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二战将帅系列 > 华西列夫斯基 | 上页 下页
三三


  ◎第九章 鏖兵斯大林格勒

  斯城空前大鏖兵,运筹决胜贯始终;
  战争转折端在此,当之无愧元帅名。

  斯大林格勒位于宽阔美丽的伏尔加河西岸,是苏联南方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工业中心,也是苏联内河航运干线即伏尔加河上的重要港口。在它以西和以南,是辽阔富饶的顿河与伏尔加河冲击平原,这里是苏联的粮食、石油和煤炭等多种工农业原料的主要产地。1941年德军侵占乌克兰后,斯大林格勒还成了由苏联中央地区通往南方重要经济区域的唯一交通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此外,在苏联人民的心目中,斯大林格勒还有其独特的伟大历史意义。它的原名叫察里津,由于国内战争时期斯大林曾英勇地领导了这里的人民和红军战士进行过著名的“察里津保卫战”,苏联政府为了纪念和表彰斯大林的英雄行为和伟大功绩,才把它更名为“斯大林格勒”。当年,英勇顽强的“察里津保卫战”曾轰动全俄,它对打破俄罗斯南部反革命企图与东部白匪军会合的计划,挫败敌人试图切断俄罗斯中部与南部粮食、燃料及其他工业品产地的联系的阴谋,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后来,这座城市曾一度为白匪军所占领,但从它陷落的那一天起,该城军民就与残暴的敌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伟大斗争,并在斯大林亲自指挥下于1920年初夺回了它。自此,察里津又回到人民的手中,并在国内建设时期成为苏联南部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因此,可以说,察里津是苏联人民英勇不屈的象征,是苏联领袖斯大林高大形象的象征。

  现在,法西斯希特勒又要把它作为新的侵略和进攻的目标。这样做,除了夺取该地区丰富的粮食、燃料及其他工业资源,从苏联南部扩大其侵略战争等直接的经济、军事目的外,希特勒还有他不可告人的阴险政治目的。这就是,一旦德军攻下了这座以苏联最高统帅的名字命名的城市,他便可以利用法西斯纳粹宣传工具来大肆渲染苏联的失败形象,宣传所谓“苏联不堪一击、指日可下”、“德军不可战胜”之类的纳粹神话,直接给那些长期以来为他充当战争炮灰、如今已逐渐产生厌战心理的德国士兵壮胆打气,同时也用来加强其继续侵苏的勃勃野心。

  由于法西斯德军的力量暂时强大与攻势猛烈,苏军最高统帅部和总参谋部决定,所有南方战线的各个方面军与战役集群一律采取防御性守势战略。在斯大林“绝不准后退一步”的命令下,各部队调整部署,坚守防线,准备以英勇顽强的抵抗把敌人挡在斯大林格勒之外。从而保卫住这座英雄的城市不为敌军所占领和蹂躏,并最终粉碎希特勒的进攻,消灭德军有生力量于斯大林格勒城下。

  于是,一场为“保卫祖国而战”、“为保卫斯大林格勒而战”的全苏性质的伟大战斗开始了。

  7月14日:联共(布)中央宣布斯大林格勒州处于战时状态。

  8月25日,斯大林格勒市全部戒严。

  德军的第一次大规模进攻是在7月中旬开始的。按照法西斯德国统帅部4月间制定的进攻计划,敌“A”集团军群主力将负责突击苏军没有更多防御力量的北高加索方向。目的是以强大的坦克群将苏军南方方面军分割包围于顿河下游的罗斯托夫以南和东南地域,进而越过高加索山口,占领整个苏联南部地区。然后再向近东进军,与隆美尔所部会师,从而彻底切断苏联通过伊朗与盟国联系的陆上通道。而敌“B”集团军群,其中包括保卢斯麾下的第6集团军则实施对斯大林格勒方向的突击,最终夺取这一西南战略要冲,从而控制整个伏尔加河下游的广大地域。此外,该集群在突击斯大林格勒这项主要任务之外,还同时担当了构筑能保障北高加索方向“A”集团军群侧翼和后方防御体系的任务。

