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二战将帅系列 > 热血豪胆-巴顿 | 上页 下页 |
四三 |
|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蒙哥马利决定先斩后奏,他在未同任何人商量的情况下,擅自命令部队于13日上午开始沿124号公路前进。此后,他才把这一新计划上报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竟然毫不犹豫地就同意了,并当即把这一决定亲自通知了巴顿。可以想象,美军在得知这一消息时的情绪是多么愤怒。尤其是布莱德雷,此时他的第2军距124号公路已不足1000码了。这一做法更明确地表达了英国军方对美军作战能力的怀疑和轻蔑态度,它把美军排斥在主要作战行动之外,美军完全失去了夺取墨西拿的机会,其作用仅仅是掩护英军的后方和侧翼。这对美军简直是一种奇耻大辱。 巴顿对此当然也十分恼火,但他却极为冷静地接受了这一既成事实。巴顿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固然是出于对亚历山大的敬重及维护盟国的团结;另一方面,他还有自己的考虑,他在这件糟糕事情的背后看到了自己的机遇:既然向北的通道丢失了,那么他就可以把主攻方向转向西线,这将有可能实现他攻占巴勒莫的愿望。而英军行动的迟缓还有可能使他获得更大的战果。所以尽管布维德雷等将领怒火冲天,而巴顿却一声不响地点上一支大雪茄,开始考虑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他胸有成竹。 根据亚历山大的命令,美国第2军第45师被迫后撤,转到第1师的后面——等于从内地又退回到滩头,这纯属浪费时间。而就在这一天,希特勒做出决定:增援西西里,阻滞盟军的攻势,守住圣·斯特凡诺一埃特纳火山一卡塔尼亚一线。蒙哥马利的计划刚一出笼就遭到迎头一棒,轴心国利用盟军战略上的混乱调整了军队的部署,做好了防御的一切准备,而盟军坐失了良机。巴顿的传记作家H·埃塞姆对此评论道:“得出如下结论是正常的,即在此关键时刻巴顿的战术直感是正确的,而亚历山大则是错误的,如果他现在授予巴顿而不是蒙哥马利夺取重要的公路网的重任,那么西西里战役可以缩短几周。”而现在,蒙哥马利的右翼部队在卡塔尼亚遇到了更顽强的抵抗,恩纳方向的左翼部队也步履维艰。 7月16日,亚历山大发来进一步的指令,明确规定:墨西拿是蒙哥马利的进攻目标,巴顿的任务是保护其侧翼和后方,使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致出现危险。对此,美国军事评论家做出了一致的评判:“蒙哥马利将获得一等奖——墨西拿,而美国人连安慰奖(巴勒莫)也被剥夺了。”但由于美方的强烈反应和巴顿的再三请求,为了缓和气氛,亚历山大准许巴顿夺取阿格里琴托和恩佩多克莱港。他还允诺,如果巴顿用有限的力量做到了这一点,仍可考虑让美国人承担更多的义务。这正中巴顿下怀。 重新修订计划并没有给蒙哥马利带来好运。仅转变行军路线就至少耗费了两天时间。行动完毕之后,蒙哥马利发现,他在两个方向上都陷入了困境:第13军在卡塔尼亚受阻,第30军在阿拉诺地区徘徊不前。蒙哥马利不得不从北非抽整兵力投入战斗。但是,德军占据了有利地形,又利用英军行动迟缓构筑了工事,使整个防线固若金汤。总之,蒙哥马利的修订计划遭到了彻底失败。而与此相反,巴顿部队却进展神速,很快就攻占了阿格里琴托和恩佩多克莱港。 英军进攻严重受阻使整个战局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东路美军的作用已经由助攻转变为主攻,巴顿认为,攻击的目标应该是巴勒莫。7月17日,巴顿亲自飞往北非亚历山大的司令部,他决心说服亚历山大,以改变整个战役的进程。他用坚定的语气对亚历山大说:“将军,鉴于形势的发展,我请求你把命令改成这样:第7集团军迅速向西北和北面挺进,攻占巴勒莫,并割裂敌军。”此时,亚历山大对战局已经有了正确的了解,他明白,蒙哥马利的修订计划是错误的,因此,他很有礼貌地同意了巴顿的请求,希望巴顿能够使盟军夺回主动权。 束缚美军手脚的枷锁终于打开了,巴顿立即火速进行战斗部署。他把第3师、第82空降师和第2装甲师组成一个暂编军,由凯斯将军指挥,对巴勒莫进行决定性打击。