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巴尔扎克 | 上页 下页
一八


  以什么来教育他的时代呢?巴尔扎克主张对人们进行去恶从善的教育来获得社会效果。当时就有人指责他,在作品中有德行的人太少,而为非作歹的人太多,说他是一个专写“恶”的作家。巴尔扎克严正地回答,他写作的目的就是要为罪恶开清单,“在恶习上做一个记号,以便将它去掉”,让读者在善与恶的对照中受到教育,进而弃恶扬善。尽管资本主义社会罪恶累累,然而敢于直面人生,揭示出社会痼疾,是很需要些胆识和勇气的,巴尔扎克就具备了一个有良心的艺术家的胆识和勇气。为了真理,他不怕开罪人,不怕成为众矢之的。1839年,《幻灭》第二部在报纸上连载时,由于巴尔扎克无情地披露了新闻界和文艺界的种种黑幕,不少卫道士对他狺狺不休,骂他“谎话连篇”,甚至咒他“呜呼哀哉”,巴尔扎克对此不屑一顾,他义正辞严地在《序文》中说:“拿什么来说明时代呢?每一个作家都心急火燎地在寻找新的题材,可是却没有一个作家敢于拿起笔来描写我们这个时代独一无二的,理应加以无情嘲笑的新闻界的阴暗面。”

  不要以为巴尔扎克一味写“恶”,总在塑造“邪恶之徒”,他声明:“我为《人间喜剧》所付出的孜孜不倦的辛勤劳动,就是这种善与恶的有益对立”,“你将看到,在《人间喜剧》中,丧失荣誉的人很少有好结果”。谁看过他的《欧也妮·葛朗台》都不会去学习葛朗台做个吝啬鬼,只会对纯洁如羊羔般的欧也妮寄于同情;《幻灭》”至少可以叫人懂得,要得到高尚和纯洁的名声,坚强和正直可能比才能更为必要”。归根到底,巴尔扎克执行着艺术家的天职,施行着对丑恶现实动手术刀的神圣使命,解剖“恶”弘扬“善”,为淳化社会风气,教育他的心爱的读者们而辛勤创作,奉献着毕生的精力。

  §第四章 文学史上的丰碑

  巴尔扎克是在1833年产生构筑《人间喜剧》这座艺术大厦的设想的。他决心把自己从《朱安党人》起写的所有作品汇成一个总集。起初,他想用《十九世纪风俗研究》为题来概括自己的所有作品,到了1834年,他又更名为《社会研究》。也就是在1834年,在统筹规划的思想指导下,他写成了名篇《高老头》,在这部小说里,过去作品中的一些人物再次出现,未来作品中的一些人物首次登场,《高老头》仿佛是一座雄伟巨大的立交桥,将巴尔扎克的所有作品聚集到这一焦点上,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人间喜剧》的奠基之作。

  1841年,巴尔扎克受中世纪的伟大诗人但丁的《神曲》(可直译为《神的喜剧》)的启示,决定把自己的作品总集定名为《人间喜剧》。他计划写作143部长、短篇小说,塑造人物两到三千人,让形形色色的角色在人类社会这个大舞台上表演、展示,演出一幕幕人间喜剧、悲剧。《人间喜剧》的初版广告中有一段说明:“聪明的读者用不着等到今天,便明白巴尔扎克先生从他的写作生涯开始,就想出了一个广大的计划,他的每一种小说只是这个拆开来的一个场面作者的计划是要给我们的近代社会的人情风俗,穷形尽相,起草一篇忠实的历史,绘就一幅准确的图画。”1842年,巴尔扎克撰写了《〈人间喜剧〉·前言》,全面阐述了他的创作思想和创作原则。至此,巴尔扎克用热血和生命浇铸的《人间喜剧》终于巍然屹立起来了。它以自己的实力向世人昭示:“每一章都是一部小说,每一部小说都代表一个时代”!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