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东条英机 | 上页 下页
一一


  §七、推行南进

  “七·七”事变之后,日军在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一年多时间,就占领了大半个中国。日军当时的侵华总兵力约100万人,随着战区扩大战线拉长,这些兵力日显分散,基本无力再向西南方向发动进攻,东条英机等人对此很伤脑筋。

  1938年7月,日本五相会议决定,要尽可能地将中日民族矛盾引向主义的对立,也就是说,在政治上改反蒋为拉蒋,旨在破坏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提出愿与蒋合作反苏反共。这一只反共不反蒋的新方针,主要目的就是想尽快从中国战场中脱出来,准备力量,好乘英、美忙于对付欧洲战事时,与之争夺在西南太平洋殖民地的利益。

  1940年6月25日,米内内阁中的火田陆相提出,日本陆军应参与国内新政治体制的革新和强化。

  这一思想当然与东条英机等人的意愿是完全一致的。

  但这一建议被米内首相拒绝,火田陆相因而提出辞职,米内内阁出现危机。也正是由于对内外政局的意见与陆相有分歧,米内首相于1940年7月16日提出了内阁总辞职。第二天,是当年入夏以来的第一个热天,气温近34℃,宫中内大臣府召开了重臣会议,决定再请近卫文麿组阁。

  近卫文麿受命组阁,认为有必要在组阁之前首先确定对于新的政体来说非常重要的外交问题、国防问题,因此要首先确定陆相、海相和外相的人选。

  日本政局政治变化的时候,东条英机在中国的满洲。17日下午5点东条英机乘飞机离开奉天机场,途经朝鲜平壤停留了一夜,随即飞回东京。

  18日上午,在参谋总长官邸召开的三长官会议上决定推荐航空总监东条英机中将担任新的陆军大臣。

  其实当时在陆军部内部,也有人主张应由另一位侵华日军首脑人物梅津美治郎中将担任陆相。但后来多数人认为,在面临内政、外交重大转变时期的形势下,要求断然实行严厉强硬的措施,而有“剃刀将军”之称的东条英机,无疑正是最佳人选。

  匆匆从满洲赶回东京的东条英机接受了他陆军大臣的任命。在当月22日特别任命仪式结束后,他发表了如下的谈话:“时局愈益严重之秋,不期拜受特任为陆军大臣的大命,不胜惶恐感激之至。今适逢前所未有的变局,为应付此种情况,对内应整顿国内组织,确实使战时体制完善,对外则与支那事变合理而有效的处理相结合,开展灵活而恰当的对外策略,是当务之急。确信为此必须举国一致,发挥国家之全力以建设基于国体主义的国防国家。就任之后决定一心一意鞭策愚鲁,粉身碎骨以向克服艰难的时局迈进。为此切望予以协助。”

  1940年的5月,德国法西斯侵占了波兰之后,很快又进攻法国,不到一个月,法国即投降,英国也面临德国的进攻。英、法两国的状况,使之无力顾及东南亚地区殖民地。陆军部的东条英机等人早就迫不急待地想进攻东南亚地区,以夺取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所急需的石油、矿产等战略物资。现在东条等人认为,时机到了,而且这对于日本来说,简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是“日本求得生存的最后希望”。

  英、法无暇东顾,那么印度支那的橡胶、煤炭、有色金属、粮食等,“是丢在大街上只等人去拣拾的宝物”。

  日本此时尚不南进,更待何时?

  东条英机等人的南进方针,在成立仅4天的近卫内阁新国策中体现了出来。近卫内阁的这个新国策提出要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大东亚新秩序”,在日本实行全国总动员,加速扩军备战,又与德、意签订了三国条约,与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并设法与美国保持和解,对蒋介石加紧诱降,力促蒋汪合流。总之,日本的南进方针,已得到了确认。

  1941年6月22日,德国不宣而战入侵苏联。

  在日本有人认为德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击败苏联,所以日本应当暂时放弃南进计划,而马上进攻苏联的西伯利亚,以与西面德军对苏联的进攻相呼应。纳粹德国的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也对日本驻德国大使说:“贵国向太平洋进军固然意义重大,但是考虑到准备不足,不妨先解决俄国问题,参加德国的对苏战争。俄国溃败之后,贵国就解除了后顾之忧,可以放手南进了。”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