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中共往事钩沉·浪底真金 | 上页 下页
八九


  在建国初期,稳定市场物价,结束国民党政权留下来的恶性通货膨胀,是当时解决财政经济困难和安定人民生活的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他通过调查研究,首先领导了反击投机资本家哄抬市场物价的严重斗争,很快就平抑了市场物价。毛泽东同志对此作了高度评价。

  随后,根据陈云同志的建议,党中央、政务院于1950年3月作出了《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由于这个决定的贯彻执行,到4、5月间,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统一,财政收支接近平衡,金融物价趋于稳定,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初步好转。这是新中国在经济战线上取得的一个重大胜利。接着,他针对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的困难局势,提出财经工作方针,应该是国防第一、稳定市场第二、最后才是其他各种经济和文化支出,从而保证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进行和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

  1953年10月,根据他从当时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的建议,党和国家先后决定对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实行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即统购统销。这一重大决策的实施,保证了城市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对粮食、棉花、油料等的需要及其价格的稳定,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保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顺利进行。

  1954年2月,他兼任中央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工作小组组长。他在编制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及以后的经济领导工作中,一贯坚持立足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反对不顾现实条件的急躁冒进、急于求成的错误倾向。他主张,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必须兼顾,制订经济计划必须做好财政收支、银行信贷、物资供需和外汇收支的综合平衡,以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健康发展。他认为,只有按比例发展,才能取得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效益。1956年9月,他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新问题》的发言,对改革经济体制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它们的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其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它的补充。这是陈云同志在五十年代中期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富有创见的构想。

  §毛泽东对陈云的评价

  中共八大前夕,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七中全会上的讲话中,对陈云同志评价很高。毛泽东同志说,陈云同志比较公道、能干,比较稳当,看问题有眼光、尖锐,能抓到要点。这个评价为全会所接受。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陈云同志被选为中央副主席。1956年11月,他兼任商业部部长。1957年1月,他兼任中央经济工作五人小组(1958年6月改设财经小组)组长。11月,他按照毛泽东同志的建议,为国务院起草了关于改进工业、商业、财政管理体制的三个决定。

  他指出,现在集权太多,分权太少。我国人多、地大,各地情况不一样,集权不能过分,但职权下放以后,也要注意地方可能发生的不顾全局的倾向。这是党和政府在改革过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方面所进行的最早的尝试。1956年8月,他兼任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

  §陈云较早发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问题

  从1958年开始,党在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上发生“左”的错误,随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遇到严重挫折、城乡人民的生活发生很大困难。陈云同志较早地发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问题。

  1958年12月他提议,不要公布中共八届六中全会确定的1959年钢、煤、粮、棉四大指标,之后他又指出,四大指标是难以完成的。这些正确意见,当时没有受到重视。1959年4月,他提出要增产节约粮食、组织城市副食品的供应、专门安排日用必需品生产、精简城市多余职工、优先安排供应市场物资所需的运输等措施,以缓和市场供应异常紧张的状态。

  5月,他受毛泽东同志的委托,对当时关系经济全局的过高的钢铁生产指标进行调整。此后他在因病休养期间,到广西、吉林、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苏以及上海等地,考察农业、钢铁、矿山、化肥等生产问题和人民群众生活问题。他在上海青浦县小蒸公社调查后指出,要迅速恢复和发展养猪事业,必须把大部分母猪下放给农民私养,同时要留足农民自留地。1961年春,他提出进口粮食,对几种商品实行高价以回笼货币和动员城市人口下乡等几个关系全局的重大决策。

  在1962年1月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期间,他在小组会上作了《怎样使我们的认识更正确些》的发言,针对当时片面强调主观意志的倾向,提出看问题一定要互相“交换”意见,要作多方面的“比较”,还要根据实践经验“反复”考虑,才能使自己的认识比较全面,比较切合实际,指导工作才能大体正确。2月,他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和国务院各部委党级成员会议上作了《目前财政经济的情况和克服困难的若干办法》的讲话。这个讲话对当时统一全党思想、调整国民经济和争取财政经济状况好转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提出包产到户的建议

  为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决当时农业发展中所遇到的严重困难,他支持并提出实行包产到户的正确建议。1962年4月,陈云同志重新出任中央财经小组组长,在毛泽东同志支持下,同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同志一道,为克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消极后果,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果断的措施,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国民经济有效地得到恢复并重新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陈云同志在这个历史阶段的突出贡献,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公认的。

  §下放江西“蹲点”三年

  “文化大革命”期间,陈云同志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当时他受到错误的批判,在党内只保留了中央委员的名义。

  1969年他被下放到广西南昌的一个工厂“蹲点”,长达三年之久。他在这段时间里,阅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特别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写的有关新经济政策方面的著作,并联系中国实际,研究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问题。1973年至1974年,他受周恩来同志的委托,就在外贸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后指出:同资本主义打交道大势已定,要很好地研究当代资本主义,不研究资本主义,我们就要吃亏。不研究资本主义,就不要想在世界市场占有我们应占的地位。他还指出,不要把实行自力更生的方针同利用资本主义信贷对立起来,银行要理直气壮地担当利用外资的任务。这些观点,在当时和以后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975年1月他被选为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