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二战风云人物 > 身残志坚-罗斯福 | 上页 下页 |
一一 |
|
6月28日,斐迪南检阅完军事演习后,惜同妻子乘敞篷汽车,在总督和市长陪同下,傲然自得地前往萨拉热窝市政厅。当车队行驶到闹市中心时,事先埋伏在路旁的波斯尼亚青年查卜林诺维奇冲上前去,向斐迪南乘坐的汽车投掷了一枚炸弹,但没命中,车队继续开往市政厅。当斐迪南夫妇参加完市政厅举行的欢迎仪式,乘车返回,行驶到一个街口的转弯处时,隐蔽在路旁的塞尔维亚族爱国青年加弗利尔·普林西普,快步上前、用手枪对准斐迪南夫妇连发两枪。这个狂妄、傲慢的帝国主义分子连同他的妻子当场被击毙。 斐迪南是个臭名昭著的军国主义者,他的遇刺被人民群众视为对帝国主义战争狂人的一个惩罚。奥国把这一事件看作是侵吞塞尔维亚的好机会。从此,以英国、法国、俄国、塞尔维亚和意大利一方。以德国、奥国和土耳其等国为另一方的世界战争就这样爆发了。而且战争的规模愈来愈大,卷入的国家和地区也愈来愈多。 大战爆发后,美国没有马上参战。美国政府从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采取了坐收渔利的政策。它指望交战列强在战争中相互削弱,最后由它来收拾残局,夺取世界霸权。威尔逊在1914年8月4日发表了美国“中立”的声明。8月19日,他又假惺惺地发表了告美国人民书,要美国人民“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同样做到不偏不倚”。美国用所谓“中立”的虚伪面纱巧妙地掩饰了它坐收渔人之利的政策。 罗斯福由于家庭背景、社会关系以及他认为德国对西半球怀有帝国主义野心,因而一直保持戒心,所以几乎从战争一开始他就采取了亲协约国的立场。他为英国部队登陆、阻止德国向比利时的挺进而兴高采烈。一天,罗斯福同英国大使塞西尔。赖斯爵士在大都会俱乐部共进午餐时,发现德国大使约翰·冯·伯恩斯托夫坐在邻近的一张餐桌旁,试图偷听他们的谈话。罗斯福说:“我完全清楚,要按我的主张办事,我就不那么中立。”罗斯福的这番话与威尔逊总统的主张是背道而驰的。 1915年5月7日,英国丘纳德轮船公司的“露西塔尼亚”号客轮在爱尔兰附近海域被德国鱼雷击沉,使1195人葬身海底,激起了美国人民对德国的仇恨。但是,威尔逊为使美国不卷入战争,只发表了一个措词不太严厉的声明。为此,西奥多和富兰克林这两个罗斯福都十分不满,他们竭力主张要针锋相对。当时美国舆论分成两派,一派拥护西奥多·罗斯福,呼吁靠战争为美国的荣誉报仇雪恨,使世界免遭德国的主宰;另一派愿意为和平作出任何牺牲。站在中间的则是威尔逊总统,他好像被左右夹攻,无所适从,实际上在绞尽脑汁,寻找有利时机,为美国统治集团捞取最大的利益。 到了1916年冬天,协约国的处境正明显地变得岌岌可危,德国人的气焰则相应地变得越发嚣张。富兰克林·罗斯福前去拜见总统,请求他为了美国的安全,下令把舰队从关塔那摩调回,作好战争准备。威尔逊听完了他的意见,最后斩钉截铁地说:“很遗憾,罗斯福先生,我不允许这么做。” “但我们已经到了战争的边缘,”罗斯福喊了起来,“我们可等不得啊!” 威尔逊的下巴伸得很长,他说:“不,我不愿意调舰队北上。我们必须让世界舆论说出,美国在被迫参战以前,没有做任何一件给战争火上加油的事情。” 当时,整个美国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闹得不可开交,但绝大多数美国人主张有备无患。富兰克林·罗斯福为了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不遗余力地进行工作。他四处游说,再次要求增加三万名海军现役人员,并建立一支20万人的海军。在群众舆论和形势的逼迫下,威尔逊向国会提出了扩军备战的计划,建议:增加陆军;扩大舰队和增加海军人员,建造商船、军舰;建立咨询委员会,以开发国内一切经济资源。