的一些混乱的言论。

  美国一位作家把亨利·福特在危机期间的言论做了一个简单的汇总,我们在此摘录几条,大家就可以悟出点什么。

  “贫困者几乎都产生于不愿思考,因而不愿辛勤工作的那些人当中。”

  ——《前进》 1930年

  “经济复苏的迟缓是一件好事,否则人们不会从这种病态中吸取教训。”

  ——底特律《自由新闻》 1930年9月7日

  “一般人如果不是陷入困境不能自拔的话,是不会去干一天工作的。”

  ——底特律《新闻》1931年3月16日

  “从总体来说,萧条是有益于健康的。”

  ——底特律《自由新闻》1931年10月20日

  “如果我们都能意识到的话,目前是我们经历过的最好时期。”

  ——《画报评论》1932年10月

  “我认为,这次萧条教育了许多人,使他们懂得了应该怎样去热爱自己的同胞……我们的确在经济灾难中发现了一种福音。事实上,现在并不存在萧条。”

  ——底特律《时报》1933年12月18日

  尽管亨利·福特经常做出一些令人吃惊的举动,可是这次他对危机的认识却有些太天真和离谱了。明明处在危机中,他却视而不见,许多人甚至怀疑这个即将步入古稀之年的老人的脑子是否出了问题,所以已经不太在意他的那些“奇怪的言行”了。

  与此同时,福特公司的A型车的销售量却在直线下降。早在1929年底,离开福特汽车公司来到通用公司的威廉·努森就研制成功了六缸的雪佛莱轿车。克莱斯勒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新一代“普雷姆西”牌汽车。这些具有更高性能的汽车从30年代起逐渐占领了美国汽车市场,很快压倒了福特的A型车。1930年,通用汽车公司又一次压倒了福特公司,占据了美国汽车市场的1/3。到1931年,福特公司的情况更加糟糕,销售水平甚至不及上一年度的一半,全年公司共亏损3700万美元。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