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贝·布托传 | 上页 下页


  贝娜齐尔·布托1953年6月21日出生在巴基斯坦南部的港口城市卡拉奇。她是佐·阿·布托夫妇的第一个孩子。在巴基斯坦。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然而在布托家里,却很少有这方面的思想禁锢。贝娜齐尔·布托的祖父就曾以开明闻名于信德省,而受过西方教育的布托夫妇,更是具有现代意识,在家庭生活中打破了一切陈规陋俗,实行男女平等。

  贝娜齐尔的出世,给布托夫妇增添了无限的欢乐。他们把贝娜齐尔视为掌上明珠,爱称为“萍姬”。因为贝娜齐尔出生在一年当中白昼最长的那一大(夏至),布托夫妇便认为她一定会有好运气,给她起名“贝娜齐尔”。在巴基斯坦的国语乌尔都语里,贝娜齐尔是“独一无二”的意思.可见布托夫妇的良苦用心,他们对贝娜齐尔寄托了无限的希望。

  在贝娜齐尔之后,布托夫妇又有三个孩子相继出世,他们分别是:贝娜齐尔的大弟弟米尔·穆尔塔扎·布托,1954年出生;妹妹萨娜姆·西玛·布托,1957年出生;小弟弟沙·纳瓦兹·布托,1958年出生。

  重视教育是布托家族的传统。如同贝娜齐尔的祖父对待佐·阿·布托一样,布托也要使自己的子女享受最好的教育。作为布托家族长女的贝娜齐尔,从小就聪明伶俐,机智过人,显示出超凡的才能。因此,贝娜齐尔在家里一开始就享有特殊的地位,布托夫妇把她作为家族的希望所在,给予她特殊的关照。贝娜齐尔3岁时,就被送进当地有名的詹宁斯女子幼儿学校,接受早期教育,进行智力开发。5岁时,贝娜齐尔又被送进卡拉奇的耶稣和玛利亚女修道院学习。它是当地最好的一所教会学校,贝娜齐尔在这里学完了小学课程。由于在这所教会学校里授课的爱尔兰修女们用英语授课,所以贝娜齐尔很小就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并且常和父母在家里讲英语。

  布托夫妇特别注意培养孩子们的独立生活能力,认为这是他们今后安身立命的基础,训练他们进行独立思考,独立处理事务。贝娜齐尔4岁的时候,她父亲佐·阿·布托在仕途上出现了第一次转折。他被共和国总统伊斯坎德尔·米尔扎任命为巴基斯坦共和国驻联合国代表团成员,前往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美国的纽约工作。从此,佐·阿·布托不断地担任一个又一个的公职.仕途上的一帆风顺使他难得有机会回家与孩子们共同生活。努斯拉特·布托由于要经常陪同丈夫一起外出旅行,所以孩子们常被扔在家里。这时父母总是对贝娜齐尔说:“你最大,要照顾好弟妹。”

  贝娜齐尔从小就被培养起一种独立精神,一种责任感,每当父母远离家门对。她便责无旁贷地负责起这个家了。8岁时贝娜齐尔把母亲给她用来买东西的钱精心加以支配,每天晚上都跑到厨房里煞有其事地跟管家巴布一起算账。虽然这近乎孩提时代的一种游戏,但这对把它看得极为认真的贝娜齐尔来说,却是一种增强自立能力的极好的锻炼。

  佐·阿·布托对子女的教育是非常严格的,他经常告诫孩子们一定要把学习搞好。作为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布托为孩子们聘请了一位英籍家庭女教师,每天下午学校放学后为孩子们讲授数学和英语。为了使孩子们全面发展,在以宗教立国的国度里精通伊斯兰教义。布托还在每天的课后,请阿匐来家为孩子们讲解宗教和经文,主要的内容就是诵读和理解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这也算得上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教育。

  作为一个穆斯林,贝娜齐尔从9岁起,就由母亲领着做祈祷。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虔诚的穆斯林,不论在什么地方,也不论在做什么事,每天总要面向西方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拜倒在地做五次祈祷,具体时间是每天的5点、12点、16点、18点和20点。每星期五午后还要到清真寺做集体礼拜。此外还有各种宗教节日和仪式。贝娜齐尔常同母亲一起参加宗教活动,从小就受着宗教的熏陶。

  在贝娜齐尔天真烂漫的童年,她的生活是幸福而平静的,然而她的祖国却并不平静。

  自从巴基斯坦1947年8月14日获得独立以后,这个印巴次大陆上新生的国家,一直被笼罩在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种族的动荡之中。巴基斯坦的缔造者穆罕默德·阿里·真纳,在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影响,是国家的象征,被尊奉为巴基斯坦的国父。然而他领导这个百业待兴的新生国家仅仅一年多便不幸去世,给这个新生的国家留下了无穷的遗憾。虽然真纳的副手里雅格特·阿里·汗,作为政府总理尚能驾驭局势,化解矛盾,稳定局面,但随着他1951年10月遇刺身亡,巴基斯坦就再也没有一个能为矛盾的各方所接受的公认的领导人了。各种政治势力的争斗,使国家陷入持续不断的政治危机,政府更迭频繁,政局动荡不定。从1947年独立到1958年10月的11年间,巴基斯坦先后更换了四位总督或总统(1956年巴基斯坦第一部宪法通过前称总督,通过后改称总统),政府总理七次易人。在位时间最短的伊·易·琼德里加总理,任职时间不满两个月。政局之动荡,由此可见一斑。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