根据威尔逊的建议,国会通过了1916年造舰计划,规定在三年内建造26艘各种不同类型军舰,总价值约5至6亿美元。1916年6月3日,国会批准了国防法,规定增加常备军和国民警卫队,在各大专院校内设立预备军官训练团。 美国政府在进行了一系列参战准备工作之后,伺机直接参战。1917年初,在德国宣布恢复无限制潜艇战之后,协约国与中立国的船只遭受惨重损失。150艘德国潜艇,肆无忌惮,横冲直撞。1月份击沉商船181艘,2月份259艘,3月份325艘,4月份达423艘。丘吉尔当时发出哀叹:“爱尔兰西南的巨大海运线,正变成英国船舶的真正葬身之所。”美国“孟菲斯市”号、“伊利诺斯”号和“维吉伦提斯”号等10多艘船只也在没有任何警告的情况下被德国潜艇击沉。在美国统治集团中又一次掀起了反德声浪。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根据威尔逊的提议,分别于4月4日和6日通过了对德宣战决议。12月7日,美国又对奥匈帝国宣战。 美国的参战,进一步打击了德奥集团,使整个军事形势向着有利于协约国方面转变。从美国向德国正式宣战之日起,罗斯福就立即着手执行动员海军的任务。他连续派出鱼雷艇前往英国,协同英国舰队在欧洲海面作战。1917年6月5日,34艘美国驱逐舰从昆斯敦出发,参与大西洋上的反潜艇战。稍后,又有6艘战斗舰加入北海方面的英国海军,另有3艘开赴爱尔兰沿海。美国在布加勒斯特、直布罗陀、亚速尔群岛等地,都建立了专用的海军基地,以供美国的巡洋舰、潜水艇及其它舰船使用。至于陆军,宣战时,美国只有30万人。为了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从1917年5月18日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逐步动员了275万人加入正规军。除义务兵外,在国民警卫队、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中,还有志愿人员。到大战结束时,美国陆军差不多达到475万人,海军达到50万人。 为了制止威胁最大的德国潜水艇,早在参战前,罗斯福就在酝酿一个富有想象力的计划。为什么非要在行无踪迹的汪洋大海捕捉这些机械鲨鱼?难道就不能把它们阻拦在巢穴里吗?这个计划要求在从奥克尼岛到挪威的北海咽喉处布下一道水雷网。经过与海军官兵的精心研究,他们发明了一种“布朗潜水炮”,它使北海水雷网的计划变得切实可行,因为靠蛛蜘网一样四面散开的致命的天线,每颗水雷的能爆区域就大得多了。只要船碰到一根铜丝,大炮就响了。布朗的这一发明,大大鼓舞了美国及其盟国海军的土气。北海水雷网于1918年春夏季布下,每颗水雷内装有300磅黄色炸药。这道用高能炸药建造的波动长城,可以把德国潜艇部队拒之于公海之外。这在摧毁德国海军的土气方面起了有力的作用,使他们一服不振,从此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指挥一场现代化的战争决非易事,为了增加实战经验,富兰克林·罗斯福决心到前线作一番视察。他说:“在华盛顿的每个海军部的头头,都应该亲自去看一看战争的进程,不然的话,就像一个在黑暗中下棋的棋手。”1918年6月9日,罗斯福乘坐一艘新下水服役的驱逐舰“戴尔”号,横渡大西洋,先后访问了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比利时。 7月31日,罗斯福渡过英吉利海峡到了敦刻尔克,在那里头一次见到了战争所造成的破坏。这座小镇三年间几乎每夜都遭到轰炸,这里连一所完整的房屋也没有。在凡尔登要塞,罗斯福碰上了德军炮火的轰击。1916年,这里有近50万人在战争恐怖中死亡。在已被夷为平地的弗勒希村,罗斯福一行停下来想拍张照片,结果遭到德军炮火的猛烈袭击。战争对人民生命财产所造成的重大损失,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