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二战风云人物 > 身残志坚-罗斯福 | 上页 下页
四七


  “我为自己作过计划,为私人生活作过计划,但是我的良心不允许我拒绝要我为国效劳的请求。”

  罗斯福虽然获得了民主党竞选连任总统的提名,但是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着许多阻力和斗争。温德尔·l·威尔基已被共和党提名为总统候选人。他是一个公用事业的巨头,势力很大,能言善辩,几乎同罗斯福一样是一位惹人注目、富有吸引力的人物。威尔基身材魁梧,面目清秀,和蔼可亲,是一位典型的美国人。他穿着起皱的西装,讲演时一团蓬乱的头发被落在前额上,就好像从他的原籍印第安纳来的一个乡下人。但是,他一直是巨大的公用事业控股公司“联邦和南方公司”的总经理,在华尔街深受尊重,被视为精明的经营者。他是在带头反对公用事业控股公司法的斗争中第一次引起全国注意的,这项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拆散这种联合企业。作为老民主党人,威尔基曾在1932年投票支持过罗斯福。他不打算废除新政,但是指责新政未能结束经济萧条,并且认为各项新政计划本可以在减少政府控制的情况下更有效地得到执行。

  威尔基活动能量很大,他的竞选速度使人头晕目眩,有时一天发表演讲多达15次,他的声音很快就变得嘶哑了。而罗斯福却巧妙地置身于竞选之外。他无视他的对手的挑战,照常行使总统伪职能。他的行动和关于世界情况的评论使威尔基的竞选黯然失色。总统把绝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即将爆发的不列颠战役上。英国人正在遭受轰炸和围困,已经处于破产的边缘。德国潜艇四处活动,正在消灭作为英国生命线的运输船队的主要力量。早在5月15日,丘吉尔就要求借用第一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正在重新装备的四五十艘驱逐舰,但罗斯福鉴于国内的反对,没有立即答应。他不愿为那些指责他有独裁野心的孤立主义者提供新的弹药。他确信,在当时的情况下,美国国会也不会批准这样的非中立行动。然而到了7月份,英国首相进一步提出了这一要求。

  丘吉尔建议,美国用这些驱逐舰换取租借从加拿大到加勒比海的一连串8个空军和海军基地的为期90年的权利,以便使美国公众容易接受这项交易。到了9月2日,罗斯福终于以非凡的勇气,冲破政治上和法律上的重重限制,靠行政命令将这些驱逐舰转让给英国人。总统对国会的反对派说,“哪怕再推迟一天,都可能意味着文明的消灭。”孤立主义者们指责他“采取了战争行动”,但是他辩解说,采取这样一种明显的非中立行动是进行自卫,也是对希特勒一再违反国际法进行的报复。经过广泛的宣传和解释,驱逐舰交易得到了公众的赞成和谅解,特别得到了陆军部长史汀生和海军部长诺克斯两位共和党元老的坚决支持,罗斯福对此感到十分欣慰。

  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威尔基,根据美国人民怕打仗的心理,极力在政治上低毁罗斯福。他指责说,投票选举罗斯福,等于投票派美国青年到欧洲战场上送死。如果罗斯福重新当选总统,美国部队将在4月份以前被派到海外。在大选之后,威尔基承认,他的一些煽动性的言论,只不过是“竞选言词”而已。但是这些言论,却提高了他在民意测验中的地位,煽动了孤立主义、和平主义和极右势力对罗斯福的围攻。

  随着大选日期的临近,罗斯福认为该是“提醒全国人民注意有意或无意歪曲事实的行为”的时候了。10月份,他开始了一次竞选巡回旅行,走遍所有的工业州,往西远至克利夫兰。罗斯福在讲演中主要讲了三个问题:第一,1940年对美国男女劳动人民假装慈悲的共和党人,在1932年却愿意让他们挨饿;第二,同共和党的说法相反,在重新武装美国方面正在取得进展;第三,共和党人反对加强美国防务的一切努力。罗斯福始终是在政治活动中奚落对方的老手,他指责共和党头目口是心非,置群众利益于不顾,当欧洲人民遭受法西斯躁踊时,他们却见死不救。

