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巴顿 | 上页 下页
四二


  可是,巴顿居然没有吃下这道小菜,德军脆弱的防线居然被守住了。

  这也许不可思议,但原因非常简单,“德军所以能守住,并非由于它的能力,而是因为美军突然停止了进攻”。

  硬生生拽住第3集团军前进步伐的是几声清脆的电话铃声,1944年8月13日上午11时30分,它在圣詹姆斯巴顿的战场指挥所里响起。

  打电话的是布莱德雷的参谋长利文·艾伦少将,巴顿不在办公室里,加菲将军替他接了电话。艾伦告诉加菲:“布莱德雷将军让我通知巴顿将军,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越英、美军队在法莱斯—阿让唐一线的战区分界线,第15军的推进必须止于阿让唐—塞厄斯一线。”

  加菲把情况向巴顿做了汇报,巴顿知道,这意味着他的部队将在唾手可得的阿让唐前原地踏步,这令他非常恼火,他不明白布莱德雷为什么要下这样一道命令,他无论如何感到无法理解。于是,他给第12集团军群打去电话,试图说服布莱德雷收回成命。

  巴顿不是布莱德雷,他不了解布莱德雷的苦衷。对布莱德雷来说,下达这样一道命令(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自有他的原因。

  首先,他得照顾美、英两军的团结。双方虽然联合对德作战,但彼此间的对立情绪也很严重。在制定这一两翼迂回计划时,双方曾确定以阿让唐为分界线,在那里会合完成合围。但是,由于英军方面遭到了德军极其顽强的抵抗,当巴顿到阿让唐时,英军仍在很远以外挪进。形势很清楚,如果巴顿继续进攻,那么整个法莱斯将成为美军的盘中大餐,而这也恰恰是蒙哥马利的梦中美味。布莱德雷有理由担心这会激化已有的对立情绪,甚至不排除在美军越过战斗分界线时,两军之间发生冲突。

  其次,布莱德雷同巴顿不同,在军事思想上,他是稳健派,是侧翼安全论的坚定信奉者。如果说巴顿更重视速度的话,他则更重视安全,这一点上,他同蒙哥马利倒有一些相似之处。因此,布莱德雷认为,如果让第15军向法莱斯推进,该军战线将突然加长40英里,两翼完全暴露,很容易被德军拦腰切断。

  第三,越过阿让唐就是盟军的轰炸区,“眼镜蛇”战役中美军遭己方飞机误炸的惨剧,布莱德雷记忆犹新,麦克奈尔将军的死让他至今心有余悸。

  巴顿的请求被转到布莱德雷那里。布莱德雷当时正在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于是他就巴顿的请求同艾森豪威尔一起进行了商量。艾森豪威尔本来是一心盼着将德军围而歼之的,但看到巴顿如此孤军深入,他也被虚构出来的危险吓住了,于是,他同意了布莱德雷的主张,当即亲笔签发了停止前进的命令。巴顿的请求被彻底否定了,他只能在阿让唐阵地上,坐等着加拿大集团军前来会合。

  即便是在这个时候,痛歼德军的良机也仍未消失。可是,8月14日,布莱德雷又发布了一道错误的命令,把大好机会彻底葬送了。

  根据英国情报机关提供的情报,布莱德雷错误地认为法莱斯—阿让唐口袋里的德军主力已经逃出包围圈。因此,他命令在阿让唐只留下二个师等候与加军会师,主力部队则转到东北方向追击德军。结果,8月19日,当美军与加军会师完成合围之后,才发现德军主力12个师还在他们的口袋里,可是由于兵力不足,口袋无法扎紧,20日至21日间,4万多名德军成功地从包围圈中突围出去。现代坎尼之梦最终还是一个梦。

  事后,布莱德雷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为此感到深深的内疚和自责。巴顿批评他“有疑即停”,他诚恳地接受了这一指责。

  昔时已去,来日当追。懊悔也罢,遗憾也罢,对巴顿以及盟军所有将士来说,法莱斯已成为过去,他们的目光投向了新的战斗。在这场新的战斗中,他们将把法莱斯的漏网之鱼同塞纳河的猎物一口吃掉。

  4.塞纳河大围歼

  1944年8月14日,这是巴顿和第3集团军在法国正式参战两星期的日子。在这两星期里,他们从阿弗朗什向东推进了150英里,解放了大片法国领土,巴顿不无自豪地宣称“第3集团军比有史以来的任何其他军队都前进得更快、更远”。

  但是,直到这时,巴顿和他的第3集团军仍然被人为的“保密”关在无法见人的黑房子里,所有各级的战报和新闻中,都找不到有关他们的一点记载,就连比阿特丽斯也无法知道她丈夫的任何准确的消息。当然,凭着一种女性的直觉,她猜到从布列塔尼之战开始,有很多荣誉是属于巴顿的,对此她坚信不疑。

