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杜邦 | 上页 下页


  3.流放的风采

  18世纪90年代法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专政政府。

  1792年,普鲁士国王和奥地利皇帝联合出兵对法国进行武装干涉,企图帮助法国恢复专制王权。法国革命政府举兵对德奥反法联盟宣战。国内王党为敌军递送情报,王后甚至将法军的作战计划告知奥方。路易十六自然寄希望于德奥,也积极活动。孰知其御制文件箱中的秘密材料落入革命派手中,而被指控通敌,反对革命。结果路易十六和王后均被送上断头台。

  作为路易十六忠实臣仆的皮埃尔·S.杜邦自然被卷入反革命骚乱,因而被捕下狱,差点被处死。他有幸逃出监狱,化装成一位老医生藏匿在尼摩尔老家中。其后不久,因邻居告密皮埃尔再度被捕,伊雷内也被捎带进去。父子俩被捕后,携带家眷从费城回国的维克多也被拘捕入狱。当时已怀孕的伊雷内之妻苏菲娅乔装打扮成农妇,将食物偷偷送入狱中。后因革命政府发布赦免令,杜邦父子三人才被释放。而赦免“旧王党派”的惟一条件是“剥夺国籍,放逐美国”。

  1794年7月,皮埃尔又一次被捕。原因是他顽固地坚持右翼立场,参与组织了赞成君主立宪的保守组织“1789俱乐部”。一个月后,由于大资产阶级夺取了革命的领导权,皮埃尔才侥幸免于一死,获得了自由。

  次年圣诞节,皮埃尔续弦,新嫁娘名叫罗宾·普瓦兰。

  这一段时间,皮埃尔对法国所寄托的希望最终破灭了。他制订了一个到美国建立称为“邦提尼亚”的殖民地投资计划。到1799年止他已获得了高达数百万法郎的资助。野心勃勃的皮埃尔想在未来的投资者中抬高自己的身份,他把姓名中的两个音节拆开并用大写字母书写,Du(杜)pont(邦),杜邦家族的姓氏就是由此而来的。

  1799年10月2日,杜邦带着两个儿子,两个儿媳,两个孙子孙女,以及其他几位亲属,总共13人,慑于法国大革命的怒火,登上了一艘美国船“美国鹰号”,打着杜邦家族的旗帜,告别了法国,向纽约港进发了。杜邦续弦的妻子前夫生的儿子普希已在数月之前先赴美国,为这个家庭安排住处。他到达后在新泽西州的卑尔根斯角买下了一块土地。

  这艘“美国之鹰”号轮船,只有84英尺长,船体已较陈旧,船上的设施也比较简陋。这次远航决不是一次度假似的旅游,而近似一次逃难。

  这次远航,由于船长两次误航,它的航行速度又异常缓慢。在狭小的船舱中,旅客挤得满满的,而且还缺少粮食,因此船上的食物成了奢侈品。有两次在公海上幸亏拦住了过往的英国的船只,补充了食物,“美国鹰号”上的人才未被饿死。他们有时只得捕杀老鼠,做成美味佳肴,收捡舱内原来贮藏着用来喂猪的残余豆子,烹制成豆汤。但船上的小孩子都不肯喝,而孩子的妈妈们在做汤时目睹漂在表面上的蛆时,都惊叫起来,自然难以下咽。

  船上的安全也令人担忧,有些无赖家伙竟明目张胆抢夺旅客财物。杜邦一家人携带不少有价值的古董、家具、银制餐具和一些装饰用品,还有钢琴之类大件物品。而皮埃尔的怀中则揣着24万法郎的金币。为了防止发生意外,他们成年男女都身带佩剑,轮流看守。

  这次旅行还发生了一个传奇般的故事。当“美国之鹰”号到达罗德艾兰州海边时,杜邦一家已有好几个月没有吃上一顿像样的饭菜了。船一靠岸他们就像饿狼一般,跳下船,向岸边的房屋奔去。当他们来到第一家住户敲门时,发现大门未锁,屋内空无一人,而餐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的半成品,显然这家的人去附近的教堂做礼拜去了。于是他们便自己动手烹饪,像风卷残云一般,将所有食物吃得一干二净。最后,留下一枚金币和一封表示感谢的便笺。

  杜邦一家人到达纽约后,随即赶往新泽西州的卑尔根斯角,那里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一幢宽敞舒适的房子。皮埃尔十分喜欢这个地方。给起了个名字叫古德斯戴,并同两个儿子议定以此作为家族的根据地。

  美国各大新闻媒体,在得知皮埃尔家族到达后,立即进行了报道。《纽约时报》及其他大报,以《被流放的贵族——杜邦》或以《欢迎我们的朋友——杜邦》为题表示欢迎。

  美国政府的首脑人物也纷纷发表讲话,欢迎杜邦一家来美定居。

  当时已归隐弗农山、病入膏盲的华盛顿也发表表示欢迎的谈话,赞扬皮埃尔在对英战争的巴黎条约签订一事上对美国立下的汗马功劳。

  副总统杰弗逊也向报社记者发表谈话,赞扬皮埃尔·杜邦在独立战争后对美国做出的贡献。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