  开始,敌“B”集团军群以坦克第4集团军作前锋向前做猛烈突进。强大的坦克集群带着雷鸣般的呼吼,浩浩荡荡地穿过了顿河平原,没有任何苏军能止住它迅猛的势头。随后,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与苏第62集团军先头部队遭遇。虽经顽强抵抗,毕竟寡不敌众,苏军被迫退到该集团军的主要防御地段。紧跟着,德军便乘势突破了苏军防御阵地,以快速部队迅速前出到了顿河卡缅斯基附近,并从北面方向深远包围该集团左翼部队。这样,在斯大林格勒方向上的苏军防线就出现了一个大缺口。

  在这危急时刻,华西列夫斯基作为大本营代表于7月23日到达前线。他是受最高统帅部的命令前去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首长共同应付这一难题的。前此不久,最高统帅部已经把大本营预备队方面军中几乎所有部队都编入了该方面军。除了尚未准备就绪的坦克第1集团军和第4集团军外,大本营在这一地区已没有任何可供使用的预备队了。经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戈尔多夫中将商量,华西列夫斯基认为,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使用这两支正在组建中的坦克集团军。但是,经过联系才得知,坦克第4集团军至少需要两昼夜的时间才能赶到。当时,前线形势根本不允许坐等这么久。在这种情况下,华西列夫斯基当机立断,决定只派坦克第1集团军单独对敌人实施反突击。

  华西列夫斯基想,对现在来说,时间是最宝贵的。如果延误或错过这段时间,敌军就可能渡过顿河,并在河的右岸建立起可以固守的阵地。到那时,再想把敌人赶回来,恐怕不是不可能也是非常困难的了。结果证明,华西列夫斯基的决断是正确的。当7月25日苏坦克第1集团军发起反突击后,敌军的阵地果然被冲乱了。他们万万也没有想到,在这时苏军还有预备队可以使用,而且又是如此迅速地突到了自己的后方。于是,敌军被迫转入防御态势。不久,奉命开到这里的苏坦克第4集团军也从另一个方向加入了对德军的突击,这更使保卢斯大惑不解:怎么又出现了新的苏军坦克集群;元首和统帅部提供的情报不是说这个方向上敌人再也没有预备队可以使用了吗?无奈之下,德军只好暂时退却,退出了他们要锐意进取的斯大林格勒方向。

  华西列夫斯基急中生智安排的这次反突击行动,虽然未能一举消灭揳入的敌军,但它却打破了保卢斯集团企图围歼第62集团军的计划。更重要的是,它打乱了敌军的行动计划,使其失去了迅速进攻的能力和机会。其一鼓作气夺取顿河渡口、并前出到斯大林格勒附近地区的既定计划落空了。这样,希特勒原以为完全可能的令该集团军在急速奔进中一举攻下斯大林格勒的最终战略追求,也随之化作了永远不能实现的泡影。

  希特勒和他的纳粹战略家们失算了。原来,法西斯德国统帅部曾决定,由第6集团军和坦克第4集团军共同担任进攻斯大林格勒的任务,但是,后来纳粹的战略家们提出,在以往的战斗中已经被削弱了的苏军,将不会在通往斯大林格勒的道路上进行强有力的抵抗。鉴此,希特勒就把坦克第4军调到南方参加北高加索战役的作战去了,而且还把第6集团军的两个军也编入了它的建制。到这时,希特勒才明白过来:只用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的现有兵力进攻,是根本无法突进到伏尔加河的。他忍不住地自问道:如果苏军再把该集团军击退,情况将会怎样呢?由此,他感到必须重新考虑对斯大林格勒进攻的计划。

  此间,按照希特勒的安排,霍特的坦克第4集团军从科捷尔尼科夫沿铁路方向,曾在南部试探性地对斯大林格勒发动过一次攻势,但仍无法实现其既定的战略意图。无奈之下,他只好命令该部队转入防御。因为,在这次试探行动中,坦克第4集团军遭到苏军的顽强抵抗和反击,兵员和兵器损失都不算少数。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