  事实上,巴顿及其部队投入战斗不久,德军就已经知道他们的对手是谁了,只有傻瓜才会被继续蒙在鼓里。所谓“保密”,这时早已失去其军事意义,它只能徒增巴顿的痛苦压抑之情,挫伤第3集团军的高昂士气。他们取得了辉煌伟大的胜利,荣耀和桂冠却戴在别人的头上。“这还有一点公正吗?”巴顿发出了呐喊。

  布莱德雷感到有些过意不去了。在法莱斯战役前,他曾对海斯里普允诺,对第15军解除保密限制。他曾向艾森豪威尔提出这个问题。艾森豪威尔很爽快地就答应了。布莱德雷于是进一步提出,对整个第3集团军解禁,艾森豪威尔却表示反对。他说:

  “乔治给我找了这么多麻烦,在我这可怜的老脑袋瓜上,就剩下几根白发了。让乔治多干些时候再上头条新闻吧!”

  巴顿的拥护者们再也不耐烦了,他们强烈地呼吁给巴顿以应有的荣誉。《明星晚报》引用德国新闻社多次披露巴顿在法国的消息,以此证明继续对巴顿进行“保密”是荒谬的。在这种情况下,艾森豪威尔决心对巴顿实行解禁。

  8月15日,艾森豪威尔举行了一个记者招待会,向全世界宣布:“第3集团军在战斗,指挥这个军的是巴顿将军。”很快,巴顿的名字在西方世界的每家报纸上的头条新闻中播出。

  第3集团军在一片颂扬喝彩声中,继续大踏步地前进。

  根据巴顿的计划,第3集团军应以最快的速度向塞纳河挺进,并以芒特—加西库尔和埃尔博夫为主要对象进行另一次大包围,向东直取巴黎。

  眼下,战局的前景对盟军来说,十分美好,但实际上还存在许多胜负难卜的因素。由于第3集团军几乎是在大踏步地前进,它所进行的真正的战斗并不多,德军的有生力量没有被消灭,局势仍然是飘忽不定的。

  在布列塔尼,德军仍在几个港口据点里负隅顽抗,第8军被牵制在这里无法脱身的情况,一直延续到9月份。

  在法莱斯,由于最高司令的命令有误,已成瓮中之鳖的德军,奇迹般地逃出至少有4万人之多。有人认为逃出去的有8万人,因为当盟军最后占领这一地区时,只发现1万多具尸体和不多的俘虏。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以后的战斗中,德军不仅能继续组织起有效的防御,甚至还发动了比莫尔坦战役更大的一次反扑——阿登反扑。

  战局仍然模糊,但这没能阻止巴顿按他的战术思想继续大踏步前进。1944年8月,第3集团军装甲铁流实施了胜利大进军。

  第12军在吉尔伯特·库克少将的指挥下,占领了圣女贞德的城市——法国南部重要城市奥尔良市;

  第20军于8月18日进占历史名城沙特尔,并得到一个完好无损的飞机场,该军前锋距巴黎仅有50英里了;

  第15军越过了厄尔河,并不战而取德勒。

  至此,第三集团军打通了通往巴黎的道路,从三面对巴黎形成了半圆形包围。攻克巴黎指日可待。解放巴黎这座千年古城,对巴顿来说,不仅意味着他军事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项荣誉,而且也是个感情问题,他将亲手洗去这座他热爱的城市所蒙受的玷污。

  艾森豪威尔此时却在犹豫,这种犹豫并非出自军事方面的原因。在巴黎附近的这三个军,动用其中任何一个军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占领巴黎。艾森豪威尔主要考虑的是政治和后勤方面的问题。

  一则,戴高乐的民族主义情绪很浓,在很多现实问题上,他与盟军都发生了矛盾和冲突。眼下他正坚持首先进入巴黎必须得是法国军队。

  二则,盟军后勤供应承受的压力过大。由于巴顿进展过速,盟军的供应线几乎一下子从诺曼底伸到了塞纳河,战略物资的供应,主要是汽油供应已显不足;而一旦解放巴黎,盟军还得每天向400万巴黎居民提供燃料和其他生活必需品,这对本已紧张的供给系统来说,无疑是难以承受的重负。

  再则,德军事实上已放弃了巴黎。从战略上讲,占领巴黎对进攻德国并无多大意义,艾森豪威尔是克劳塞维茨学说的信奉者,一向认为“歼灭敌军胜于夺取土地”。他认为当务之急是绕过巴黎,追歼德军主力,巴黎可以回头再收拾。

  8月15日,巴顿得到布莱德雷的命令:第三集团军继续向塞纳河全速推进,粉碎德军逃跑的企图。

  巴顿听出了这一命令的潜台词:进攻巴黎与第三集团军无缘。他对此大失所望。他的部下也十分震惊。但作为军人,他们只能服从。

  8月17日,第15军由德勒向塞纳河前进了25英里,强占芒特。巴顿的坦克所向披靡,所到之处,德军风声鹤唳,一触即溃,退缩至莱桑德利和奎恩间的塞纳河渡口附近。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