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二战风云人物 > 临危受命-丘吉尔 | 上页 下页
一〇


  几乎过了一个小时何瓦德才回来。“一切都已布置好了,”他说,“我已和这里的几位英国矿工谈妥,他们都愿赤诚相助。今夜我们必须把你藏在矿井里,直到想出办法使你逃出国境为止。”随后,约翰·何瓦德就带着丘吉尔来到一个小院,乘着升降机来到深达200英尺的井下。在那里,两名苏格兰矿工正提着矿灯,扛着行李在迎候他们。丘吉尔在矿工的带领下,在这漆黑的迷境内走了许久,不断地转弯,最后停在一个空气新鲜的小房子里。

  向导把席子和毛毯铺好,何瓦德又递给丘吉尔两支蜡烛,一瓶威士忌,还有一盒雪前烟。然后对他说:“你就在这里好好休息吧,没有我们的通知千万不要走开,免得被人发觉。”在约翰·何瓦德他们提着矿灯走后,室内只剩下丘吉尔自己。他躺在舒服的毛毯上,思想上又燃起了希望之光,他幻想着日后回到军中定会像英雄一样受到热烈的欢迎。欣慰的心情加上极度的疲倦,不久他就进入了梦乡。

  丘吉尔不知道睡了多少个小时,直到第二天下午过了很久才完全醒来。

  这时约翰·何瓦德给他送来饭菜,还有一只烧鸡。“你在这里是绝对安全的,”他说,“麦克(苏格兰的一位矿工)通晓所有已不使用的矿坑地点,除他再没有第二个人能梦想找到。这里有一个地方满是水,仅剩一二英尺不到坑顶。

  假若荷兰布尔人来矿井搜查,麦克会带着你从水里泅过去,到另一个采掘地点。没有人会想到去查看那里。我们曾以鬼怪故事哧唬矿上的非洲人。即使这样,为了你的安全,我们仍在继续注意他们的行动。”12月16日,也就是丘吉尔从俘虏营逃出的第五天,何瓦德又来告诉丘吉尔,说追捕他的呼喊似乎沉寂下去了。现在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使他逃出国境。这矿场和铁路由一条支线相连,矿场附近住有一个荷兰人名叫伯根纳,19日他将运一车羊毛到代拉高湾。此人对英国人很友好,已和他谈妥,请他把你藏在羊毛车上偷运出国境。丘吉尔对此虽有些担心,但舍此又没有其他办法。最后只好接受这一建议,并一切准备依计而行。

  正当丘吉尔在矿井躲藏的这几天里,伦敦和南非各地的报纸上连续报道了有关丘吉尔行踪的消息。幸亏丘吉尔没有看到这些报纸,否则他会更加感到惊恐不安。例如:

  “比勒陀利亚12月13日电——丘吉尔虽然巧妙逃脱监狱,但越过边境的可能性甚微。”“比勒陀利亚12月14日电——据报道,丘吉尔已在边境之考玛提普特车站被捕。”“洛伦索—马贵斯12月16日电——据称丘吉尔已在瓦特维尔伯文被捕。”“伦敦12月16日电——关于温斯顿·丘吉尔自比勒陀利亚逃出一事,一般人认为,他早已再次被捕,果真如此,或已被枪决。”此外,在南非各大城市和沿铁路线,还张贴了写明丘吉尔像貌与悬赏捉拿他的布告。幸好,所有这些丘吉尔都没有看到。

  18日下午慢慢地过去了。丘吉尔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读斯蒂文森的小说《拐骗》。那些描述大卫柏尔弗和阿伦布瑞克在幽谷中逃亡的惊险故事,几乎和丘吉尔今天的经历一模一样。丘吉尔经历过战场的危险,受过枪弹的袭击,如今也是一名在逃犯,一个被通辑的人,一个被悬赏捉拿的人。“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每当想到路卡军警的这种盘问,他就感到周身紧张。丘吉尔正在冥思苦想时,忽听井上枪声大作,一种不吉祥的解释在他心中泛起:“莫非荷兰人来了?何瓦德和那两个英国矿工把我出卖了?!”丘吉尔随即躲在一个大箱子的后边作好了应变的准备。他侧耳细听,密切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不久就明白了,可怕的事情并未发生。谈话声、笑声和赞美声不时地从井上经理办公室里传出来。显然,一种和善的交际正在进行。最后声音沉寂了,并且过了一段时间,丘吉尔房间的门被打开了,露出来的是约翰·何瓦德的一张苍白的脸。

