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二战将帅系列 > 胜利象征-朱可夫 | 上页 下页 |
五一 |
|
"这已经很不错了,这里紧挨着机场,要不就出事了。"戈洛瓦诺夫长舒了一口气说。 "怎么回事?" "飞机结冰了。" 正在说话的时候,跟在后面的朱可夫自己的飞机也着陆了。朱可夫立即改乘这架飞机飞往莫斯科中央机场。 由于在复杂条件下急于飞行而发生意外的情况,对朱可夫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有一次还险些送了朱可夫的命。 那一次也是由斯大林格勒飞往莫斯科。那天雨下得很大,莫斯科机场上空雾气弥漫,能见度很低。按规定这样的天气是不能着陆的。但是因为最高统帅召见,朱可夫只有冒险了。 这时莫斯科机场的能见度不超过100米。地面指挥台命令飞行员飞往预备机场。 "怎么办?"朱可夫有些为难了。因为那样,他肯定不能准时到达克里姆林宫,而最高统帅还在那里等着呢。 一种对战争的责任感和军人特有的遵纪守时观念,使朱可夫决心承担起全部责任,他随即命令飞行员斯米尔诺夫在中央机场降落。由于能见度极低,飞行员无法辨认跑道,飞机不得不在莫斯科上空盘旋。猛然间只见距飞机左翼10米多处一个工厂的烟囱口正迎面扑来。朱可夫在紧张中却发现斯米尔诺夫镇定自若,只见他把飞机稍稍拉高一点儿,烟囱口就擦翼而过。这时朱可夫紧缩的心,才慢慢放松下来。 飞机着陆后,朱可夫拍拍飞行员斯米尔诺夫的臂膀说: "好险,我们幸运地避免了一次'烟囱'事故!" 斯米尔诺夫笑了笑回答说: "如果飞行员不注意天气条件,在空中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朱可夫紧紧握着飞行员的手内疚地说:"这次是我的过错。" 10月份,苏德军队在斯大林格勒市内和附近地区继续进行着最激烈的交战。希特勒要求其"B"集团军群和第6集团军在近期务必拿下斯大林格勒。 但是和先前一样,德军的进攻又遇到了苏军的顽强抵抗。双方都有重大伤亡。正如德国将军汉斯·德尔在他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一书中所记叙的那样: "实施大规模作战的时节终于过去了。战争从开阔的草原转入沟壑纵横的伏尔加高地,转入斯大林格勒工业区。斯大林格勒工业区修建在崎岖不平的地带,建筑物都是用钢筋混凝土浇注的,或是用石头砌成的。推进的距离不再用公里,而是用米来计算,总参谋部的作战地图乃是一张城市平面图。为了争夺每一幢房屋、每一个车间、每一座水塔、每一段铁路路基、每一面墙壁、每一间地窖,甚至每一块废墟,都要经过激烈战斗。战斗的激烈程度,甚至连大量消耗弹药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都无法与之比拟。我军和敌军之间的距离几乎是无法计量的。" 德尔写道,"俄国人在利用地形地物和使用伪装方面胜过德国人,而且他们在街垒战斗和争夺单个建筑物的战斗中更有经验,他们的防御是坚不可摧的。" 德尔的结论是对的。到11月11日,德军发动的一次又一次进攻都没有达到目的,斯大林格勒总是牢牢地掌握在苏军手里。 随着时间的拖长,德军已经心衰力竭了。部队减员越来越大。不仅士兵,而且军官的士气也降到了最低点,他们不敢想象还能不能活着离开这个可怕的地域。 苏军保卫斯大林格勒之战成功地持续了3个多月。据统计,从7月到11月,德军在顿河、伏尔加河、伏尔加河地域和斯大林格勒的交战中损失近70万人,1000余辆坦克、2000余门火炮和迫击炮、1400架飞机。这样,无论希特勒是否承认,事实已经很清楚,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地域的进攻计划已告失败,其力量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了。 到1942年11月13日,苏德双方在斯大林格勒方向上的基本态势是:德军"B"集团军群共有80个师,3个旅,100万人,10290门火炮和迫击炮,675辆坦克,1216架飞机。接近斯大林格勒市区和西部外围一带的是德军第6集团军和第4坦克集团军,这是敌军的主力。掩护其西北翼的是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意大利第8集团军、匈牙利第2集团军以及德第2集团军。在苏军方面,斯大林格勒方面军、顿河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共有110万人,15500门火炮和迫击炮,1463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350架作战飞机。另外,这时苏军已配有崭新的T-34型坦克和1250台"卡秋莎"火箭炮。 到此时,在斯大林格勒方向上,苏军在兵力和兵器上已经处于优势了。加之苏军士气空前高涨,这就为苏军最高统帅部早已准备实施的大规模反攻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11月13日,苏军反攻的全部准备工作就绪。这一天,朱可夫又飞回莫斯科会见斯大林。斯大林坐在办公桌前,看上去情绪很好。他眯着眼,不慌不忙地抽着烟斗,不时地捋着胡须。他聚精会神地听取朱可夫关于反攻计划准备情况的汇报,一次也没有打断对方发言。显然,斯大林对朱可夫的汇报是满意的;同时,实施这样巨大的进攻战役意味着主动权将转入苏军手中,对于这一点,作为最高统帅的斯大林心里比谁都清楚。 反攻计划经国防委员会委员和党中央政治局的一些委员即席简短地讨论后,便由最高统帅签署全面批准了。 就在苏军巧妙、隐蔽地完成反攻准备过程中,希特勒还被蒙在鼓里。他错误地估计:斯大林格勒地区苏军的后备力量空虚,在冬季只可能对"中央"集团军群进行反攻,所以他从法国、列宁格勒等地区抽调了12个师去加强中部战线。希特勒的失策,给即将大举反攻的斯大林格勒方向的苏军造成了更为有利的机会。 1942年11月19日早晨,在斯大林格勒西北面,苏西南方面军2000多门大炮向德军阵营倾泻炮弹。接着苏军分两路出发,以坦克部队为先导,向战斗力薄弱的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阵地冲击。对于如此突然和凶猛的进攻,罗马尼亚军队惊恐万状,很快便开始瓦解了。11月22日,苏军渡过顿河,然后兵分两路,一路以坦克部队为主,向西直捣德军后方,将溃退之敌赶往西面;另一路以步兵为主,南下直取卡拉奇,并于23日晨占领了该市。在西南方面军发起反攻的第二天,即11月20日拂晓,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从斯大林格勒以南发起反攻,突破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防线后,迅速向西北推进,并于11月23日傍晚在卡拉奇与西南方面军会师,从而把德军22个师约30万人紧紧地压缩在包围圈中了。 苏军突然而又强大的反攻,打得希特勒晕头转向。他急急忙忙把冯·曼施坦因元帅从列宁格勒调到南方组建"顿河"集团军群,以解救被围的德军。 12月12日,德援军主力不顾重大伤亡,向斯大林格勒方向猛冲。12月19日,这支自称为"同死神赛跑"的援军推进到斯大林格勒的最后一条天然屏障——米什科瓦河,并且成功地在河北岸占领了一个桥头堡。这里离斯大林格勒只有40公里。曼施坦因命令被围德军向西南突围。但是,此时被围困的德军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因为缺少燃料,坦克跑不了40公里的路程。就在德军眼睁睁地看到死里逃生的机会到来,而又一筹莫展的时刻,苏军西南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另一支大军,以450辆坦克为先导,发起了新的攻势。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