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戴高乐 | 上页 下页


  随着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的资本主义发展,阶级矛盾陡然尖锐起来,工人运动不断高涨,1911年平均每天发生四起罢工,1905—1911年,参加罢工的人平均每年达13万人之多。

  到90年代末,法国统治阶级更加紧张地参加帝国主义争夺世界势力范围的角逐和斗争,积极扩军备战,军队增加到60万人,比普法战争结束时增加了1/3。殖民地马上就要分割完毕,一场重新瓜分世界的世界战争酝酿成熟了,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都红着眼睛窥伺、等待着一个引爆的契机,战争的阴霾在欧洲上空徘徊。这一切,对于戴高乐漫长的一生是不可磨灭的启蒙。

  戴高乐十多岁时下决心进圣西尔军事学院,梦寐以求地要当军人。传说14岁那年,一天,戴高乐家有人来,随即从门缝里递进一张“费德尔布将军”的名片,门外站着的竟是身着戎装扮成费德尔布将军的戴高乐。费德尔布将军是普法战争期间的法国指挥官,据说他率领的军队从没有打过败仗。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打了败仗,而费德尔布却成了“英雄”。装扮成这位“常胜将军”的模样玩耍,与戴高乐矢志从军的抱负是契合的。

  1907年,圣玛利亚学校由于激进党政府反教权政策而关闭,戴高乐的父亲便把他送到以成绩闻名的比利时安托万中学就读,因为考圣西尔,数学成绩必须出色。戴高乐一心要考入军校,所以再不像幼年时那样不求甚解,在安托万中学的成绩是名列前茅的。

  一年后他转学进入巴黎的斯塔尼斯拉斯学校。

  1909年8月,戴高乐通过了圣西尔军事学院的入学考试。他的分数不算高,在212名当中是第111名,但总算考取了,同年10月,成了圣西尔军事学院的学员。这一年,他正19岁。

  进入军事学院,这是戴高乐一生的转折点。这一选择,决定了戴高乐将来不会成为文学家,也不会成为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在文史哲方面的基础是牢固的,这对于他作为一个政治家和军事家是很重要的。

  在他的《战争回忆录》中可以看出,戴高乐的著作不仅文字流畅生动,而且反映出他具有十分渊博的学识。

  戴高乐回忆说:“当我参加陆军时,我国的军队是世界上最庞大的队伍之一。”

  进入圣西尔就等于跨进了陆军的大门。根据新规定,新生入校前要先当一年兵。据说,过去录取的年轻军官一旦进入了这座培养军事指挥员的圣殿,便自我陶醉起来,丝毫不体会当军人的甘苦,所以便订出了这条新规定。戴高乐被安排在驻阿拉斯城的陆军第三十三步兵团第九连当见习军官。他很不喜欢这一年的生活,认为整天干许多繁琐的力气活对于培养军事人才来说简直是浪费时间。他在家信中说,他满可以给整个营的指挥官们讲课了,但现在却只干些挑水、烧饭的琐事。一天有人问戴高乐所属连队的连长德·蒂尼上尉,为什么不提拔这个精明强干的新兵,回答是:“让这样的青年人当个中士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他只有当上总司令,才会满意的。”

  1910年10月,见习期满,戴高乐正式进入圣西尔。他在同辈当中是个很有个性的学生,他坚毅果敢,但孤高自傲,让人觉得他落落寡言,同他的高身材、大鼻子,恰好互为表里。同学们给他起了一些绰号,如“公鸡”、“两米”等等。同学们也没有放过他那个特别显眼的“大鼻子有一次开联欢会,同学们提议戴高乐背诵他最喜欢的罗斯丹诗剧《西哈诺·德·贝热拉克》,他立刻爬上桌子,高声朗诵了诗剧主人公西哈诺关于自己的“大鼻子”一段台词,于是,“大鼻子”的雅号便转赠给了戴高乐。

  戴高乐在圣西尔勤奋地学习了两年,于1912年10月1日毕业,在毕业考试中取得第十三名,军衔是少尉。填写分配志愿时,戴高乐仍然选择了第三十三步兵团,回到了阿拉斯。这时兵团的团长是菲利普·贝当上校。

  菲利普·贝当在法国现代史中曾赢得很高的荣誉,在有名的凡尔登战役中,贝当率领法国军队重挫德军,因而被赞为“英雄”。但贝当在垂暮之年却招来唾骂,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充当了维希傀儡政府的首脑。

  胜利后以民族叛逆罪判处死刑。

  在第三十三步兵团,贝当很赏识戴高乐的才干。

  相传,戴高乐曾经受过贝当的处罚。一次贝当视察部队,戴高乐统率的一部分队伍在穿过阿拉斯返回营地时乱了套,一时间把交通堵塞了,贝当以为这是戴高乐指挥失当,便罚他坐禁闭,旋即发现并不是戴高乐的过错便收回了处分的命令。第二天是星期日,贝当正要到巴黎去度周末,当他刚走进火车车厢,戴高乐也紧接着跳进了同一节车厢,他是一接到取消处分的命令就急忙赶到火车站来的。贝当说:“你还要过周末么?”戴高乐回答说:“是的,上校。”“但是,刚才你还在坐禁闭呢。”“不错,可是,既然处分是不公平的,我就有把握你会撤销它的。”于是,他们一路同行了。

  1913年10月1日,戴高乐晋升为陆军中尉。

  贝当写下的评语是:“异常聪颖,忠于职守极堪嘉许。”

  戴高乐进入圣西尔的第二年爆发了第二次摩洛哥危机。法国于5月占领摩洛哥首都菲斯,7月德“豹号”炮舰开进摩洛哥的阿格的尔港,“柏林号”巡洋舰也出现在摩洛哥海面。德法冲突一触即发。英国支持法国,德国被迫与法国谈判,最后,德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势力范围,法国则把法属刚果的一部分割让给德国。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