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爱迪生 | 上页 下页 |
一四 |
|
1872年,该装置在纽约至费拉德尔菲亚的线路上进行了试验。它的效率达到了每分钟传送1000个词(用莫尔斯电码信号)。爱迪生在收报机上采用了高质量的(浸透铁盐溶液的)纸带,并对打孔机进行了某些改进。1872年8月16日,爱迪生递交了对利特尔自动电报系统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动的专利特许证申请书。在接近1873年冬季时,这一工作就获得了圆满成功。成果要比所预料的更加可观。最新型号的电报机器能够用一种宛如打字机的装置来进行打孔。在接收端,接收到的电文不是以孔洞显示出来,而是以打印形式显示出来。爱迪生希望把经过他改进的自动电报机系统提供给英国。他为此目的而前往伦敦。但此行并没有如愿以偿。他的这种电报机系统在伦敦没有被采用,后来只是在美国得到了某些应用。 三 爱迪生在把自动电报机改制成功后,也就把注意力转到了能提高电报电路的通报能力的其他一些条件的研究上。这些条件一方面是能多路通报,另一方面是有能反向同时拍发的系统。多路通报是:在把一个以上的发报机接到一根电线上后,可以利用一些发报机传送信号的间歇来传送另一些发报机的信号。法国发明家博多在这方面获得了卓越成就,他曾研制出了五位制电码,并在1876年使用了五路机。爱迪生在这方面没有研究。他致力于双工通报并制定了“复式双工”即“四工制”,因为用复式双工即四工可以在同一根电线上双方同时能各拍发两封电报。在所有的双工线路图中,基本原理是要设计出一种对自己的发报机工作不起反应,而只能接收从另一个发报机拍发来的信号的装置。爱迪生所提出的双工通报,具有惠斯通电桥的“桥”式线路。 这种惠斯通电桥功效颇高,带有选配得很适当的平衡电阻,所以每个电报局接通在电桥内部支路的收报机本身,对来自本局的发报机的电流不起反应,而只对另一个电报局传来的电流有反应。线路两端的线路完全相同,都配置了很出色的装置。爱迪生像兹·亚·斯洛尼姆斯基一样,运用了四工通报接收法。这种接收法是用两种不同方法,把简单的或单工的发报组合起来。这种组合使发报能在同一根电线上同时进行,而相互间又不干扰。其中一种方法就是两种电流法,即电池组恒久地接到发报台的线上,而在不断路的情况下,电流的方向就会在每一信号开始和终结时发生变化。 极化了的接收继电器,是一个没有调整弹簧的衔铁,其作用只取决于线路中的极性转换,而不取决于电流强度。另一种方法即单一电流法,即发报是通过降低或增加电流强度来实现的,而收报是靠带有拉簧衔铁的非极化继电器进行的,这一系统的作用,只取决于电流强度,所以电流方向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同时把这两种方法(即电流方向的改变和电流强度的变化)都用上,并且把它与逆向的双工通报接收法结合起来,就可以在一根电线上安装四部电报机,即线路的每一端各安装两部电报机。 尽管第一个完全实用的四工线路图是兹·亚·斯洛尼姆斯基早在1858年就已经提了出来,而采用爱迪生1874年获得了专利权的桥接线路图中的四工方法,只是在16年后才开始。但正如随后的实践所证明的那样,桥接线路图并不是最好的线路图;曾付出了大量劳动加以改进的差动型线路图才是最好的。但爱迪生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颇大地促进了对四工通报的研究工作的展开,推动了这方面的设计工作,毫无疑问,这一点对于电报技术的进步也是很重要的。爱迪生的线路图,是把四工通报线路图付诸实施的第一份线路图。 爱迪生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是他在电报技术方面进行研究的最重要的工作。但他在电报技术方面所获得的成就,不只限于这一系统。1881年12月6日,爱迪生(和帕特里克·凯南一起)进行了“电报传真”专利申请。1892年7月19日才发给他专利特许证,专利特许证的号码是第47183号。在这项发明的专利的说明中指出,传真的发送是在改变发报装置中的电流强度的基础上,通过在纸上或其他材料上的亲笔字迹笔画的变化来实现的。 四 爱迪生的电动记录机,是一种使电报系统不用继电器而工作的尝试。因为继电器是电路中一种变幻莫测的因素,它常常给人造成许多麻烦。爱迪生于1874年8月13日进行了该项发明权的申请,而在1875年1月才得到了专利特许证(号码为第158787号)。对某些盐溶液在电流的影响下改变其性质的现象所进行的观察,使爱迪生得以制造出电动记录机来。例如,如果使位于连接电池组负极的接点处的铅尖或铂尖摩擦放到连接电池组正极的金属上的那张浸透了氢氧化钾溶液的纸面,那么纸和金属间的摩擦与否就将取决于电流是否通过。在电流通过时摩擦就会停止,而金属在纸上就像在镜子上一样滑行,一直到电流中断为止;当没有电流通过时,摩擦力就很大。 这种效应能在微弱的电流作用下可观察到。这种交替产生的摩擦和滑动,都可以使某个机件严格按照发报机中产生的电流的中断情况而移动。爱迪生在电动记录机中利用的正是这一性能。这一装置可以作为电报的收报机,可以用莫尔斯电码把信号从线路的这一端转发到另一端。该装置所接收到的信号可以用墨水记到纸带上,或能用声码器收听。该装置在进行某些改装后,还可以被用来进行通话:这种情况下,它就叫做“接收记录机”。 五 爱迪生在拟定电报机线路图各种系统和研究其特性的过程中,当然知道,线路本身在经济上和使用上会造成多少困难。他总是关心彼此间没有联结的电路的相互感应作用所产生的远距离效应问题。当他在四工电报方面已经付出很多心血之后又过了很久,于1875年开始研究起这一问题。而对爱迪生能解决这一问题,从逻辑上说也是可以理解的。既然四工电报可以利用单线线路进行通报,颇为经济,那么能找出一种实地运用无线通报的方法,就会具有更巨大的社会意义。爱迪生在80年代和90年代不止一次地反复采用各种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早在1875年他就预言,将来就不用电线这种“累赘”来通信息了。 80年代,在英国有普里斯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试验;而在美国哈佛大学的约翰·特罗布里奇和爱迪生也都在这方面做了大量试验。与爱迪生关系最密切的人中,有一个叫埃兹拉·吉利兰,曾在纽约爱迪生的机器制造厂里进行试验。任务开始是根据国家的实际需要的范围提出来的。当时列车在其连续多天的运行中所行驶的线路从东到西贯穿了整个国家,通过了尚未充分开垦、人烟稀少而甚至是某些半沙漠的地方,所以特别迫切的任务,是使正在运行的列车同整个铁路线建立联系。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