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大仲马 | 上页 下页
三八


  大仲马在《三个火枪手》写作期间给马凯的许多信件,也证明马凯在小说的执笔过程中挑了相当重的担子,例如其中一封信写道:“我亲爱的朋友,在你执笔的下一章里,我们需要让答应替达塔尼昂去打听情况的阿拉密斯告诉达塔尼昂:波那雪太太在哪个修道院里,她在那里做什么,王后对她如何加以保护。”

  但是这些信件又恰恰证明:大仲马除了自己执笔以外,还对参与执笔的马凯给以十分具体、细致的指导,他是整个作品的总设计师。

  不过对《三个火枪手》作出贡献的还不止大仲马和马凯。关于这个问题,也许要算法国研究家昂利·德·阿尔梅拉说得最全面了。他在题为《亚历山大·仲马和〈三个火枪手〉》的专著中指出:“三位才能大相径庭的作家共同写出了这部小说:伽蒂安·德·库尔蒂茨制订了梗概和情节;马凯拟写了草稿甚至可以说是初稿,仲马赋予它生动的叙述、对话、风格和生命。”这段话不仅恰如其分地估量了大仲马和马凯在《三个火枪手》的创作中分别扮演的角色,而且给了这部小说的主要素材提供者库尔蒂茨一个应得的位置。

  库尔蒂茨是何许人?他生活在17、18世纪之交,是一位中篇小说作家,本人也是个达塔尼昂式的人物。1700年和1704年,德国科隆和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先后出版了他的《国王第一火枪队副队官达塔尼昂回忆录》。他声言这是火枪手达塔尼昂回忆录的真迹,只是由他稍加整理。这是假托之词,但是看来他也的确到过达塔尼昂所在的火枪队,搜集到大量回忆录材料。他在这部作品中谈到的王后安娜·德·奥地利、国王路易十三及其大臣们的许多事都不乏历史依据。对路易十三时代社会风俗的写照也简明真切。

  2. 三个跳板

  大仲马在《三个火枪手》的序言中宣称:“将近一年以前,为了编写一部路易十四的历史,我曾到王室图书馆搜寻过资料,在无意中见到一部名叫《达塔尼昂回忆录》的书,那是阿姆斯特丹的红石书店排印的”,“我们今天把这部珍贵的原稿的第一部分献给读者们,替它题上一个适当的名字”。这当然并非实情,却也道出某些事实。马赛市图书馆的一张卡片证明,大仲马确曾在1843年从该馆借走库尔蒂茨所著《达塔尼昂回忆录》一部,而且再未归还。另外,小说《三个火枪手》确实从库尔蒂茨的这部书中借用了许多人物和情节。

  《三个火枪手》中的达塔尼昂及其三伙伴,以及火枪队队官特来维勒、波那雪太太、米莱狄,都取自库尔蒂茨的《国王第一火枪队副队官达塔尼昂回忆录》。据考,这些人物都有实在的原型:达塔尼昂本名吕皮阿克,原是平民,因其兄在国王的火枪队卓有功勋,光耀了门庭,故而取得贵族身份,改姓达塔尼昂。1640年他也参加了火枪队,担任过火枪队队官、王室鸟禽和猎犬总管及里尔城军事长官,曾受命去英国同克伦威尔打过交道,后又执行过逮捕财政总监富凯的重任。1673年行将接受元帅权杖时死于对荷战争。阿多斯等三伙伴原是表兄弟,也都于1640年前后成为火枪手,库尔蒂茨把他们写成了亲兄弟。

  但大仲马并不是照搬库尔蒂茨书中的人物,他把达塔尼昂及其三伙伴改成来自法国四个方向的好朋友,通过他们构成了整个法兰西的缩影;他让他们提前大约15年加入国王的火枪队,使他们得以经历小说中所描写的那些富于戏剧性的历史事件。在库尔蒂茨的笔下,达塔尼昂初抵巴黎认识的那个连姓名也没有提到的极次要的人物——小酒馆老板娘,在《三个火枪手》中变成了招人喜爱的波那雪太太,为小说增添了许多曲折动人的故事,简直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

  米莱狄这个人物形象的变化更加明显,在库尔蒂茨的书里,她不过是个不安分的女人。而在大仲马的笔下,她不啻是“女人比男人更凶残”的典型。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库尔蒂茨所写的米莱狄的故事,同小酒馆老板娘的故事一样,都只限于谈情说爱,而大仲马却把它们大大展开,融汇到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的重大题材中去。正因为大仲马表现出他择取、变化和升华前人素材的卓越才能,所以连给库尔蒂茨新版的《达塔尼昂回忆录》作注释的瑞拉尔·戛雅,也认为库尔蒂茨只不过给写作《三个火枪手》的大仲马提供了实现“巨大飞跃”的一个“跳板”。

  还有两个“跳板”是不应埋没的。有个叫皮埃尔·德·拉波尔特的,是王后安娜·德·奥地利的持衣侍从,为王后给好几个敌对国家的王公传递密信的心腹使者,后来成了路易十四的第一侍从。此人在回忆录中叙述了黎世留首相和路易十三绑架安娜·德·奥地利王后的侍从、迫害她的梳妆女官的事。大仲马在《三个火枪手》里把这二人的遭遇安到了波那雪两口子头上。七月王朝时代当过省长的罗德莱在其《查理第九、路易十三、路易十四、摄政和路易十五时代的政治和爱情阴谋》一书中说到王后安娜·德·奥地利曾赠英国伯京汉公爵一条金刚钻坠子作为爱情信物,黎世留曾计划以此事陷害之。这段多少带有史实性质的记载,成了《三个火枪手》的故事得以展开的一条重要线索。

  3. 挂在钉子上的小说

  从直接或间接的史料中吸取素材,是写历史小说的一项基本功。但是优秀的历史小说家必须有丰富的想像,以弥补史料的不足。主要人物齐全了,还须补充次要人物。基本情节有了,还须补充细节。特别是要让人物、言语、行动栩栩如生。在这些方面,大仲马都有非凡的才能。在《三个火枪手》中,他凭想像创造出的一些人物,如达塔尼昂及其三个伙伴每人配备的一名跟班,无不特色鲜明,令人久久难忘。正如法国评论家彭马丹所赞叹的:“多么兴味盎然的对话!人物活灵活现。让你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阿多斯的跟班格力磨形象的塑造经过,是能够表现大仲马这种过硬功夫的一个突出而又有趣的例子。

  大仲马最初塑造的格力磨,是一个很别致的人物。他每一开言,总是片言只语,然而极其生动。究竟如何简短生动,已无原稿可查。但了解内情的记者欧仁·韦尔麦施后来模仿那种说话方式拟写的一段对话,可供参考:

  “您见过他吗?”

  “谁?”

  “他。”

  “谁?”

  “仲马。”

  “大仲马?”

  “是的。”

  “真棒!”

  “当然。”

  “真神!”

  “没错。”

  “真多产!”

  “没治啦!”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