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东条英机 | 上页 下页


  §五、对苏挑衅

  “七·七事变”爆发之前,日本国内政局并不十分稳定。昭和12年(1937年)5月31日,由于林内阁急于组成一个包括以军部为中心的右翼势力在内的新党,从而刺激了各位重臣,引发了原有政党的反抗,导致了林内阁的总辞职。6月1日,近卫文麿受命组阁。

  近卫文麿实际上是受到在政界握有实际领导权的军部的支持。近卫文麿的上台,对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而言,无疑是一件盼望已久的大好事。

  近卫文麿任首相后,首先对内阁进行了改组。他认为,要想借助处理事变的机会永远树立重视东亚地区的国策,就必须加强内阁力量,具体实现举国一致和真正的军、政一元化。这就必须加强陆军在军部的地位。

  这与日本军部的想法是完全相符合的。昭和13年(1938年)5月26日,军部电令东条英机中将自中国东北飞回东京羽田机场。5月30日,正式任命东条英机担任陆军次官,成为6月2日被任命为新任陆相的板垣中将的助手。

  板垣征四郎与东条英机同是岩手县人,陆军士官学校第十六期步兵科毕业生,比东条英机高一届。他也读过陆军大学,毕业后即被派往中国东北。后来任参谋本部部员,“九·一八”事变时任关东军高级参谋。再往后他还担任过奉天特务机关长,满洲国军政部顾问、关东军参谋长等职。“七·七”事变时,任师团长,所率部队是关东军的精锐,也是屠杀中国人民的恶魔。

  板垣征四郎和东条英机两人是莫逆之交,而且都是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他们一同执掌当时日本的陆军军政,只会给日本政府带来更加鲜明的军国主义色彩,而军部的对外扩张,则更可肆无忌惮了。

  6月18日,东条英机受命兼任陆军航空本部部长。无论是陆军次官还是陆军航空部长,都是特别重要而繁忙的工作。东条英机当时可谓非常卖力,拚命地工作。

  日本军部当时的既定国策是尽可能早地征服中国大陆,以之为基地,向西进攻苏联,与德国和意大利彼此东西呼应。1937年11月,德、意、日法西斯签订了《日本·意大利和德国议定书》,实际上就是轴心国集团成立,共同防共。1938年年初,日本又积极谋划签订德、意、日三国军事同盟。同年5月初,日本陆军部、海军部和外务省拟定了德意日三国加强合作以对付苏联的基本方案。

  为了向德、意表明反苏决心,同时试探苏军的反应,东条英机等人主持陆军部策划了对苏军事挑衅事件——张鼓峰事件。

  张鼓峰是中苏边界附近海拔仅150米左右的一个小高地,距其北面约两公里左右还有一座略低于张鼓峰的沙草峰。自此两处,天气晴好时可遥望海参崴港。7月16日,东条英机等电令驻朝日军第十九师团在边境集结,准备发起对苏攻击。7月30日,日军首先派一个营占了张鼓峰,第二天又派一个步兵营攻击沙草峰。日苏双方的军队,围绕这两个山峰,反复进行了殊死的战斗。8月5日,苏军集中优势兵力开始反攻。战斗导常激烈,持续了5天。8月10日,苏军终于将两座山峰夺回,击退了日军部队。此次事件,日军出动7000余人,火炮37门,苏军出兵两万,火炮近百门,坦克200辆。苏军在整个事件中坚持了自卫的原则,并不想扩大事态;日军挑衅失败,也不敢贸然扩大事端。8月11日,双文签订了停战协定。

  此时,日本政府内部对德、意、日三国军事同盟的攻击对象发生分歧,有的主张分别与德、意两国签不同内容的协定,不必将英、美树为攻击对象,而东条英机等人则坚持要将英、美、法、苏均作为作战对象。一时间日本内阁乱纷纷,终于导致近卫内阁下台。

  尽管近卫内阁下台了,可陆军部的东条英机等人仍希望尽早签订德、意、日三国军事同盟,以便将来攻击苏联时得到德、意的军事支持。

  在担任陆军部次官时期内,东条英机即喧嚣,要确定“对苏、支(中国)两国同时正面作战”。实际上在他任职关东军期间,就已充分地考虑过对苏联、中国同时正面作战所需的物资、精神准备问题。在昭和13年(1938年)11月28日上午9时30分召开的“陆军管理事业主恳谈会”上,东条英机发表了据称当时是极具所谓爆炸性的演说。

  东条英机演讲的中心意思,就是主张日本应以英、美为未来战争的对象,同时加速日本军需生产能力的扩充,加强国家总动员的体制为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和准备对苏的作战而努力。从这里也可看出,在东条英机的头脑里日本国防的基本动向就是对外扩张,侵略。当时他虽然只是陆军部的次官,但却敢毫无顾忌地在公开场合叫嚣战争,其战争狂人的本性可略见一斑了。其演讲在日本国内外引起了异乎寻常的反响,国际舆论进一步认清了日本军部特别是东条英机的战争贩子嘴脸,日本国内进步力量对此也大加鞭挞。日本经济界更是感到震惊不已,一时间股市指数狂泻不止,人们大骂东条英机“好似恶魔一般”。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