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纪实·历史纪录 > 走过西藏 | 上页 下页 |
一一五 |
|
§第一章 查古村的岁时祭祀 ——田野上古老仪式在勉为其难地进行——农妇尊珠旺姆和她的一家—— 农事歌谣——寻访土地女神,神话消失——乘坐牛皮船去拉萨经商的年轻人—— 到牧民家里去——查古村出身的知识分子群佩—— 边巴回到查古村,边巴再也不回查古村—— 前年(一九九一年)秋季,当我们在西藏中部农区走来走去,颇费心机地为电视系列片《西藏文化系列》采点,尤其是要寻找一个在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中,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土地崇拜仪式的村庄时,查古村和拉萨附近的几个村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后经深入采访,反复比较,最后确定了查古村。然后从春耕开始,到秋收冬灌,跟拍了大半年,才无奈地发现先前先入为主的意图只是部分地实现了,实际上了镜头的与初衷已相去甚远,成为“有心栽花”和“无意插柳”的笑谈。生活现实坚如磐石地摆在那儿,你只能如实地去表白它,而不可能一厢情愿地去导演它。由此导出一个经验结论:西藏乡间生活如此纷繁,随便哪一个村庄都富有深厚意味。今后再拍的话,不妨采用抓阄的办法,或随兴之所至在任何一个村旁停下车来,你必定丰收。当然,前提是你必须长时间地待在那儿,肯吃苦,能深入。 当初选择查古村作为跟拍点,并非出于特别考虑,恰恰相反,是因为它的普通。这个村庄属于拉萨近郊,在城边拉萨河以南几华里的地方,但隔河却未能相望——乘牛皮船到达对岸后,须拐进东南向的山坳,在城边只可能看到查古村背后的山脊。从查古村西北望,则可直视拉萨西郊的巨大的白色城邦、举世闻名的哲蚌寺——事实上,查古村的精神生活也一向被哲蚌寺的光芒所笼罩。说查古村之普通就在于它现状的一般:这个拥有四十八户、三百多人的小小村庄的生产能力、生活水准在柳梧乡所属三个村子里名列第二;而柳梧乡在堆龙德庆县内也属中等——一般说来,这类平凡更具有普遍性因之就具有了乡村的代表性。唯一特别的考虑是,旧时查古村作为拉萨寺院功德林的庄园谿卡,祭祀活动比较集中规范,尤其是遍访不得的春耕仪式近年间在这里已得到恢复。况且它也是我们的老朋友群佩老师的家乡。 查古村地久天长地坐落在山谷深处,查古村的日子徐缓地进行着。有关这个村庄的人和事,过去和现在,且听我从容道来。 一九九二年三月十五日,藏历水猴年元月初十一日,是查古村人择定的举行开耕的吉日。同时择定的还有吉祥的方向、地点和一对属相相同的少男少女。 这是一个寒气犹存但阳光明媚的春日。一大早,我们的摄制组就进了村。拍了人们更换节日盛装,又拍了人们为闲置一冬的耕牛披戴轭具——给耕牛扎红系彩,把两头牛用轭具固定在一起,就是西藏农区特有的“二牛抬杠”。炊烟融进晨雾久久不肯散去的村落里,又满满地充盈起喜悦的气氛。当太阳高高在上的时候,家家户户走出了举着彩旗彩箭的、端着五谷斗的、吆喝着牲口的人流。全村人无分老幼全都来了,沸沸扬扬全都走向村中央宗教场地玛尼拉康跟前的那块田地上。香柴柏鲁燃起来了,初上轭具的耕牛又跳又咬,人们就拿五谷糌粑团塞进牛嘴,又在它们的额上角上抹酥油。 