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巴顿 | 上页 下页
二八


  可是,在布莱德雷的支持下,米德尔顿开始干预格罗的行动。格罗接到命令:部队立即集结,原路返回,攻占迪南,以便为全军大规模地进攻圣马洛创造条件。格罗简直气呆了,但无可奈何,只得奉命行事。

  8月4日上午,正当格罗同参谋人员研究进攻迪南的作战方案时,巴顿突然来到指挥所,他冲着格罗怒不可遏地吼道:“你在这里搞什么鬼名堂?我不是叫你去布雷斯特吗?”格罗满腹委曲地解释了缘由,巴顿说:“我去找米德尔顿,你马上开路,一直开到布雷斯特为止。”

  于是,格罗向各级指挥官下达命令:“全师部队按原定计划开往布雷斯特,不再攻打迪南。”

  巴顿驱车来到自己的司令部,恰好布莱德雷正在等他。巴顿说明格罗已向布雷斯特全速推进的情况。

  事已至此,布莱德雷只好作罢,并告知巴顿,好自为之,尽早将布雷斯特攻占下来。

  然而,尽管格罗日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行进,终因布莱德雷和米德尔顿的干扰而被延误了整整一天,进攻的锐气受到了挫伤。而德军抓住时机,把布列塔尼西部的海岸守备部队全部撤进布雷斯特城,大大加强了防御,给美军的攻城战斗造成了巨大困难。后来,美军整整耗费了10天时间,付出伤亡1万人的代价才攻占了该城。

  战役进行到此时,艾森豪威尔及其盟军高级将领都理解了巴顿在战役初期就提倡的战役目标,决心对“霸王”计划进行全面修攻,只需派少量部队进入布列塔尼,其主力的基本任务是向东推进,扩大在欧洲大陆的占领区。

  尽管布列塔尼在战略上已降至次要地位,尽管由于布莱德雷和米德尔顿的干预,巴顿属下的部队未能在预定时间内拿下布雷斯特,但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第6装甲师向布雷斯特发起的闪电般的推进是一个空前的创举,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他们以伤亡500余人的微小代价,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内,在敌人腹地长驱直入200英里。在布列塔尼之战之后以及随之而来的欧洲大决战中,巴顿的战术思想和作战风格得到广泛的确认。正如马歇尔将军所评价的那样:“布莱德雷将领导这次登陆,但他只是个着眼于目标的将领。我们一旦行动起来,巴顿才是那种有魄力、有创造性、迅速果断、敢于迎着危险上的人。”

  到8月6日为止,盟军在法国境内的进展一直十分顺利。克里勒的加拿大第1集团军已做好对法莱斯公路进攻的准备;登普西的英国第2集团军已经占领了诺曼底具有战略意义的高地蒙特·潘松,正向孔代和阿让唐推进;霍奇斯的美国第1集团军正在向栋夫龙和阿朗松进攻;巴顿下辖的第15军已经接近了勒芒;在阿夫朗什以南盟军的补给线上至少有12个师在推进。德军在节节败退。

  此时,狂妄的希特勒制定了一个全面反攻计划,他命令德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反攻,第7集团军突破莫尔坦与阿夫朗什之间的美军战线,一举推进到海边,对布列塔尼的美军围而歼之。

  这无疑是一个孤注一掷、徒劳无功的举动。但在8月7日凌晨,德军仍然按照希特勒的指令开始进攻了。德军左翼第116装甲师的攻势一开始就严重受挫,始终未能前进一步。德军第2装甲师的一个纵队在进攻中被美军第3装甲师迎面挡住了去路。德军第1、第2装甲师向美军第7、第19军的结合部发起猛攻,突入美国阵地,但不久便遭到盟军空军的狂轰滥炸,损失极其惨重,士气一落千丈。德军第1天的反攻被有效地遏制了。

  8日,德军继续发动进攻,竭力向纵深推进,但美军阵地固若金汤。到了11日,德军的进攻已成为强弩之末。12日,美军已彻底粉碎了德军反攻阿夫朗什的企图,并开始收复失地。

  正当德军发动正面进攻之时,巴顿的目光早已越过了莫尔坦,构思了一个更加大胆的作战方案。他在8月4日就命令第15军和第20军绕过敌人的一切抵抗,马不停蹄地前进,在到达马延河和卢瓦尔河之后,立即改变进攻路线,挥师北上,对敌实施侧翼迂回,歼灭敌军主力。

  看到这一歼敌良机的人,除巴顿之外,还有蒙哥马利和布莱德雷。

  蒙哥马利制订了一个“大纵深包围歼敌”的计划,即正面的盟军牵制住法莱斯和莫尔坦的敌军,盟军主力对敌两侧实施迂回包围。他要求美国第12集团军群将右翼部队调头向北,全力向阿朗松推进,同时命令加拿大第1集团军和英国第1集团军火速向法莱斯推进。他认为,如果德军遵循希特勒的反攻计划,在原地延宕3天的话,巴顿就能与加拿大部队在法莱斯和阿让唐对接,那么,德军大规模被歼的命运就不可避免了。

  布莱德雷也意识到这一良机,他说:“德军由于发起这场进攻,反而招致了从南北两方遭到包围的危险。”他决定,由正面部队继续牵制德军,由左翼的加拿大部队推进到法莱斯,并抵达阿让唐,再命令攻占勒芒的海斯利普调头北上,与加拿大部队在阿让唐汇合,以形成瓮中捉鳖之势。

  8月9日,巴顿接到命令,第15军作为钳形攻势南翼的先锋,从勒芒调头北向,沿阿朗松—塞厄斯轴线向塞厄斯—卡鲁热一线挺进,准备朝阿让唐方向,在敌军侧翼和后方与其展开进一步的战斗。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