同时,布莱德雷所属的第45师在西侧向北推进,切断海岸公路,与蒙哥马利的左翼部队保持同步。7月19日,巴顿下令,快速挺进,5天内拿下巴勒莫。暂编军立即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推进。21日,占领了卡斯特尔维特拉诺。22日,抵达巴勒莫城下。美军闪电般地到达使巴勒莫守军惊慌失措,根本无法组织抵抗,只好束手待毙。同日,巴顿随第2装甲师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该市,在豪华的王宫中建立了他的司令部。23日,第45师进至泰尔米尼一伊梅雷塞以东海岸地带,从而将西西里岛一分为二,并获得了一个深水补给港。 从战术上讲,攻克巴勒莫是机动战役的一个范例。美军冒着酷暑和敌人的抵抗,在4天内推进了200英里,伤亡仅300人,给敌人以重创,俘虏敌军53万人,击落敌机190架,缴获大炮67门。由于美军进展神速,致守巴勒莫城中的守军大部分未来得及逃跑而被俘,停泊在港口的大部分船只也被美军夺取。攻占巴勒莫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这一胜利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反响,极大地鼓舞了同盟国的士气,并迫使墨索里尼于7月25日被迫辞职。对于巴顿在这次行动中的表现,艾森豪威尔在回忆录中评论道:“他的迅速行动很快使敌人只剩下墨西拿一个港口;它挫伤了庞大的意大利军队的士气,并且使巴顿的部队能够从西部进攻,以打破东线的僵持局面。” 西西里东北部是一个多山的地区,地势崎岖不平,易守难攻。德意军队每撤退一步,战线就缩短一些,因此,只要部署少量守军就足以抵挡一阵。相反,盟军却无法发挥其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况且,德军利用盟军行动上的迟缓加强了防御,更增大了盟军进攻的困难。蒙哥马利的第8集团军被阻止在卡塔尼亚平原上,这里是瘟疫区,不少官兵因患疟疾而失去了战斗力。8月初,盟军发动了全线进攻:巴顿的两个军在左翼,英军第30军在中央,第13军在右翼的卡塔尼亚。由于德军的顽强抵抗,盟军仅取得了有限的进展。在特罗英纳发生的战斗最为激烈,敌人在这里实施了24次反攻,布莱德雷的第45师等部队进行了殊死的抵抗。 为了减轻布莱德雷的压力,巴顿连续实施了3次小规模的两栖跃进,每次有1至2个营的兵力登陆。西西里岛北海岸多是悬崖峭壁,敌军撤退时破坏了桥梁和道路,埋下数以万计的地雷,正面进攻困难重重。而巴顿组织的小规模两栖跃进充分利用了濒海翼侧,如进展顺利,能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这些行动是由海军少校戴维森组织实施的,前两次收效不大,8月11日在布罗洛实施的第三次登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战斗中,巴顿部队的作风与英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像惠林顿一样,蒙哥马利对军容风纪等小节问题不屑一顾。所以,英军官兵的穿着和行动都很随便,整个第8集团军就像一个巨大的、移动中的吉普赛人的营地或迁徙中的部落。而巴顿则不同。不管天气多么炎热,也不管战斗多么紧张,他对军容风纪的要求毫不放松,全体官兵必须穿衬衫,打绑腿,戴钢盔,否则就以军纪论处。他本人始终是一身戎装,每天在前线跑来跑去,除了指挥作战外,还随时纠正违纪现象。与此同时,他还利用一切场合向部队灌输勇敢无畏和坚决的进攻精神。每当看到畏崽不前的军人他就怒不可遏,用一切污言秽语大声咒骂:“狗东西,你难道活腻了吗?”因此,他手下的官兵对他既尊敬也有几分害怕。据布莱德雷回忆:西西里时期的巴顿还没有像后来那样成为官兵心目中的偶像,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在这次战役中,他已经用自己的形象创造出了一支军队——它经受了战火的洗礼,具有勇敢无畏的进攻精神,过硬的军事技术以及争取胜利的钢铁意志。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