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二战将帅系列 > 蒙哥马利 | 上页 下页
四〇


  在第7装甲师里,第4轻装甲旅在10月18日以前担负着作战任务,不能进行训练;但第22旅承担的任务要少一些,因而进行了三次演习。

  在第10军里,由于新装备到达缓慢而进一步加剧了训练的困难。图卜鲁格陷落后,罗斯福慷慨提供的300辆“谢尔曼”式坦克实际上在9月份已经运抵尼罗河三角洲,但由于某些原因,却迟迟不能装备部队。

  鉴于隆美尔防御工事的性质,训练大纲中最重要的训练项目是扫雷分队的训练。这种训练是在第8集团军工程指挥官基希准将的监督下进行的。他挑选英国陆军工兵第3连连长彼得·穆尔少校来负责训练工作。

  基希搜集了资深的军官们对扫雷的看法,然后把这些看法告诉了穆尔并指示说:“我肯定地认为,我们应当进行一次扫雷训练,正像我们进行火炮的装弹和发射训练一样。去吧,一星期后再带着你的建议来找我。当你制定出你的训练计划,并由我批准后,你就可以成立第8集团军扫雷学校了。”在穆尔和后来的新西兰人柯里少校的领导下,这个扫雷学校制订出了一套训练方法,并且在10月23日以前训练出56组扫雷人员。

  他们还制造了一些机械工具来帮助工兵执行孤独而危险的扫雷任务。有20多辆“马蒂尔达”坦克被改成了扫雷装置,这种扫雷装置在向前运动时能够用它的旋转轴上的旋转链条鞭打前面的土地。这种被人叫做“蝎子”的扫雷装置主要供第7装甲师在南面进行佯攻时使用,但它们实际上没有起什么作用。不过这是野战条件下对扫雷装置的一种极有价值的试验。后来,这种装置在英国作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改进,在诺曼底登陆战役和以后的战斗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在阿拉曼战役中,用处较大的是发给3个军的500个地雷探测器,用这种探测器探测地雷比用传统的手戳法探测地雷速度更快,因而也更安全。在这次战役中,为了在布雷区开辟通路,给扫雷工兵发了长达120英里的标示带和88775盏灯。

  蒙哥马利密切地注视着部队的训练情况,感到尽管训练正在尽快地进行着,但部队的训练水平,特别是装甲部队的训练水平,还不足以进行干净利落的突破,并在坦克大决战中取得优势。由于没有达到训练标准,分配给各师的任务可能会以失败告终。第8集团军自组建以来,伤亡官兵约80000人,却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补充和训练。

  10月5日,第8集团军情报单位对隆美尔的防御计划提出最精确的分析。隆美尔的防御计划是他在9月23日回德国休养前制定的。隆美尔用大约50万枚地雷,设置了一系列地雷带,特别是在蒙哥马利试图突破的北部和中北部防线上,设置了两条大致平行的地雷带,并以防御据点形成的“分割墙”连接南北两面的主地雷场,其间隔为4—5公里,造成一连串的空白地区。设置空白地区的目的,是为了给突破部队设置陷阱,因为攻击部队突破第一地雷带之后,将被迫向“分割墙”左边或右边运动。

  第8集团军的整个训练情况和这份新情报,迫使蒙哥马利重新考虑他的作战计划。10月6日,他放弃了第一个“轻步”计划,而提出一个基于完全不同原则的计划(代号仍为“轻步”)。他说:“过去一般公认的原则是,现代战役计划应当首先着眼于消灭敌人的装甲部队,一旦这个任务完成了,敌人的非装甲部队就很容易对付。我决定把这个原则颠倒过来,先消灭敌人的非装甲部队。在这样做的时候,我暂不打他的装甲师,留待以后再收拾它们。”

  他准备让坦克屏护队向前推进,堵住敌地雷场通道的西部出口,而用“粉碎性”打击法有条不紊地消灭敌防区内的步兵。敌装甲部队不可能眼巴巴地看着非装甲部队被逐步消灭而按兵不动。它们将进行猛烈的反突击。这样,便正好撞上第8集团军严阵以待的装甲部队。蒙哥马利说:“粉碎性作战行动是在一系列坚实的基础上周密地组织起来的,而且也在我军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及早组织坦克屏护队显然是这种作战方法的关键。蒙哥马利甚至在地雷场的通道清扫完毕之前,就命令第10军的各装甲师紧跟着第30军备先头步兵师进入通道。此外,他还命令,假如在总攻击日后一天,即10月24日,通道之敌尚未完全肃清时,各装甲师必须自行扫清道路,进入开阔地带。

  拉姆斯登和他的师长们认为,按这个计划打,步兵很可能受阻,而坦克如执行命令在地雷场上打出一条通路则可能带来灾难。于是,他的3个师长向第30军军长利斯报告说,他们都对坦克执行任务的能力缺乏信心。利斯把这报告了蒙哥马利。德·甘冈也表示他怀疑拉姆斯登是否坚定。但蒙哥马利不理会这些“无端的抱怨”,坚决要求各装甲师严格执行命令。后来事实证明,他这样做是正确的。

  为了使敌人摸不清第8集团军发动进攻的时间和地点,达成进攻的突然性,蒙哥马利决定实施代号为“伯特伦”的欺骗计划。这个计划是8—9月间设计和制定的,是沙漠战中迄今为止最精巧的欺骗计划。计划的总意图是,在北方,不暴露第8集团军的真正意图和实际行动,而在南方,则要有意识地显示正在准备进攻的假象,使敌人摸不清第8集团军发动攻势的意图,进攻日期和主攻地带。

  整个欺骗活动是在集团军范围内进行的。除了采取谨慎地传播有利于敌人的假情报等措施外,主要是从视觉上欺骗敌人。首先是伪装前沿地区的巨大的弹药和其它作战物资堆集所。例如,离阿拉曼车站不远,就设立了一个很大的堆集所。它可储存补给品600吨,油料2000吨和工程器材420吨。场地在露天,伪装得很好,除了偶尔有一些坑坑洼洼之外,看不出有堆集所的样子。

  其次是用假车辆扮演坦克和其它车辆的运动,使敌人对大量部队在作战阵地上集结逐渐习以为常。10月1日,这些必要的假卡车、大炮、武器牵引车等都要进入阵地。到了发动进攻前一天,当进攻的各师集结时,要在夜间把假卡车换成真的作战用车。在准备进攻的各师开来的后方地区,表面上仍应保持全部的车辆密度,用假车辆替代开走的真车辆。这样做完全是为了对付敌人的高空照相侦察。

  早在总攻日前一个月,就为参加突击的步兵挖好了细长的战壕,供他们在10月23日昼间躺卧用,而且这些战壕都伪装得丝毫不露破绽。同时,为了表明主要突击可能来自南面,还在那里铺设了一条假输油管。铺设工作于9月下旬开始,施工日进度表明到11月初才能竣工。假输油管长约20英里,在三个地方建造了假油泵房,并在其中两个地方建造了给水站与储油罐。此外,还用通信分队模拟将在南面发动主攻的无线电通讯。为了把伪装搞得天衣无缝,只向下层军官传达将要发生什么事,而且是在9月28日至10月21日期间按军衔高低分批传达。在最后一天,传达到了普通士兵,并且停止了一切休假和进城活动。这些措施产生了这样一种结果:“在黄昏来临之前,23日那天过得像阿拉曼前线上的任何一天。”(隆美尔语)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