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福特 | 上页 下页
二〇


  亨利要将海兰帕克厂建成世界第一流的大工厂。他不断更新机械设备,只要是性能不好的设备,哪怕是新的,也要淘汰。新装的先进设备,很多是公司自己研制的。当时他们有些机械,如车轮涂饰机、多角钻孔机、钢板压轧机、散热器组合机等等都是世界最先进的。为此作出贡献最大的是一位德国裔的工程师卡尔·艾姆。福特公司有那么多才华出众的工业明星,但艾姆始终默默地待在幕后,进行他的技术革命。他的新构想层出不穷,需要有200名设计师工作才能及时将他的设想绘成图纸。

  辅佐他的人全是些精明强干的人,他们搜集汽车同行的情报向他汇报,只要哪里有了新发明,不久福特公司也会用上的。这都是艾姆的功劳,尽管福特的名人录里没有他的名字,但威廉·纳森却能慧眼识珠,他主宰通用公司后说过,卡尔·艾姆在汽车工业革命方面的贡献要胜过任何人。

  新工厂落成了。亨利免除一切俗套,没有请外宾,也没有奏乐,而是一如往常一样,正常工作,新厂在搬迁,老厂继续维持生产。

  T型车刚开始在老厂制造时,还没有采用自动化流水作业线。老生产方式即使再增加几个工厂,也应付不了日益增多的订单。必须改变生产方式了。1908年,福特请了位能人沃尔特·弗兰德斯进厂协助工作。弗兰德斯是公认的工业生产专家。亨利与他商定,聘他为生产经理,如果他能在一年内生产出一万辆车,则发给他二万奖金。

  弗兰德斯将他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改造福特工厂的工作之中,他把工厂整个动了手术:对设备作了重新组合;在工人的工作程序上作了大量的精简调整。由于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工厂现有的设备和劳力,终于提前完成了年产万辆车的任务。他随即辞去了福特公司生产经理的职务,转入到新生的通用公司。而亨利在他这一年的生产实践中,学到了很多组织生产的知识,为他日后在海兰帕克工厂的革新积累了必要的经验。

  一天,亨利在芝加哥参观肉类加工厂,看到一块块的肉吊在滑车上在空间移动,由一道工序进入另一道工序,他由此受到启发,想利用输送带运送零件。这个设想首先被应用到散热器的组装线上。那是索伦森按照亨利的意图设计的。

  设备安装好之后,一向很少下车间的库兹恩斯一天突然到了车间,当他看到头顶上一台台散热器滑过,大吃一惊,认为没必要,这些新设备必将提高生产成本。他要查问是谁搞的。人家告诉他是索伦森设计的。

  他听了很生气,这样重大的改造怎么能不通过他?亨利知道后,赶快告诉索伦森,索伦森立刻主动去找库兹恩斯作解释,并用数据向他说明了这条生产线节省了多少生产成本,加快了多少工作进度。库兹恩斯自然是一听就开窍,马上下令在全厂都装上输送带。当时的福特工厂人人都以事业为重,没有人员内耗。

  福特厂的自动化流水作业线装起来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大规模生产就可实现,因为还有大量的调整工作要做。整个生产是部联动机,其中每一道工序停留时间长短、配备工人数量都要精确计算,还不能出哪怕是微小的事故,即使是一个螺钉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装好,否则,一处出麻烦,整个流水线就会停滞。福特公司的技术人员花了一年的时间,才把全厂的输送系统调试完毕,1913年正式用于生产。

  要达到大规模生产的目的,还有项重要工作要做,那就是必须大量采用能通用的标准件。这项工作由亨利·里兰最先在卡迪拉克车上试用成功,福特公司将它用于T型车的生产之中。

  当新的生产方式运转后,整个生产环境显得紧张有序。车间内的每一个零件都在动,不是被吊起,就是在移动,要不就在被加工。而各种加工设备则分秒不停地在动,没有一分钟时间、没有一个劳力被浪费掉。

  装配线还在不断改进。生产一台车体由12.5个工时减少为5小时50分钟,进而减为93分钟。工效纪录每一天都在刷新。从流水线这一头进去的是原料,那一头出来的是零件;这一头进去的是零件,那一头出来的是大部件;最后出来的是一辆涂成了黑色的福特T型小汽车。亨利喜欢黑色,他吩咐,T型车“要依照顾客的喜好来上颜色,当然最好是黑的”。

  自动化流水线给福特厂带来了奇迹般的飞跃。福特公司由年产7800辆,跃进到17万辆,第二年25万辆,第三年73万辆,也就是每十秒钟从它的传送带上走下来一辆新车。奔驰公司的经理参观海兰帕克时说:

  “这个工厂无论是设施还是生产方式,都是世界第一流的。”历史证明了,福特公司这些开创性的业绩,标志着世界工业史上一个新时代——

  大规模自动生产时代的来临。福特的专家们不仅生产了汽车,而且生产出一套方法,也许后者更具深远意义。

  随着生产量的激增,T型车的销售量也有增无减。但其售价反而逐渐降低,由刚开始的每辆800元降到1913年的500元了。

  到1914年,福特公司的雇员已达13000人,他们生产的汽车,相当于全国300家汽车公司66000名工人生产的汽车之和,生产量已达美国汽车产量的一半。而美国汽车产量已超过全世界汽车产量的一半。

  可以说,T型车的畅销迫使福特公司不得不寻找高效生产的方式,而大规模生产方式又使得T型车成本降得更低,质量更可靠,从而更畅销。

  正是这二者的结合成就了亨利·福特。

  3.让大家分亨利润

  福特公司成立之初是麦康森拿出的25000元资金。到1913年公司资本已是原来的上千倍了。公司的利润在不断翻番,但是工人的收入却没有增长。福特公司虽成为底特律经济效益最好的公司,而他的工人拿的仍是这一地区平均水平工资,每天2.34美元。

  自动化生产线工作岗位枯燥乏味,不停运转的传送带迫使工人们成天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工人与公司离异的心态日益强烈。早在1910年就有大批工人辞职而去。1913年,工人的变动率更高达380%。不断变换的工人队伍给流水线作业带来很大的损失。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状态继续下去,迟早要在公司爆发一场劳工运动的。世界产业工会联合会也就是在此时渗入到福特公司来了。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