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二战风云人物 > 坚韧不拔-戴高乐 | 上页 下页 |
三一 |
|
“不论情况如何,我们都不能同意单独媾和。我们作战的目的是要彻底击败希特勒。我们认为,我们仍然可以做到这一点。因此,我们不能赞同解除法国的义务。不论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都不责难法国;但这和同意解除它履行诺言的责任是两码事。” 临行之前,丘吉尔又向雷诺提出了一个特别的请求。有400多名德国飞行员(其中大部分是英国皇家空军击落的)现在囚禁在法国。考虑到目前的形势,应该把他们交给英国看管,雷诺欣然允诺。但是过了不久,他就已经没有权力履行这个诺言了。这些德国飞行员后来又都参加了对下列颠之战。 丘吉尔和他的战时内阁成员,对法国政府的危机一直忧心忡忡。为了阻止法国单独媾和,英国的一些内阁成员和雷诺总理的特使法国国防部副部长戴高乐将军几经协商,草拟了英法《联盟宣言》。除了总的方面谈到联盟的好处以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给雷诺提出一些活生生的振奋人心的新事实,使他能够把大多数阁员迁到北非去继续抗战。经英国战时内阁批准后,就将宣言草稿由戴高乐将军用电话通知雷诺先生。雷诺回答说,由两国政府发表这样一篇宣言,将使法国政府的决策有所改变。戴高乐将军于6月16日携带副本回法进一步征询意见。 《联盟宣言》草稿如下: 在当今世界历史这一紧要的关头,联合王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谨发表宣言,宣布两国结成永久的联盟,在共同保障正义和自由的事业中有毫不退缩的决心,反对把人类陷入机械生活和奴隶状态的制度。 两国政府宣布,法国和英国今后不再是两个国家,而是一个法英联盟。联盟的宪法将规定执行国防、外交、财政和经济政策的联合机构。 每一个法国公民将立即享有大下列颠的公民身份;每一个英国臣民也将成为法国的公民。 无论两国领土的任何地方遭受战争的破坏,恢复的责任将由两国分担,两国的资源将同等地并像一个国家似地用于这一回的。 在战争期间,只设一个单独的战时内阁,所有英国和法国的武装力量,不论是陆军、海军或空军,都将辽于该战时内阁的指挥之下。最宜于从什么地方指挥,就从什么地方指挥。两国议会将正式合并。不列颠帝国所有的国家已在组织新军。法国将在陆地、海洋和空中继续维持其现有的兵力。联盟将向美国呼吁,大力补充盟国的经济资源,并为共同的事业提供大量的物资援助。 不论战斗发生在什么地方,联盟将集中全力打击敌人。这样,我们必将战胜敌人。 谁知这样一项真诚的建议传到法国之后,遭到投降派的坚决反对。雷诺对于《联盟宣言》所寄托的希望顷刻之间便消失了。以贝当元帅为首的一帮失败主义者甚至拒绝对它加以审查。他们提出了种种强烈的指责,说它是“到最后一分钟才拿出来的计划”,是“突然袭击”,是“一个把法国沦为保护国或者夺取它的殖民地的计划”。他们说,这会把法国的地位贬为英国的一个自治领。 除此之外,还提出了许多其他论点。魏刚没有多费唇舌便说服了贝当,认为英国已经完了。法国的最高军事当局说:“不出三个星期,英国就会像一只小鸡似地被人拧住它的脖子。”照贝当看来,同英国联盟无异“同死尸结成一体”。伊巴纳加雷大叫大嚷说:“还是做纳粹的一个行省好些。我们至少明了那是怎么一回事。”魏刚将军的一个亲密朋友、参议员雷贝尔宣称,这个计划意味着法国的彻底灭亡,总之分明是让法国隶属于英国。雷诺虽然回答说:“我宁愿同盟国合作而不愿同敌人合作。”但白费唇舌。在当天夜里,雷诺在投降派的逼迫之下就宣布辞职了,由投降派的首领贝当组织新的政府。 贝当在任职的第二天,6月17日,就通过西班牙大使向德国要求停战。希特勒于同一天答复说,他首先要和他的盟友墨索里尼商量。墨索里尼这个趾高气扬的斗士,在弄清楚法国军队已经受到绝望的打击以后,就像鹰犬一样在6月10日投入战争,企图分得战利品。 希特勒和法国的停战谈判,是在贡比涅森林中的一块小小的空地上举行的。这个地方就是1918年11月11日德意志帝国向法国及其盟国投降的地方。希特勒将在这儿报仇雪耻,因为这个地方本身会增加他报仇雪耻的甜美滋味。 1918年,法国福煦元帅就是在这里博物馆保存的一节卧车上同德国签订的停战条约。如今,工兵遵照希特勒的命令,用风镐把墙壁推倒,把车子推到空地中间的轨道上,这就是1918年11月11日上午5时,德国使节遵照福煦的命令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时,车子停放的确实地点。 6月21日下午3时15分,希特勒乘着他的曼赛德斯牌汽车来了,同行的有戈林、勃劳希契、雷德尔、里宾特洛甫和赫斯。他们都身穿各种各样的制服。他们在离空地大约200码的阿尔萨斯一洛林的雕像前走下汽车。雕像用德国军旗覆盖着,为的是不让希特勒看到那把大剑。那是1918年获得胜利的盟国的一把大剑,插在一只有气无力的鹰身上,这鹰代表霍亨佐仑王朝的德意志帝国。希特勒向纪念碑投了一瞥,继续大踏步地走去。他走过这块小小林间空地以后,空地中央升起了他的最高统帅旗。他的注意力给离地约三英尺高的一大块花岗石吸引住了。希特勒后面跟着一些人,慢步走上前去,读着石头上刻着的大字碑文:“1918年11月11日,德意志帝国在此屈膝投降——被它所企图奴役的自由人民所击败。” 希特勒读着,戈林也读着。他们站在6月的阳光下,在一片沉静中读完了它。周围的人都在注意希特勒面部的表情。他的脸上流露着蔑视、愤怒、仇恨、报复和胜利的神情。然后,希特勒及其随行人员走进停战谈判的车厢,他坐在1918年福煦坐过的那把椅子上。五分钟以后,法国代表团来了。这个代表团以色当的第二军团司令查理?亨茨格将军为首,成员有一个海军将领,一个空军将领和一个文职官员利昂?诺尔。利昂?诺尔曾任驻波兰大使,他现在正亲身经历着德军造成的第二次崩溃。他们看起来都精神颓丧,但还保持着一种悲惨的尊严。他们事先并不知道会把他们带到法国人引为骄做的这个圣地来受这种屈辱。他们的这种震惊,无疑正是希特勒所期望的。 在德国人提出的条件中,最恶毒的一条就是,强迫法国人把法国本土和海外属地上的反纳粹的德国流亡人士,全部交给希特勒帝国;凡是与别国联合对德国作战的法国人,被捕后立即枪决;所有战俘都将被拘留到签订和约为止。对于这样一段文字,法国方面也没有提出异议。贝当肯定认为,英国在三个星期之内将被战败,到那个时候,法国政府即可释放了。这样一来,他就使150万法国人在战俘营中呆了五年。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