西藏农区的耕牛叫犏牛,是牦牛和黄牛的杂交种,模样也介于它们的父母之间:接近牦牛,但全身毛发特别是裙毛和尾巴都比牦牛稀短得多。为了上镜头以体现特色的缘故,我们向村人提出能否将大个牦牛排在前面,得到的答复是千万不可:要是邻村人看到电视上的查古村竟然拿牦牛作头牛和耕牛,肯定要大大地笑话我们穷,因为一头犏牛的身价是牦牛的两倍,拿两头牦牛才换得一头骗牛。 后来听群佩老师说,犏牛身价高,因为它驯服,力气大,既恭顺又能干。就像骡子之于它父母马和驴。 环绕着田地中央的一块名为“阿妈塞多”的白石头,村妇不停地往香柴堆上加柴撒糌粑,一旁的僧人在念经。头戴金花帽、身穿黑氆氇藏装、手执匕首的男人们和穿着艳丽衬衣、围着彩色围裙、手牵着手的妇女们分列两旁,音调歌词不同、节奏疾徐不一的男女声无伴奏混声合唱交织着响亮起来。这是春耕仪式的高潮,要持续很久直到结束。 男人们唱的是古代武士战歌——“拜”,歌词大意: 山中有呢还是山中无?山中确有座大雪峰。 如果山中没有雪峰呢,哪里会有雪水流下; 如果雪水未聚集成湖,用什么去浇灌庄稼。 …… 站在右边的雄壮男子,站在左边的美丽姑娘, 会不会唱“拜”都来试一下吧, 会唱的就请响应伴唱,不会的请念六字真言。 女人们唱的叫“谐青”——大歌舞,歌词大意: 太阳从何处升起,太阳自东方升起, 世界的土地河流,是温暖阳光赐予; 月亮从何处升起,月亮白山顶升起, 没有太阳和月亮,世界将暗淡无光; 大鹏从何处飞出,大鹏自上方飞出, 高尚人聚会之处,大鹏从空中掠过。 …… 在春耕仪式上象征性地做过犁地撒种的动作之后,从第二天开始各家户就可以自行安排农事了。顺便收集了几首《耕地歌》,其一为: 公犏牛你不要唱悲伤的歌, 母犏牛正在草地上为你借草。 另一首是: 没想到连桑桑拉姆也会骗人, 跟生了三个孩子的老婆不要说真话。 春耕播种之后,原本有一个极热闹的送肥的工作很仪式化。现在也还送肥,但不再热闹了。主要原因在于从前村里连马车都没有,运输工具是毛驴,为此村人多养毛驴,并且大家都为庄园主干活,集体行动。每五头毛驴为一组,毛驴皆披红挂彩,风光得很。送肥路上,后面一组想要超过前头一组,就会发生愉快的争执,相互间说出一套套挖苦奚落的俏皮话,借以打趣逗乐。奖品“酥油粑”颁发给后来居上者。如今分田到户了,毛驴也少]”,更有人家用手扶拖拉机送肥,仪式就从简。只将白石供奉于肥堆上,为的是取悦于它所象征的土地女神。 查古村严格遵守着的还有两项“小敬神”和“大敬神”的民间宗教仪式。根本意图仍在于祈求庄稼丰收。所敬之神为同一个,或同一群。本村的“域拉”——乡土神有一个长长的名字叫“波钦域拉嘎布察龙丹玛久尼”,含有大和白的意思,十二丹玛(丹玛久尼,地母)是藏区共有的地方护法;另外本地的赞神巴瓦本堆(愤怒七兄弟)也是藏地共有的著名赞神。这两个仪式都须集结起全村人,在东南山谷深处的拉丹地方举行,所有的神灵都聚集在那儿。人们绕村进行时,要分别在九个地方逗留,爆桑和唱歌。据说这些地方是一些小型土地神分而治之的地方。播种后的藏历四月初八日小敬神,含义为对于未来丰收的委托寄存:众位神只呵,拜托您好生看护庄稼,不使灾害降临。收割前的藏历七月初八日的大敬神,则是答谢:众位神扶呵,现在我们将存放于此的丰收取走,感谢您一年中看护庄稼的恩情!另外还有请示收割的意思,此前是严禁动镰收割的。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