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勃朗特三姐妹 | 上页 下页


  §一、成长的经历

  §(一)童年

  勃朗特三姐妹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她们的父亲帕特里克·勃朗特原籍爱尔兰当恩郡,是一个古老世家的后代。他仪表堂堂,英俊挺拔,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当地的纺织工厂去干活。后来,他又当了德拉姆巴利隆尼一所教区小学的教师。并一边自学一边教学,一直过着比较艰苦的生活。25岁时,他设法进了剑桥的圣约翰学院,29岁获得学士学位,并接受了圣职任命,在埃塞克斯任副牧师。后来,他又到了哈兹海德,并于1812年12月29日,和玛丽亚·勃兰威尔小姐在约克郡的一个教堂举行了婚礼。勃兰威尔小姐性情温婉,娇小玲珑,是一个有才赋的秉性柔顺的女子。他们情爱笃深,婚后生活充满了欢乐和希望。第二年,他们头一个孩子玛丽亚降生了,1814年,二女儿伊丽莎白也来到了人间。接着,他们全家搬到了布拉德福附近的桑顿。1816年,他们生了第三个女儿,这就是夏洛蒂。转年,唯一的儿子勃兰威尔出世,接踵而来的是艾米莉,她生于1818年7月30日。最后一个女儿安妮是1820年1月17日出世的。很快,他们又搬到了霍渥斯。

  霍渥斯的牧师公馆伫立在约克郡的顶端,是一所长方形的石头房子。每层有四个房间,共有两层。楼下大一点的客厅作为全家的起居室,右边的房子是勃朗特先生的书房。而楼上的四间基本上都是给几个可爱的孩子们用的。过道尽头还有一小间屋子,这是孩子们的书房。公馆门前有一个长满了青草的小小的庭院,两边是当地的墓地,它们几乎把房子包围起来。

  房后有一条通往荒原的小路,踏上小路,到处是怪石和杂草的荒原迎面扑来。那里还布满了起伏平缓的小山峦,小小的溪涧在山谷里纵横穿行。清冽的泉水冲刷着卵石,山地上长满了石楠和越橘。整个荒原显出了一股苍幽寂寞的美,它与人类生活遥遥地隔开,固守着那份孤独和宁静。勃朗特三姐妹都非常挚爱荒原,常常徜徉其中,流连忘返。置身于这纯粹的自然景色中,是她们最大的快乐。

  勃朗特夫人一连生了六个孩子,身体变得很衰弱,终于体力不支病倒了。在安定的家中,她虽有病在身,却仍像过去那样耐心、愉快、平静地照顾自己的孩子。

  后来她病得更重了以至卧床不起,勃朗特夫人柔顺的性格使她忍受着剧痛,从不叫苦。稍好一些的时候,她就请人把她扶起,靠床坐着,看一看窗外的景色。

  她衷心地爱着丈夫,勃朗特先生对妻子也很敬重,忙完了教区的事务,就回到家里陪伴她。不久,几个孩子都染上了猩红热病,焦急之下,勃朗特夫人日渐消瘦,纤巧的身体被死神无情地追逐着,受尽了痛苦的折磨。她的姐姐勃兰威尔小姐从彭赞斯特赶来帮助照顾她,但这也无济于事。她终于在1821年9月去逝了,留下了六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最大的玛丽亚还不到七岁。失去妻子的勃朗特先生悲哀异常,只好从他的宗教信仰中汲取安慰。他勤勤恳恳地料理教区的事务,却不愿与别人过分亲近。他头脑活跃,为人正直,倔强孤傲,具有爱尔兰人特有的激情和雄心。他常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写布道词,写诗,读报。这种远离日常琐事,在写诗、读书中不知不觉地度过一天时光的日子,让他感到其乐无穷。早在结婚前一年,勃朗特先生就出版了一小卷《茅舍诗集》,结婚一年后又出版了另一本书《乡村游吟诗人》。他的散文、诗作本身虽没有太大的文学价值,但他那种热衷自我表达的狂热和渴望,却影响、鼓舞了孩子们。

  六个孩子在封闭的家庭中以他们特有的生活方式成长起来。父亲以刻板的宗教思想来教育和管束孩子,一心想把他们培养得能吃苦耐劳,不讲究吃穿享受,他不让女孩们穿漂亮的衣服,凡触犯了他那老派的古朴风尚的,一概不宽恕。

  几个年幼的孩子经常手拉手到荒原中去散步,他们很快就热爱上了这片神秘的土地,在这里尽情地玩耍,游戏,活泼得像一群猴子。可是一旦遇上陌生人,他们孤僻、内向的性格就显露出来,都腼腆得说不出话来。他们说话轻声轻语,很安静,神情比实际的年龄老成许多,非常严肃。父亲和姨母教他们识了一些字,大姐玛丽亚常给大家读报纸,讨论一些议会方面的事,讲一些教区内的新闻。对政治的浓厚兴趣和孜孜以求的心灵,体现了他们过早成熟的智慧。他们虽然每天躲在与外世隔绝的牧师住宅里,没有普通小孩的玩乐。

  但他们并不孤独,他们是才智相当的姐弟,相亲相爱地抱成一团,共同享受着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