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二战将帅系列 > 曼施坦因 | 上页 下页
一七


  更有甚者,对于德国人来说,灾难并不由于战争结束而结束,战胜国的列强岂肯就这样善罢甘休?

  1919年1月18日,德国难堪的日子终于来到了。这一天,战胜国一方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召开了和平会议。法国之所以选择这个日子开幕,是有意使德国难堪,因为这一天正是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的日子。参加对德、奥、土等国作战,或者同上述国家断绝了外交关系的27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和会,而德国及其盟国被排除在外;苏维埃俄国也未被允许参加会议,一来俄国与德国单独媾和使协约国诸列强余怒未息,另一方面这次会议还将商讨如何对付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问题,不便请俄国人来参加。

  1919年6月28日,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之后,英、法、意、日等国在巴黎凡尔赛宫的明镜大厅签订了对德和约,这就是著名的《凡尔赛和约》。

  真是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凡尔赛和约》的有关内容不久就传到了德国柏林,曼施坦因也像其他的柏林居民一样,得知了该条约的有关内容。

  这个条约全称为《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包括序言、议定书和440条约文,洋洋洒洒,无非是要德国割地赔款;德国将其海外的属地全部交由协约国瓜分,将一部分领土割让给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除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之外,还要将原本属于德国的萨尔煤矿的开采权给予法国;给波兰在德国本土与东普鲁士之间划出一条入海的“走廊”(也就是德国人引以为耻的“但泽走廊”,这条走廊使波兰得到了海港,却使东普鲁士与德国本土分离)。

  尤其条约中的有关限制德国军事的部分,令参加过大战的军人极为不满。为了防上普鲁士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凡尔赛和约》还在在武装力量上对德国加以诸多限制,规定德国在莱茵河右岸的50—60公里的地区划为非军事区,拆毁原来的一切军事设施,德国不得驻军和举行各种军事演习。而莱茵河左岸则由协约国占领15年;协约国对德国的科伦、科布伦茨、美因茨三个占领区分别占领5年、10年、15年;军事占领的费用由德国负担。

  德国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海军不得超过1.5万人,不能拥有空军,陆军不能使用坦克和重炮,海军只能拥有36艘军舰,并不能配备主力舰,最大舰只不能超过1.6万吨,禁止海军使用潜艇。军队的总参谋部及其他类似组织都予以解散,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和约还要求他们把包括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兴登堡等人在内的800多名“战争罪犯”交给协约国审判。

  曼施坦因同所有的德国人一样,当然反对这个和约。1919年5月7日和约在柏林公开发表的当天,曼施坦因参加了愤怒的柏林市民群众集会,德国临时政府的首脑们也认为不能接受这一和约。

  战败和德国国内的革命,使旧德国陆军的使命结束了,但曼施坦因的军事生涯似乎还没有走到尽头。1919年,正当曼施坦因彷徨无计并沉浸于丧权辱国的悲哀之中的时候,有一个他意想不到的人,到他在柏林的家中去找他。

  这个找他的人,就是曼施坦因在德军第一集团中的参谋长罗斯堡将军,他请心灰意懒的曼施坦因出山,充任自己的幕僚。罗斯堡将军此时正奉新成立的魏玛共和国政府之命,主持一个设在柏林的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任务就是根据《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武装部队的限制,拟定一个拥有10万人的德国新陆军的建军计划。

  德国军国主义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仅凭一纸条约就想从根本上予以铲除是不可能的。根据《凡尔赛和约》,德国参谋本部已被解散,但事实上却转入地下,用各种巧立名目的方式继续存在下去。罗斯堡主持的这个委员会,实际上已经行使了德国参谋本部相当一部分职责。

  曼施坦因虽然未能毕业于柏林军事学院,但由于他有多年的参谋业务经验,又在德军的各级部队中任过职,遂以被准许留在这个委员会中继续工作。另外,曼施坦因家族在军界的影响,特别是冯·兴登堡在军界的声望,都使得曼施坦因比起其他人来说更有竞争力。

