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纪实·历史纪录 > 中共中央特科 | 上页 下页
一七


  在蒋介石看来,特务活动的成败利钝,关系党国存亡。因此他对于陈立夫草创的特务机构,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尽力加以扶植。

  最初作为党务部门的调查科只设采访、整理两个股,有总干事、助理干事共十来个人,几张写字台,如此而已。自从陈立夫入主调查科之后,调查科的状况就今非昔比了。调查科的机构迅速膨胀,陆续增设了特务组和言文股、文书股等机构。

  陈立夫特地从中央党务党校和黄埔六期精心挑选了近三十名受过政治警察圳练的毕业生,充实到调查科。

  在调查科内,新成立的特务组又是其中最要害的部门。调查科一般的特务活动由采访股等部门担任,而所有针对中国共产党的重大谍报活动、密谋策划以及被认为属于最机密的情报搜集、破坏指导等都由特务组负责。特务组的办公室,不但中央党部其它部门的人员禁止入内,即使调查科内部人员也不能随便进入。

  过去冷冷清情的调查科,只因成了“特”字号,很快就身价百倍,成了中央组织部内机构最庞大、最为要害的部门。

  陈立失将调查科改造为特务机构之后,就将调查科交给他的亲信去具体负责。

  担任调查科主任的都是CC系骨干,这些人在调查科干不了多久很快就可以升官晋级。调查科成了登龙门的终南捷径。

  继陈立夫担任调查科主任的是张道藩。张是贵州盘县人,二十年代初期留学法国学习油画。这位学艺术的留学生的志趣并不在形体和色彩,而是醉心于政治。张道藩因为是CC系的高级骨干,被陈立夫选中当了调查科主任。张道藩在调查科只干了几个月就升任中央组织部秘书兼侍从室秘书,后来历任中央宣传部长、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抗日战争期间曾随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

  张道藩的后任吴大钧是浙江人,曾留学美国,与陈立夫私交甚笃。吴大钧当了半年调查科主任,就升为中央统计处处长,同时又负责筹备开办中正书局。调查科主任一职交给了叶秀峰。

  叶秀峰是江苏扬州人,与陈立夫是北洋大学的同班同学,后来又和陈立夫一起赴美留学,二人私交极深,互相称兄道弟。叶秀峰在调查科干的时间也不长,到一九二九年底就升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委员,以后历任南京市党部组织部部长、西康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长、中统局局长、国父实业计划研究会总干事。

  担任调查科主任时间最长的是徐恩曾。徐恩曾,号可均,浙江吴兴人,与陈果夫、陈立夫是小同乡,并与二陈有表亲关系;毕业于南洋公学(现在的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电机工程。徐恩曾特别受陈立夫的信任,主持中统的时间长达十五年之久。在徐恩曾任职期间,调查科逐渐演变定型为后来的中统局。

  一九三二年,按照蒋介石的指示,陈果夫、陈立夫在调查科基础上秘密建立了特务工作总部。这个特务组织即使在国民党内也是极端保密的,除了CC系核心圈子,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特务组织的存在。在国民党中央党部或其它任何机关的组织条例中都根本找不到“特工总部”这个名称。

  特工总部在南京和上海设有行动区,在各省市党部设有特务室。这些行动区和特务室都是秘密的,从不公开活动。行动区和特务室的负责人通常是以“特派员”、“督查员”或“肃反专员”之类的身份出现。特工总部与各地下属机构之间往来电报都是用代号,从不称“总部”或“行动区”,并且代号一年一换,显得极其诡秘。

  直到一九三八年特工总部撤消,改为中统局之前,这个幽灵似的秘密特务组织始终是借用公开的行政机关作为它的躯壳,犹如幽灵附体一般。

  特工总部所用的行政机关的名义,一个是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处,这是由调查科扩大而来的;另一个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一处。表面上看,一个是党务机关,一个是政府机关,似乎互相独立,实际上不过是特工总部的两张画皮而已。特工总部负责人徐恩曾的公开职务便是党务调查处处长兼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一处处长。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军委会调查统计局并非后来由戴笠任局长的军统局。在三十年代初期,除了CC系的特工总部,黄埔系的军统也已经初具形态,因此蒋介石于一九三二年设立军委会调查统计局以协调这两个互不统辖的特务组织。该局以陈立夫为局长,下设三个处。第一处以徐恩曾为处长;第二处以戴笠为处长,第三处先是由叛徒丁默囤为处长,后由金斌继任处长。到一九三八年,这三个处分别扩大为三个特务组织:第一处为中统局;第二处为军统局;第三处成为军事委员会特检处,专管邮电检查。

  特工总部的矛头主要对准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尤其是上海行动区更是将破坏中共中央机关作为首要任务。然而,无论特工总部行动如何诡秘,其保密措施如何阴森严密,但陈立夫和他的亲信徐恩曾做梦也没有想到,就在刚刚成立的特务机构内部,就已经有中共中央特科的人员打入了。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