  “荷兰骑兵军官刚来这里,”约翰说,“但是,他不是来找你。他说,昨天在瓦特维尔伯文你被缉拿了。但是,我不愿和他纠缠。我提议和他比赛用枪打瓶子,他赢了两镑,就高兴地走了。”“今夜我该怎么办?”丘吉尔急切地问。

  “什么都不需要,一切都准备好了,到时我来领你。”就在这天夜里凌晨2时,丘吉尔装扮成搬运工人,被送到铁路支线上一个预定的小车站。然后被藏在伯根纳的羊毛车上,上边蒙了一块大雨布。不久火车就徐徐开动了。幸好,在长达16个小时的运行中,路上没有遇到麻烦。

  直到下午黄昏前,火车正点抵达洛伦索一马贵斯货车场。一群南非工人前来卸货,丘吉尔趁着嘈杂的人群蹒跚地从车站走出来。

  伯根纳在站门口等候着。他们互相交换了眼色。伯根纳转身向市区走去,丘吉尔以20米的距离在后面跟随着。穿过两条街后,前面是一所现代化的高大建筑,这就是英国领事馆。英国蓝白红三色的米字国旗迎风飘扬。丘吉尔看到这般情景,心花怒放,激动得流下眼泪。他情不自禁地默默说道:“我终于自由了!”显然英国领事馆没有预料到他的到来,当丘吉尔提出面见英国领事时,一位年轻的外交官说:“领事今天不能见你,如果你有事明天9点再来吧。”

  丘吉尔听了大为震怒,并且一再大声喊着要立刻见领事本人。领事闻声向窗外探望,并走下楼来亲自接待。当他们知道眼前站立的就是被荷兰军警正在通缉捉拿的丘吉尔时,立即把他请到馆内,予以款待。丘吉尔先洗了个热水澡,换上洁净的衣服。用过晚餐后,他迫不及待地一口气阅读了这几天的报纸。他发现,近一周来,英军继续失利,而且伤亡之惨重是克里米亚战争以来空前未有的。这一切使他急欲重返军中。领事本人也愿他尽快离开这个充满荷兰人和荷兰同情者的海港城市。

  却说丘吉尔抵达洛伦斯—马贵斯港的消息,像野火一样传遍全城。当晚一群手持武器的英国侨民前来领事馆,决意抗拒再行逮捕丘吉尔的人。在他们热心的保护下,丘吉尔当晚10点搭上前去德班的“印度纳”号海轮。

  丘吉尔在德班像打了胜仗的凯旋英雄一样受到热烈欢迎。港口悬挂着许多旗帜,军乐队和前来欢迎的人群挤在码头上。海军大将、陆军将官、市长都上船来和他握手。随后一束一束的电报从世界各地纷纷而来,向他慰问,向他祝贺。当天夜里,丘吉尔怀着胜利的激情返回军中。

  围绕丘吉尔出现的这种喧闹场面,不是没有原因的。在他出逃的一周内,英国军队在南非又遭到一连串的严重失败。在英国和布尔人的战争史上,这一周被称为英国军队的“黑暗的一周”。丘吉尔英勇无畏地、成功地逃脱危难,是“黑暗的一周”中唯一的亮点。

  为了转移各界的注意力,英国报刊抓住丘吉尔的奇遇大做文章。后来丘吉尔自己也说,报刊把他逃出俘虏营的事,当成轰动一时的新闻刊登,过分地夸大了他的冒险经历,甚至杜撰了一些绘声绘色的细节。

  南非的奇遇给丘吉尔带来了巨大的政治资本。他一获得自由,就立即向《晨邮报》发了一篇描写他从战俘营逃跑的详细报道。丘吉尔没有提及那位把他藏起来的英国人,以免给他带来危险。这篇报道被当作惊险小说阅读,吸引了公众的广泛注意,大大提高了丘吉尔的声誉,为他进入议会铺平了道路。

  正是:大难不死时运变,非洲奇遇众称赞;议会选举正逢时,历险成了敲门砖。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