  德国军队的大幅度被裁减,很多在军界谋生的人失去饭碗,曾经引起了军队的骚动。1920年l月10日,驻波罗的海沿岸的5万名德军在奉调回国的途中,得知他们将要被裁减的消息之后,极为不满,进行了抵制。解散德国埃尔哈特和勒文弗尔德海军旅的命令,也引发了这两个海军旅士兵的叛乱。叛乱的军队曾经于3月13日攻陷了柏林。其他国防军拒绝与叛军作战,身为作战局长的冯·塞克脱对部下说:国防军不打国防军。这实际上就是对叛乱的一种变相支持。

  曼施坦因所在的委员会,条件十分艰苦。办公室破旧不堪,好多人挤在一个办公室中办公,吃着简单而粗糙的食物,整天埋在满是灰尘的档案堆中,查阅有关资料,进行甄别和遴选。这个委员会在冯·塞克脱将军和罗斯堡将军的领导下,工作卓有成效,不久一支新的德国国防军的框架就建立起来。

  德国的敌人在形式上把旧军队给毁了,比任何德国自身的改组委员会办得都要彻底,反过来对产生一个全新的国防军倒显得十分有利。新军队的基本任务只有两个,那就是攻击与防御的工具,一个民族既要攻击别人还要防备别人的攻击。至于攻击谁和防御谁,那是政治家的事。

  德国新国防军必须有一个过硬的军官阶层。旧军官的将校团中,有些经过了战事,还愿意服役,从他们之中挑选,并不是什么难事,可挑选的比例大约是10:1,就是从4万名旧军官中保留4000名,保留部分旧军官有利于一些普鲁士军人的传统,如思想与教育、训练与经验,能传授给新的军官将校团。

  新国防军的军官,还有个忠诚谁的问题。对于一个像曼施坦因这样的旧军官来说,一家几代人都与皇室发生同样的关系,难于割舍,从感情上忠诚于王室。现在新军官服务的对象只是一个抽象的共和国,这个概念对刚刚取消王室的魏玛共和国来说,不仅抽象,而且冷酷。忠于宪法吗?共和国只要经过国会2/3人的。同意,每天都能修改,同样唤不起军人的义务感,逞论忠于它了。只有两个条件可供参考:一是对德意志民族的义务观念,二是绝对服从于上级,这样的将校团才堪用。

  报名参加新国防军的人很多,供过于求。10万陆军,这对原本尚武的德国人来说算得了什么呢?但新国防军不是失业救济所,只能是优中选优——特别注重士兵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

  对付协约国对德国军队员额的限制,曼施坦因和委员会的同僚们采用了当年对付拿破仑的办法。他们还记得,在19世纪初,拿破仑打败普鲁士之后,就曾经逼迫普鲁士接受了军队总数不能超过4.2万人的限制,但在1808年普鲁士采用了每个连队每个月都有一些人秘密休假而增补一些新兵填补空额的方法,这些新兵在经过短期训练后,立即离开部队。因此,尽管普鲁士的正式部队始终不超过4.2万人,但经过训练的后备军却不下10万人。当然这些都在秘密中进行。

  在德国新国防军的建军理论上,曼施坦因深受被称为德国新国防军之父的冯·塞克脱的影响。冯·塞克脱在德国军界被《凡尔赛和约》压得七零八落的时候,用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激励起德国军人的信心,他对属下说:“就像火山爆发改变了原来的山川地形,但也可以创造新的田园一样,《凡尔赛和约》毁灭了德国的旧的陆军组织,却使新的组织建立起来更加容易。”

  的确,在《凡尔赛和约》中;关于解除德国武装的章程,定得十二分的精密;而且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协约国的监察委员们又常常节外生枝,按煦不利于德国的方面去解释有关条约。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