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二战将帅系列 > 热血豪胆-巴顿 | 上页 下页 |
二五 |
|
巴顿的工作既大刀阔斧,又细致入微,有时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却能引起他奇特的遐想和构思。有一件趣事是坦克兵们难以忘怀的。通过观察,巴顿认为坦克兵的服装不太适应战斗的需要,既不实用又有碍观瞻。于是,他自己动手设计了一套样式独特的制服——墨绿色的华达呢制服以掩饰油污,甲克衫上面点缀着一排白色扣子,裤子装有衬垫,以防止坦克行驶时产生颤动,裤腿的口袋里装有急救包、地图和弹夹,帽子则采用橄榄球手的轻塑料头盔。制服做好之后,巴顿首先试穿。虽然他本人十分严肃,但在外人看来却似乎是在扮演丑角,不久便赢得了“绿色大黄蜂”的绰号。这种制服最终没有推广。 功夫不负有心人,展示巴顿部队训练水平和作战能力的机会终于来了。1941年春天,陆军部宣布:进行一系列大规模军事演习,以检验部队及其指挥官在实战条件下的表现。巴顿的装甲师也参加了演习。 这是一场全军性的模拟近期欧洲大战的演习,对于巴顿来说,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通过演习他可以检验部队的实战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在刚刚结束的北非沙漠地带的战斗中,英军坦克部队遭到隆美尔指挥的德军的重创,200辆坦克被击毁,这一惨剧使舆论界普遍对坦克的作用产生疑虑。巴顿决心通过这次演习,驳斥那些反坦克派的谬论。 对于自己部队在演习中的表现巴顿是很有信心的,但也有两个问题使他放心不下。其一,他担心由于他是坦克专家而被任命充当演习中的裁判。所以,他公开向上级要求在演习中留在指挥岗位上。其二,他担心旧式陆军的演习标准可能难以适应装甲部队新的作战方法。装甲部队的主要作用是打击敌指挥、通讯和供应系统,其特点是突然性和快速,这与旧式陆军的传统相去甚远。为了在演习中取胜,向人们证明装甲部队的威力,巴顿决定打破陈规,大胆地发挥装甲部队的特长。 在动员大会上,巴顿向官兵们讲道:“装甲师是有史以来最强有力的组织。”“找到敌人,抓住他,征服他。始终不停地运动,主动歼敌,以彻底摧毁敌人……你们必须有拼命向前的意识。”他告诫官兵们要牢记该师的信条:避强击弱,不停运动。他最后指出:“许多人仍对坦克和装甲部队持怀疑态度,让这次演习向他们作最后一次解释吧!”巴顿的讲话使全体官兵的心深受震动,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自豪感,他们一向以“闪击骑兵”自诩,认为自己能迅速摧毁一切敌人。如今,他们又给自己增加了一个新的绰号——“铁轮地狱”。 6月,演习在田纳西州开始。早已跃跃欲试的巴顿装甲师不负众望,很快就成为众人瞩目的中心。他们的队形变幻莫测,令人眼花缭乱,战术的运用合理而新颖,使装甲部队突击性和快速的特点得到全面体现,巴顿本人的指挥能力和战术技巧也得以充分发挥,原计划两天的行动,他只用9小时就顺利完成了。毋庸置疑,巴顿已完全掌握了闪击战的艺术,他的装甲师已经具备了与强大的敌人相抗衡的能力。 第一阶段演习结束后,巴顿和他的第二装甲师受到了舆论的高度赞扬。7月份的《生活》杂志发表了关于巴顿部队情况的专题报道,杂志封面上还刊登了巴顿的大幅照片:他站在坦克的炮塔上,手里拿着望远镜。挎着手枪,头上戴着钢盔,左手还戴着两个大戒指,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装甲师的官兵们都为自己长官的英雄气概而感到自豪。 此时的巴顿也沉浸在快乐之中,言谈举止显得颇为自得。一位好心的朋友劝告他不要锋芒太露,但被他拒绝了。其实,巴顿并没有忘乎所以,他已经在为下一阶段演习做准备了。他一再告诉部队:“我们的目标是:无论演习还是战争,我们都将是不可战胜的。” 1941年8月,查菲去世了,雅可布·德弗斯继任装甲兵司令。德弗斯与巴顿是西点的同学,马球队的队友,但算不上至交。巴顿尽力与他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 8月至h月,军事演习在路易斯安那州和得克萨斯州重新开始,参加的部队约达40万人。在演习中,斯科特统率着第一、二装甲师,但他显得优柔寡断,缺乏控制力。而巴顿则再~次成为受人注目的英雄,他的部队不费吹灰之力就击中了“蓝军”的要害部位,俘虏了“蓝军”司令德拉姆中将。第二装甲师的快速进攻和勇敢精神受到热烈赞扬,巴顿的指挥和协调能力也受到军方的充分肯定。 就在这一时期,国际局势不断恶化。1941年6月22日(星期日)凌晨4时,希特勒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不宣而战,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德国和它的附庸国匈、罗、意、芬等国出动190个师,其中包括19个坦克师,3700辆坦克,4900多架飞机,4700多门火炮,193艘舰艇,在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克里米亚半岛的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苏联发起大规模进攻,企图用“闪击战”在三个月内征服苏联。希特勒狂妄地叫嚣:“只要我们在门上踢一脚,整个破房子就会倒塌。” 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早晨,日本不宣而战,派出庞大的特遣舰队袭击了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最大海军基地珍珠港。日本共出动航空母舰6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3艘,潜水艇3艘,另有27艘潜水艇作先遣队,舰载飞机423架。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之下,美军共损失大型舰只19艘,飞机311架,伤亡和失踪共4000余人。在珍珠港的熊熊大火还未完全熄灭之际,美国总统罗斯福向国会发表了战争咨文,他说:“1941年12月7日——必须永远记住这个耻辱的日子!”美国终于成为参战国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 就在此时,巴顿的地位又一次发生了变化:马歇尔将军把斯科特调到中东担任观察员,任命巴顿为第一装甲军军长。这既是对巴顿辛勤工作的奖赏,也是准备让他在未来的战争中担负重任。 临危受命,更激发了巴顿大干一番的雄心壮志,他恨不得马上就率部奔赴海外作战。但仅仅时隔两个月,他又接到命令,调他到一个偏僻的地区去创建沙漠训练基地。对此他感到十分困感:“难道是因为我的年龄大了而不让我上战场吗?” 其实,马歇尔将军的这一安排是有长远打算的。此时,北非的战事日益吃紧,“沙漠之狐”隆美尔的德意军团在利比亚取得了军事胜利,正在向埃及的英军进逼。他们企图控制苏伊士运河,然后以中东作为桥头堡,向欧亚大陆出击,对盟军实施迂回进攻。如果美军要支援英军,遏制隆美尔在中东的行动,就必须为进行沙漠战做好艰苦而细致的准备工作。马歇尔认为,巴顿是承担这一使命的最好人选。事实证明,这一选择是正确的。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