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二战风云人物 > 身残志坚-罗斯福 | 上页 下页 |
三三 |
|
希特勒把莱因地区抢到手后,胆子越来越大,他的第二个猎取目标就是他的祖国奥地利了。他首先谋杀了奥地利总理陶尔菲斯,策动了数起暴乱事件;1938年2月12日晨,德军又以保护日耳曼人的名义越过边界,兵不血刀地占领了奥地利。希特勒也随军到达维也纳。在刺刀逼迫下,3月18日,奥地利当局签署了“德奥合并”的法律。法西斯德国以此扩大了17%的领土,增加了670万人口,5万奥军并入德国国防军,从而加强了德国的战略地位。 德国吞并奥地利,英、法两国政府完全听之任之。法国政府对此无所表示。英国则认为所发生的事“只不过是两位政治家商定改善他们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措施而已”。只是为了装装样子,才由其驻德国大使向德国外交部提出了一个不痛不痒的“抗议”照会。希特勒对此心领神会,随即加快了侵吞捷克斯洛伐克的步伐。他首先把英法领导人叫到慕尼黑,召开了一个臭名昭著的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为内容的慕尼黑会议,其后又以和侵吞奥地利同样的“理由”,出兵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 希特勒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不仅获得了1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000多万人口,而且从那里掠夺了95亿马克的金钱和100多万支步枪,4.3万多挺机枪,1500多架飞机,2900多门各种大炮,10亿发子弹和400多辆坦克。占领了当时最大的军火工厂斯科达。并把大批捷克斯洛伐克青年男女掳去当兵和服劳役。由此大大加强了希特勒德国的战略地位,增强了他的战争实力。正如纳粹二号头目戈林一个月后对墨索里尼所讲的:“由于捷克斯洛伐克巨大的生产能力转归德国而产生的经济因素,它显著加强了轴心国对付西方国家的能力。不仅如此,如果发生更大的冲突,德国现在毋需保留一个师的兵力去防御那个国家了。” 意大利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一个用武力向外进行侵略的欧洲国家,又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帮凶。意大利经济基础薄弱,在1929年经济危机之后,预算出现巨大赤字,全国失业人口大增。为了摆脱危机,墨索里尼极力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加紧扩军备战,企图通过武力进行扩张,掠夺市场和原料产地,进一步同英法抗衡。 意大利为了重新分配东非与北非的殖民地,独霸地中海,控制红海通向印度洋的航路,以削弱英法与亚洲殖民地的联系,发动了侵略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的战争。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出动30万大军,从北、东、南三路侵入阿比西尼亚。阿比西尼亚奋起反抗。1936年5月,意大利占领了阿比西尼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阿比西尼亚皇帝海尔·塞拉西流亡英国。意大利侵略军以历时7个月,死伤14万人的代价占领了阿比西尼亚,并将其与意属索马里、厄立特里亚合并,组成意属东非帝国。在意大利侵略阿比西尼亚的过程中,由英国控制的国际联盟对意大利实施了有名无实的“经济制裁”,也没有进行石油禁运和封锁苏伊士运河。意大利占领阿比西尼亚之后,国联迅速撤消了对意大利的所谓“经济制裁”,实际上是对侵略的承认。对此,阿比西尼亚进行了公开的谴责。 意大利侵占阿比西尼亚全境后不久,又伙同德国对西班牙内战进行了公开的武装干涉。本来德、意之间存在矛盾。