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中共往事钩沉·千秋功过 | 上页 下页
八二


  10月18日,林彪的亲信黄永胜等人向全军发布了《林副主席第一号令》称,为了“加强战备,防止敌人突然袭击,调动全军进入紧急战备状态,要求部队迅速抓紧布置反坦克武器的生产;立即组织精干的指挥班子,进入战时指挥位置,各级要加强首长值班,及时掌握情况,并迅速报告。”

  10月19日,林彪用电话记录形式报告了毛泽东。毛泽东看后,指示:烧掉。林彪、黄永胜却以毛泽东说得好,烧掉为指示,继续通知疏散。刘少奇成为“第一个号令”的最早受害人之一。

  10月17日,刘少奇病情更重。他输着液,鼻孔插着长期放置的鼻饲管,吸痰器不时伸进他的喉头,吮吸着涌上来的脓痰。医护人员说过:他“随时都可能突然死亡”。可是,催促他立即离京的指令越逼越紧。为了通知刘少奇,护士用棉签蘸上紫药水在一张纸上写了几个大字:“中央决定把你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刘少奇默默无言。理解这“转移”二字所包含的内容。他把脸转了过去。护士又把那张纸拿在他眼前,刘少奇再次把脸转开。无奈,刘少奇原卫士长只得俯在他耳边,把写在纸上的字念了一遍。刘少奇紧闭双眼,一言不发。

  不久,他便被转移了。

  患有糖尿病的刘少奇,已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因长期卧床,无人清洗,身上又脏又臭。离开北京时,看护人员索性把他的衣服剥去,包裹在一床粉红色的缎面被里,被子上又蒙了一条白色床单。晚上7点,刘少奇被抬上担架,在专案组人员监护下,由护士及刘少奇原卫士长陪同,乘飞机向河南开封飞去。

  晚上9时过,载着刘少奇的飞机降落在开封机场。刘少奇被拖出舷梯,由救护车送到原开封市人委大院内的一座天井小院,小院四周是四座三层高的楼房,前后左右均不临街,电网密布,院外有重兵看守。刘少奇被安排在西楼一层南头的里屋内。

  这里的气候已开始寒凉,刘少奇身受风寒,肺炎再度发作。到开封时,体温升到39度,呕吐不止,当时河南省的负责人却向上报告:“一切均好,病情无异常变化。”在开封,医护人员除了定时给鼻饲、帮助翻身外,仅进行很有限的治疗。

  11月5日,刘少奇再发高烧,经抢救,两天后体温降至37.2℃。

  11月10日晚,刘少奇体温再次突然升高达39.7℃。因受检查条件限制,“当时不能确认是肺炎”,但按肺炎治疗,不准送医院。

  11日深夜,刘少奇病情突然恶化,喘着粗气,瞳孔对光反射消失,体温达到40.1℃。在治疗无成效的情况下,于12日清晨6时40分才发出了病危通知。

  5分钟后,刘少奇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刘少奇去世两小时后,“抢救”人员才赶到了现场。在刘少奇病情日益恶化时,守护在他身边的医护人员,曾提出是否能让他的亲属来见最后一面,但谁也不敢作主。在刘少奇溘然与世长辞时,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他孤独地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之后,他的遗体被抬到西楼一层的廊檐下进行拍照。

  11月13日凌晨,当刘少奇的原卫士长再次赶到他的身边时,只见刘少奇遗体被放在地下室的过道上,身上盖着白床单,蓬乱的白发有一尺多长,嘴和鼻子都变形了,下巴一片血迹。卫士长细心地为昔日的共和国元首、自己跟随的首长剪去过长的白发,刮去长长的胡须,穿上一套普通的衣服和鞋子。

  §一份奇特的骨灰寄存证

  1969年11月14日深夜12点,头部和面部全用白布裹得严严实实的刘少奇遗体,被六七个人抬上一辆“六九”型吉普车。因吉普车太小,刘少奇的双脚还露在车厢外面。

  15日零点刚过,载着刘少奇遗体的“灵车”在细雨中驶向火化场。

  火化场早已得到通知,说是有一名“烈性传染病人”要在半夜火化。当时,20多名军人把火化场全部戒严,只留下两个工人操作火化,当“灵车”开进火化场时,有人还喷洒了消毒药水。

  没有党旗,没有花圈,没有白花,没有黑纱,也没有任何形式的悼念仪式,刘少奇的遗体被匆匆推进了火化炉。当刘少奇的遗体化为灰烬,他生前在开封本来就少得可怜的遗物也被付之一炬。

  刘少奇不仅无声地走了,而且留下了一份奇特的骨灰寄存证:

  骨灰编号:123申请寄存人姓名:刘源现住址:××××部队与亡人关系:父子死亡人姓名:刘卫黄年龄:71性别:男职业:无业堂堂的人民共和国主席,在他曾亲手参与缔造的共和国里,死后连使用真实姓名的权利也被剥夺了。

  §大海的儿子

  1979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中央组织部对刘少奇一案进行复查。

  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撤销了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公报中加给刘少奇的罪名和对他的处理决议,并相应撤销当时专案组提出的《审查报告》,恢复刘少奇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

  5月13日,按中央指示,王光美同子女前往开封,迎接刘少奇的骨灰。

  5月17日下午3点,刘少奇的追悼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万人礼堂座无虚席,但除了悼词,雄壮的国际歌,再无别的声息。

  刘少奇生前曾多次表示,在他死后,一定要把他的骨灰撒到海里,不要留存人世。

  5月18日,当刘伯承得知刘少奇的骨灰还未如愿撒向死者生前渴望的海洋时,主动向中央请求:将此任务交给海军执行。之后,海军方面派来三名军官,就海葬事宜和王光美商谈,提出派专机将骨灰及随行亲属送到海军安排的地点,出动军舰,海空护航,执行这项任务。

  5月19日8时许,由七八辆汽车组成的一列灵车队,从人民大会堂西北门开出,向北京西郊机场驶去。原定由海军派出的专机,已改换为中央派出的一架三叉戟飞机,正等候在候机楼旁。到处是赶来送灵的人,到处都是阵阵低语和哀泣声。在和送别的人们一一握手后,王光美等几人捧着骨灰盒登上了飞机。

  10点,飞机平稳地降落在青岛附近的一座海军机场上。

  打开舱门,只见两列持枪脱帽、垂手肃立的水兵,组成接灵仪仗队。当灵车经过青岛市区时,5万多人出来迎接。有的插着白花,有的挽着黑纱,他们流着泪,哭泣着。

  当灵车驶入军港时,在停靠着受命载运灵柩的军舰的码头上,肃立着一列左手托帽、右手行军礼的海军军官。港内的所有船舶,不论大小,也不论国别,都下半旗致哀。

  军舰,驶向预定海域。此时天空由晴转阴,一会儿,下起雨来,仿佛苍天也在为刘少奇致哀送行。

  伴随着给予国家元首的最高等级的21响礼炮轰鸣,亲属们每人轮流捧起一把骨灰撒向大海。刘少奇终于按自己的心愿深深地投入了一望无际的大海之中……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