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二战风云人物 > 如钢似铁-铁托 | 上页 下页
七五


  铁托同这个班子的每个成员都有特殊关系。很难了解这些关系中哪一些称得上友谊。铁托比他所有亲近同事都年长20来岁,唯莫萨·皮雅杰除外,铁托同他早已建立了友谊。但是别人都把铁托看作是与众不同的人。他们对铁托充满敬意的描绘说明了这一点。而且可以肯定,他自己也是这样认识的。这一点并不妨碍他同他们一起消遣、开玩笑、打猎、下棋和从事其他娱乐。年事虽高而外表年轻,这对他很有利。也许是由于身心健康,精力旺盛,他总是喜欢同年轻人在一起。他对他的两个最活跃的同事吉拉斯和基德里奇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两人都是精力过人,足智多谋,雄辩健谈,才华出众,都不是标准的工人阶级出身的共产党员。

  吉拉斯出身于门的内哥罗一个贫寒但绝不是最贫苦的家庭。他的父亲是南斯拉夫王国军队的陆军中尉,但在密洛凡童年时代就已去世。他的家史,正如吉拉斯后来叙述的那样,是一部典型的门的内哥罗家史小说,每一代都发生宿仇、谋杀和暴行。而吉拉斯对这部小说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情节。“我父亲的祖父,我自己的祖父的祖父和外祖父,我父亲和我叔叔都被杀害,好像遭到了可怕的诅咒似的。……我觉得似乎我生下时双眼就沾染了鲜血。我看到第一样东西就是鲜血。”这可以说明吉拉斯性格中的某些东西,说明他为什么全心全意信奉共产主义,后来又强烈地反对它,说明他的多情善感和奔放不羁的理想主义。博里斯·基德里奇则大不一样。他是卢布尔雅那一个教授的儿子。

  还在学生时代就成了共产党员。他曾被监禁,后来出国到布拉格、维也纳和巴黎为党工作,但他宁愿回到自己的家乡斯洛文尼亚从事地下活动,而不愿意在30年代去莫斯科共产国际受训。

  1945年,战时掌握全权的最高参谋部变为在新的国家管理政府的领导班子,这种转变无需多少调整,因为人员大体未动,党组织未变,政治局保持了权力的延续性。政治局的每个委员如同战时那样管一个方面。莫萨·皮雅杰继续从事立宪,即国家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的制定。这是他从1943年起就已从事的工作。兰科维奇继续掌管极其重要的安全工作。他组织各种情报机构,反间谍机构和令人生畏的秘密警察,为了保卫铁托和新的革命国家,残酷无情而卓有成效。

  年复一年,他搜集国内一切重要人物的秘密情报,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个最后被认为是危险的个人王国。吉拉斯成为在文学和宣传方面负特殊责任的副主席。卡德尔专门从事他战时就已开始的对外关系工作,处理日常外事,偶尔担任特殊出访使命。铁托本人则负责国际关系……协调整个班子的工作。但显然他无法过问在许多领域内同时进行的工作的实施细节。国内事务的琐事,只得委托别人。

  这个班子,战后很快确定了南斯拉夫党的工作任务。

  首先是推进社会改革,以便促进本国生产力的发展。南斯拉夫学习苏联的榜样,进行了国有化和土地改革。这两项工作进行得都很顺利。

  在抓社会改革的同时,直接抓经济建设。按照苏联的模式,南斯拉夫很快制定了五年计划。五年计划的宗旨,在于开发本国工业的潜力。这个计划对南斯拉夫共产党人有极强的吸引力,因为它将带来新建工厂生产的商品,较高的生活水平,给工人以就业机会从而形成一个工业无产阶级,造就一批未来的共产党的精华。博里斯·基德里奇受命承担了落实计划的任务。为了使这个计划取得成功,他不知疲倦地工作,但未能坚持到它的成功:1953年他患白血病去世。

  在做法上,五年计划被分解为年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甚至日计划。

  中央为每个共和国、每个工厂、每个部门规定任务。工厂被告知生产什么产品,被告知销售价格和销往何处。据说仅年度计划一项全国用纸即重达3300磅左右,联邦和各共和国的270名部长向数以百计的企业负责人下达命令,后者再向下属下达命令,而企业负责人自己每年得发回约600—800份报告。

  可惜的是,计划虽然在理论上看来完美无缺,包罗万象,而在实践中得到的却是可怕的结局:计划人员忘掉了许多如针、梳子、别针一类的生活必需品,致使老百姓在国营商店买不到它们,黑市价格暴涨。对某些商品,诸如拖鞋等,需要则明显地估计过高,致使它们充斥商店,无人问津。而尤其使领导人作难的是,国家自己不能积累出计划中规定的重工业所需的主要资金。

  但正像铁托所说的那样,人民是好样的,人人都拼命劳动。

  另一方面的工作是加强政权建设。这是铁托和他的战友从不放过的头等大事。

  铁托成功抵制和顶住了彼得国王回国的“建议”和压力。他答应成立由国王政府成员参加的联合政府,并且给了他们重要的职务。后来,他又接受了国王“摄政”的方案,由反对派组成了“摄政委员会”,随后,铁托制定并由议会通过了新宪法,宪法中规定南斯拉夫实行共和制,逼迫摄政委员辞职,“还政于民”。在新的政府中,铁托成为名副其实的政府总理。

  在巩固人民政权方面,最大的威胁是德拉扎·米哈伊洛维奇的存在。

  内务部制订了彻底消灭“切特尼克”武装、活捉米哈伊洛维奇的计划。

  1944年开始,由于米哈伊洛维奇政治上的失败,“切特尼克”内部发生了极大的混乱。在人民军解放塞尔维亚时,米哈伊洛维奇从塞尔维亚撤到了波斯尼亚中部。在这里,他的残部距德军30公里驻扎,实际上是希望继续得到德国人的掩护。

  德国人保护着德拉扎·米哈伊洛维奇的左翼。当1945年4月南斯拉夫军队开始向德国人发动最后一次进攻、德军在希雷姆被击退时,德拉扎·米哈伊洛维奇的左侧失掉掩护,这时,他决定带着几千人逃到塞尔维亚去。

  他从波斯尼亚北部出发向南,然后转而向东,以便躲开博斯纳河。他的这一行动本是可能完成的,因为当时几乎所有的游击队都投入了对德国人的最后战斗之中。

  但是,他的部队士气低落,没有粮食吃,而且,他把军队带得很糟。5月12日,德拉扎·米哈伊洛维奇的部队被对付他们的国民警卫队和地方民兵拦腰斩断。他率领着残部到了接近苏捷斯卡河的地方。这里是1943年同德国和意大利人在第五次攻势中作过战的有名的地段。决战开始了。“切特尼克”防线被突破。5月13日的凌晨,德拉扎·米哈伊洛维奇的司令部受到攻击。

  他在这里丢掉了全部电台、自己的行李、帆布背包,甚至还有他的望远镜。

  这次战斗以后,米哈伊洛维奇身边仅有100人了。他企图带着他们向北逃走。

  1945年5月19日至20日的夜里,他遭到游击队的伏击,损失40人。

  接下来,他又一次遭到伏击,最后只剩下17人了。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