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二战风云人物 > 临危受命-丘吉尔 | 上页 下页 |
三八 |
|
丘吉尔强调指出,“现在仍然有可能把波罗的海到黑海之间各个国家和民族联合成一个坚固的阵线,以反对新的暴行或侵略。这条阵线如果以坚定的信念建立起来,进行坚决果断而有效率的军事部署,再同西欧国家的力量联合在一起,就足以对付希特勒、戈林、希姆莱、里宾特洛甫、戈培尔及其同伙,其力量还可以使德国人不敢随便挑战。”可是,事实却正相反。英法政府首脑对苏联的建议,却采取了十分不负责任的错误态度。谁都知道,当捷克斯洛伐克危机发生时,张伯伦同希特勒谈判,亲自出马,飞来飞去。但等到与苏联谈判时,只派去一些无足轻重的角色,在最后派去进行军事谈判时,还忘了带全权证书。尽管如此,苏联政府对这一谈判仍非常重视,一开始就提出缔结英、法、苏三国互助条约和军事协定,并要求保证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所有苏联接壤国家的安全和独立。 但是,英法政府却非常不信任苏联,也不相信苏联的军事实力。他们只要求苏联单方面承担许多义务,而不对苏联的安全承担任何义务。 到8月中旬,英国和法国同苏联在莫斯科的谈判,事实上陷于停顿状态。 当英法军事代表团乘船于8月11日抵达苏联首都后,他们不与苏联代表讨论在什么地方,以何种方式,用什么武力来对付纳粹侵略。他们避而不谈缔结军事条约的实质问题,只就抽象的无关紧要的所谓“原则问题”消磨时间。 苏联代表伏罗希洛夫说,你们来这里“不是为了作抽象的宣言,而是要制定一项全面的军事条约”。这位苏联元帅提出了一些非常具体的问题:有没有什么条约规定波兰该采取什么行动?一旦战争爆发的话,英国拿得出多少军队来援助法国军队?比利时会怎么办?但他所得到的答复都是含糊的,不能令人满意的。法国代表杜芒克说,他对波兰的计划一无所知。英国代表德拉克斯吞吞吐吐地说,目前英国有5个正规师和1个机械化师。苏联说,战争一开始,它能派出136个步兵师,5000门大炮,1万辆坦克和5000架飞机来对付从西面来的侵略者。 在8月14日一次关键性的会议上,伏罗希洛夫元帅强调指出,根本的问题是,波兰是否愿意允许苏联军队进入它的领上去迎击德国入侵的问题。如果不愿意的话,盟国又怎么能阻止德国军队迅速席卷波兰呢?他具体问道,“英国和法国的总参谋部是否认为苏军可以越过波兰,特别是越过维尔那山峡和加利西亚去同德军接触?”这是问题的核心。最后,如坐针毡的英法代表认为,伏罗希洛夫提出了他们所没有资格处理的政治问题。 在8月21日的会议上,伏罗希洛夫再次重申,苏联代表团的愿望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同意组织三国武装部队的军事合作;苏联同德国并无共同边界,只有苏联军队在有权通过波兰和罗马尼亚领土的条件下,它才能给英、法、波、罗以援助,如果不允许苏联军队进入波兰和罗马尼亚的领土,他们就无法同英法军队合作,苏联军事代表团无法设想英国和法国的政府和总参谋部,在派出代表团到苏联来的时候,怎么会在这样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上不给他们以指示?这只能使人怀疑,他们是否有同苏联进行认真而有效的合作的愿望。 杜芒克和德拉克斯要求本国政府指示回答苏联关于波兰的问题,等了三天都没有回音。在8月17日,杜芒克曾给巴黎打电报说,“苏联是想订军事条约的。它不想要我们给它一张没有具体保证的废纸。伏罗希洛夫宣布,只要他所说的那个关键性问题解决以后,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杜芒克要求巴黎设法使华沙接受苏联的援助,但却遭到英法和华沙统治集团的粗暴拒绝。 这时,英法还背着苏联同德国进行秘密谈判。既然苏联争取同西方国家建立反希特勒的统一战线没有成功,那么苏联的急迫任务就是百倍警惕西方国家的“祸水东引”政策。在大战迫在眉睫的形势下,苏联利用帝国主义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在1939年8月23日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这一条约的签订,粉碎了英法挑动苏德战争的阴谋,打破了德意日对苏联的包围,使苏联赢得宝贵的时间来加强战备,进一步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 却说希特勒经过多次谋划,终于在8月31日中午作出了最后决定,发出了消灭波兰的“白色方案”的第一号作战指令。9月:日拂晓4点45分,150多万德国军队大举越过波兰国境,分北、南、西三路进逼华沙。天空中,德国的机群吼叫着飞向自己的目标:波兰的军队、军人库、桥梁、铁路以及不设防的城市。几分钟之后,这些飞机就要使波兰人不分军民第一次尝到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来自空中的突然死亡和毁灭的滋味。9月27日,纳粹军队攻陷了华沙这座孤立无援的城市。 英法两国同波兰订有同盟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两国应当毫不迟疑地向波兰提供包括军援在内的一切援助。无论如何,英国总应主动对德宣战支援波兰。可是,实际上张伯伦政府在最后时刻背弃了自己的庄重诺言,逃避履行对波兰的义务而要同德国谈判和平解决波兰问题。这事实上是在安排新的“慕尼黑”,只不过这次涉及的是波兰问题。著名的工党活动家休·多尔顿在9月2日的日记中写道:“看来,绥靖政策又重新盛行,我们对波兰人的许诺遭到蓄意破坏。”英国人民认为,后退是不应该的,已经遭到可耻失败的绥靖政策应当寿终正寝,而英国必须履行对波兰的义务,也就是首先向法西斯德国宣战。下院的绝大多数议员也支持这种意见。张伯伦不了解民众和下院的心情有多大变化,他竭力想赢得时间,同德国人举行谈判从而避免宣战。9月2日,下院爆发了一场危及政府的辩论。议员们要求英国履行对波兰的义务。 形势逼人。如今英国政府在这条路上已经走到尽头了。9月3日中午12点6分,张伯伦这个曾经冒着丧失政治生命的危险,在戈德斯堡和慕尼黑对希特勒一味绥靖姑息的政治家,向下院发表了沉痛的演说,宣布英国现在已同德国处于战争状态。他说,“今天是我们大家最感到痛心的日子,但是没有一个人会比我更力痛心。在我担任公职的一生中,我所信仰的一切,我所为之工作的一切,都已毁于一旦。现在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鞠躬尽瘁,使我们必须付出重大代价的事业取得胜利……我相信,我会话着看到希特勒主义归于毁灭和欧洲重新获得解放的一天。”但是,张伯伦未能看到这一天,1940年11月9日,他怀着绝望的心情与世长辞了。 9月3日,英法根据法波盟约和英波互助条约,在人民的压力之下,被迫匆忙对德宣战。从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张伯伦所推行的绥靖政策也从而彻底破产了。时局的客观进程终于打通了丘吉尔通往政权之路。正是: 枫叶满山红,黄花耐晚风;形势随人愿,丘氏被起用,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