1934年希特勒企图染指奥地利,遭到英、法的反对,意大利也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一度陈兵意奥边境,使希特勒不得不知难而退。事后,意大利感到在争夺殖民地势力范围的斗争中,主要对手是英国和法国,需要有德国支持,以对付英、法。而德国在意大利侵略阿比西尼亚时也给予了积极支持,希特勒还曾访问罗马,当面吹捧过墨索里尼,两国关系已有重大改善。在武装干涉西班牙时,两国关系更加密切,并在1936年10月签订了共同协定,结成了“柏林一罗马轴心”。 德、意与英、法、美争夺的重点是在欧洲及其恻翼——非洲地区,但是它们需要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有一个同伙,使英、法、美陷入两面受敌的不利态势。而日本帝国主义凭借迅速增长的实力,正企图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独占中国,称霸亚洲,因此也希望在欧洲能找到盟友。经过密谋磋商,德国与日本于1936年11月25日在柏林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11月6日,意大利也加入了《反共产国际协定》。至此,三个法西斯国家结成了“柏林一罗马一东京”的侵略轴心。 面对着法西斯强盗肆无忌惮的侵略,罗斯福忧愁满腹,他已经意识到希特勤及其盟国意大利和日本的侵略扩张,会对美国带来严重后果。当初,他把这些国家视为“土匪国家”。但是在新政初期,对外政策不是他优先考虑的问题。事实上罗斯福夫人埃莉诺曾邀请过《纽约时报》的安妮·奥黑尔·麦考密克吃晚饭,并且说:“不知道你能不能设法使总统比较关心对外事务。” 罗斯福曾试图使美国加入世界法庭,对侵略者进行制裁,但是没有成功。此外,他没有作出任何努力向30年代中期美国普遍存在的和平主义和孤立主义进行挑战,而是采取了随波逐流的消极态度。罗斯福在回顾伍德罗·威尔逊未能说服美国人民支持国际联盟的情况时认识到,一项有效的对外政策需要在国内形成可靠的一致意见。他主张对人民要引导,要教育,对不同的意见要等待,要迁就。有时他能在同一个法案中机敏地把不介入战争的孤立主义思想和防止战争的干涉主义思想结合起来,给人的印象是前后矛盾,模棱两可。因此,国际主义者指责他摇摆不定,不能发挥领导作用;孤立主义者指责他玩世不恭,口是心非。说话尖刻的克莱尔·布思·卢斯说:“每一位大人物都有典型的手势。希特勒是举臂;丘吉尔是v型手势。那么罗斯福有什么手势呢?他把食指弄湿,住空中一举。” 1937年日本入侵中国时,罗斯福正与最高法院进行着尖锐的斗争;翌年,希特勒吞并奥地利时,他头脑里考虑的最主要问题是经济衰退;慕尼黑危机结束时,他正在进行着“清洗”。当罗斯福确实就国际局势的严重性发出警告和谋求加强美国的防务能力时、提出批评的人指责说,他试图以诉诸于必定使美国卷入战争的国外冒险来掩盖在国内的失败。 在通常情况下,罗斯福执行对外政策的方式同他处理国内问题一样,主要不是从官方途径了解情况。他花相当多的时间同有见识的来访者谈话,并且拥有从伯纳德·巴鲁克到埃文斯·卡尔森上尉这样的一伙人向他通风报信。总统不相信国务院,认为它保守、固执,容易泄露情报。他认为,外交机构里有很多累赘无用的人,这些人被任命仅仅是因为他们的社会地位,他们本能地反对他的国内外政策。罗斯福曾经对马里纳·埃克尔斯说过:“你不妨试试改变一个职业外交官的思想、政策和行动,然后你就知道真正的问题是什么了。”他经常把本来属于国务院的任务交给财政部或者海军部,或者交给他认为可能更有效率地完成任务的任何部门,国务卿赫尔对此感到沮丧。后来他完全越过了国务院,任命哈里·霍普金斯为他解决外交上的问题,只向他本人负责。 为了有效地掌握第一线的情况,正确地判断国际形势,罗斯福亲自遴选外交官,特别是派驻重要国家的全权大使。他派威廉·多德去柏林担任大使,这反映他对希特勒侵略扩张的关注,同时也表明他对纳粹主义的反感。他派同情苏联的威廉·布利特去莫斯科任职,这表明美国想同苏联改善关系,并谋求日后建立美苏同盟。布利特在1919年就断言过,布尔什维克政府决不是昙花一现,而是一定会在俄国土地上长期存在下去的,然而他的上级却倾向于认为这个政府是短命的,为此他被逐出国务院。他是一个浪漫的自由主义分子,容易感情冲动,然而非常精明。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