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法拉第 | 上页 下页


  在书籍装订行业里,里波先生也是很特别的。他脾气好,有信用,不少学术界人士都把书送到他的店里装订。有一天,皇家学院的当斯先生夹着一摞书,跨进了里波先生的店堂。他一眼就看到坐在角落里干活的法拉第。他把书交给里波先生,自己走到法拉第面前。

  当斯先生认识法拉第。这个学徒干活又快又好。

  看他把装订好的书捧在手里,眯起眼睛里里外外端详着,你就知道他是爱书的。使当斯先生惊讶的是,这个青年学徒不但装订书,还自己“编”书呢!里波把《塔特姆自然哲学讲演录》给当斯看过。详尽的记录,精美的插图,看得他赞叹不已。法拉第看到当斯先生走来,就放下手里的裁剪刀,拿起一本厚书,准备请教。

  这天,当斯先生是要他去听戴维教授讲化学。法拉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过,当斯先生是绝不会开他玩笑的。他真想举起双手来大声欢呼。当斯先生看着法拉第。年轻人那双清澈透亮的大眼睛,泛出一片特别动人的柔和的光彩。当斯觉得,自己仿佛看到了这个年轻人灵魂的纯洁和内心的激情,看到了他的希望和理想。

  “年轻人,你对一切都感兴趣。你对戴维教授的讲演一定会感兴趣的。你拿去吧,去听吧!”当斯把4张入场券塞在法拉第手里。法拉第还没有来得及道谢,当斯先生已经拿起礼帽,轻轻扬了一下,走出了书店。对于法拉第来说,他感到了时间的飞跃。1812年早春的那4个夜晚,他看清了自己今后应该走的道路,下定了决心,他从一个孩子变成了成年人。

  那些难忘的夜晚,像梦一样甜美!但它们却又是那样真实,就像他脚下的土地一样真实。过了许多年之后,法拉第回想起来,依旧历历在目,就像昨天发生的事情。

  2月29日,那个期待已久的夜晚,终于来到了。

  法拉第吃完晚饭,换上星期天上教堂才穿的干净衣服,走出了里波先生的铺子。

  2月的伦敦,天黑得早。昏暗的街灯照着行人,投下长长的黑影,在积雪的人行道上很快地移动。法拉第拐过几个弯,来到了皮卡迪利广场。这里是伦敦的花花世界,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人,发出轻薄的笑声。这些法拉第既看不见,也听不见,他像在荒野里赶路的人一样,匆匆穿过广场,来到了艾伯马尔街。他突然站住了,在他面前是一幢灰白色的四层大楼,正面十四根高大的柱子,柱子上方的石檐上刻着“英国皇家学院”几个大字。法拉第的心怦怦跳起来。从里波先生的铺子走到这里要不了多少时间,可是他好像经过千里跋涉来到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口——他期待、兴奋、喜悦、激动。他当学徒已经六年多。这六年多来,他的每一个便士,每一个空闲的钟点及至青春的全部光华和热力,统统都奉献给科学了。他这样做,只是因为热爱,他没有期待报酬。可是现在,神圣的科学在向他招手了。

  然而,皇家学院的大门紧闭着。法拉第来得太早了,讲演要在半个多小时以后才开始。他在人行道上走过去,又走回来,积雪在他脚下发出嘎吱声。他一边走一边想着皇家学院到底是干什么的?戴维又是什么样的人?

  伦福德伯爵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原名汤普森,1753年出生在美国。小时候当过学徒,靠着刻苦自学,当上了教师,后来又娶了一个有钱的寡妇,年纪轻轻就发了财。美国独立战争的时候,他加入了革命军。但他骨子里却是个保王党,在一个风狂雨暴的日子,他背叛革命军,逃到一艘英国军舰上,来到英国。汤普森聪明能干,风度翩翩,不久就在英国官场崭露头角。1784年,这个生性喜爱冒险的年轻人来到慕尼黑,替巴伐利亚候选效劳。他很快又赢得了新主人的青睐,当上国防和警察大臣,并且被册封为神圣罗马帝国伦福德伯爵。从此,这个光耀门楣的姓氏就跟随着他。穷小子、逃兵汤普森被遗忘了。

  伦福德伯爵除了追求在官场上发迹以外,还喜欢研究科学。有一天在慕尼黑兵工厂视察,他发现钻炮筒的时候发出大量的热,能够把水烧开。这些热是从哪里来的呢?按照当时流行的说法,热也是一种物质,叫热质。根据热质说,这些热是从炮筒和钻头上“流“出来的。伦福德不相信这种说法。他并没有看到炮筒和钻头的“热质”减少,他只看到,由于钻头和炮筒摩擦生热,它们的运动变慢了。答案很清楚:热也是一种运动的能量。大炮筒和钻头运动的能量变成了热。

  怎样把科学应用到生产和日常生活上,这是伦福德伯爵最感兴趣的问题。波意耳说过:“哲学家除了头脑之外,还需要有钱包。”他这句话是在17世纪说的,到18世纪末,情况也没有多大改变。科学是少数有钱人手里的奢侈品。研究科学还需要时间——大量的时间。要么有一个报酬丰厚却又无事可干的公职,比如在没有外交可办的地方当外交官,要么有富翁出钱资助,要么自己有资产,否则是很难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当时的科学家和人民大众距离很远,老百姓不知道科学家在干什么,而不少科学家钻在象牙塔里,也不大关心老百姓的需要。伦福德伯爵想改变这种科学和生活脱节的状况,使科学为生活服务。

  伯爵常到伦敦去。1796年他在伦敦发起募捐,想组织一个慈善性的学术机构。它的宗旨有二个:一是赈济贫苦人民,对他们进行职业教育,使他们获得就业机会;一是促进新发明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特别是在节约燃料,改进家庭生活设施方面。伯爵的倡议得到伦敦上流社会的广泛响应。然而,到1799年3月英国皇家学院正式成立的时候,已经和伯爵原来的倡议大相径庭。慈善性的学术机构演变成纯粹的学术机构。它和公众发生关系,仅仅在于它定期举行各科通俗科学讲演。来听讲演的人,也不再是以穷人为主,而是以有钱阶级为主了。英国皇家学院是靠私人捐款办起来的。捐款的除了贵族官僚以外,主要是新兴的工业家。即此,皇家学院应该为穷人服务,但是它首先应该为工业服务,因为只有工业发展了,穷苦大众才能找到比较好的职业,改善生活条件,这就是财东们的主张。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