  在竞选活动后期,罗斯福已经看出舆情的变化。随之,他讲话的调子也就逐步升高了。在1940年10月12日以西半球防务问题为主旨的一次演说中,他说:“我们的方针是明确的。我们的决心已经下定。我们将继续增强防务和军备。我们将继续援助那些抵抗侵略的人们,继续援助离我们海岸很远的抑制侵略者的人们。”“美国人民,美洲各国人民,反对绥靖主义。他们认识到绥靖主义是怎么回事——一是侵略国的主要武器。”这是罗斯福对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签订三国公约的答复。在演说中罗斯福还对保卫西半球的概念作出新的解释:不仅包括北美、中美和南美的领土及其邻近的岛屿,而且还包括“和平利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权利”。

  两星期后,也就是投票前一星期,罗斯福对共和党孤立派进行了指名道姓的批评。由于美国公众舆论倾向于加强军事准备以应付法西斯国家对西半球的威胁,国会中的共和党孤立派领袖为了哗众取宠,转而指责罗斯福忽视国防建设。罗斯福针锋相对地回答说:“国会记录,白纸黑字,既改不掉,也禁不了。”接着他点了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麦克纳里和范登堡、奈伊、约翰逊等人的名,揭露他们反对加强军备,反对废除禁运条款的一贯言行。罗斯福在投票前夕采取的进攻姿态,说明地摸准了舆论的脉搏。投票那天,罗斯福照例来到海德公园同家庭成员和亲朋挚友们一起等待大选的结果。

  罗斯福的母亲和几位老太太在靠近房子前门的一间小客厅里,一边织毛衣一边聊天,几乎没有注意电台广播的投票结果;总统穿着衬衫,在餐厅里准备好了计票单和新闻自动收报机。埃莉诺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照看着所有的客人,似乎根本设有注意电台的广播。最初的结果表明.威尔基的票数出乎人们的预料,但到10点钟,结果清楚了,罗斯福在30个州获胜,获得选举人票449张;威尔基在10个州获胜,获得选举人票82张。在选民投票中,罗斯福领先500万张。在庆祝胜利时,总统对朋友们说:“我们似乎防止了一场暴动。”要是他落选,那就可能被视为绥靖政策的胜利。

  1940年的大选结果,不仅打破了美国100多年来的政治传统,而且成了第二次大战期间的一次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搏斗。罗斯福第三次受任,比他在大危机年代临危受命,担当起挽救资本主义体系免于崩溃的任务来,有着更重大的意义。

  罗斯福理所当然地把他第三次当选作为美国人民对他的政策的认可。如今,总统可以比较放手地执行他的外交政策了。1941年1月中旬的民意测验表明,70%的人支持援助英国,哪怕冒战争危险也好。实际上,从1941年1月29日开始,到3月29日,英美参谋人员在华盛顿进行秘密会商,制订美国日后参战的蓝图——《abc-l》,计划集中力量于大西洋打击德国,在太平洋方面采取守势。这一战略原则的出发点是:打垮了德国,日本和意大利则无法坚持下去;打垮日本和意大利,德国仍能打下去。

  如果说,一年前,罗斯福正在为废除中立法中武器禁运条款而苦战,那么,1940年12月29日发表炉边谈话时,他已能提出“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的口号了。

  在这次谈话中,罗斯福首先将目前这场危机同八年前的世界经济危机作了回忆对比。他说:“今天晚上,面对着一场世界性危机,我脑中回想到八年前的一场国内危机中的一个晚上。那时,美国工业的轮于正在夏然欲止,我国整个银行体系已经停止活动。我清楚地记得,我坐在白宫的书房里,准备对合众国人民讲话时,我眼前出现了听我讲话的那所有美国人的形象。我看到工厂矿山里的工人,柜台后边的女售货员,小店主,正在进行春耕的农场主,寡妇和为自己一生积蓄发愁的老头。我试图向广大的美国人民群众说明银行危机对于他们的日常生活意味着什么。”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