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历史纪录 > 血泊罗霄 | 上页 下页


  ◎第二章 兵到井冈

  §“三湾来了毛司令”

  在井冈山区流传的许多歌谣中,有一首这样唱道:

  三湾降了北斗星,
  满山遍野通通明。
  一九二七那一年,
  三湾来了毛司令。
  三湾来了毛司令,
  带来工农子弟兵。
  红旗飘飘进三湾,
  九陇山沟闹革命。

  三湾,是江西永新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毛泽东接到宋任穷送来的信后,他信心百倍地带着部队进入了这宁静而偏僻的小山村,对部队进行了他思考已久的整编,军史上称为三湾改编。

  自从起义以来,毛泽东看到很多,也想了很多。部队屡战屡败,特别经过芦溪一战,卢德铭如大树倒地。用后来某些人回忆的说法,部队已成“惊弓之鸟”。一些人悄悄扔下枪,不辞而别,而队伍前前后后此起彼伏不断传来伤病员痛苦的呻吟,其中夹杂着军官鞭打士兵的刺耳的皮鞭声。

  毛泽东眉头紧蹙到9月29日的三湾,终于放开手脚,施展了一系列大动作。

  首先,只剩七八百人的队伍干脆改成团的建制,军旗上的字样改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陈浩担任团长,在文家市会议上助了毛泽东一臂之力的宛希先担任政治部主任。团以下只设两个营和特务连、卫生队、辎重队。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别的军队从来没有过的编制——军官队。

  毛泽东是有他的长远打算的。一方面,军官队在以后的扩红运动中为迅速建立一支强大的红军部队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一些带有军阀作风的旧式军官可以很好地在这里洗洗脑。

  余洒度终于在毛泽东面前彻底败下阵来。他的师长被“改”掉了,成了军官队中普通的一员,不过,他仍然担任前敌委员会委员的职务。

  有一篇回忆文章,讲到三湾改编的情景,其观点不为我们所取,但其中的一段描绘,仍不失其逼真并且幽默。

  毛泽东先生望望四面围紧的高山,想想地上生不出多少东西,因此决议再行改编,遣散伤、病官兵,师长、副师长以及团长的,通通作了前敌委员会的委员。部队编为一团,以陈浩为团长。新选的前敌委员们,尤其是今天以前的余师长站在旁边,面红耳赤地圆睁着眼,望着地下。

  部队在芦溪时,前委跟着师长跑,因此才会有总指挥的牺牲,部队的减员。三湾改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便是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

  在此之前,党的组织在团一级,改编以后,支部建在连上,营以上设党委,班设党小组,并在连以上派党代表,全军归前委统一领导,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此以后,人民军队的领导权牢牢地掌握在党的手中。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有一句著名的话,道破天机:“红军之所以艰难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三湾,水塘遇险的那一幕再一次清晰地浮现在毛泽东的眼前。他分析,他死里逃生的根本原因就是那些民团是只为吃粮而当兵的雇佣兵,所以会那样敷衍了事。

  而眼下的这支队伍呢?

  毛泽东吸着劣质的烟草,陷入沉思中。

  要改变雇佣的现状,必须要使士兵不挨打,要有主人的感觉。

  毛泽东扔掉烟头,对部队进行第三项改革——建立士兵委员会,规定士兵委员会对军队官长的工作可进行监督。人民军队官兵平等正是始于井冈山,井冈山根据地是“官最不像官”的时期,这时候,井冈山看不到官打兵的现象了,不过,人们偶尔会发现,士兵们有时在打连排长的屁股。

  毛泽东出手大方,初次见面使给了袁文才一百柱崭新的钢枪

  到三湾改编为止,对此行的目的地,毛泽东仍然没有确定。

  井冈山,像一位裹着神秘面纱的仙女,在他的面前忽隐忽现。

  毛泽东早就听说过井冈山,省委也和宋任穷说过那里有农民武装。但他没有直奔井冈山,没有调查研究就贸然行事,这不是他的作风。

  毛泽东领着七八百人的队伍在井冈山的脚下绕了一大圈,在行军图上看起来,就像一位雕塑家在踱步揣摩着一尊巨大的雕像。

  但我们可以推断,毛泽东这时开始有了罗霄山脉中段建立根据地的想法。

  在三湾,毛泽东会见了一位当时对他来说至关重要的人物,他就是毛泽东在广州农讲所的学生,现在是袁文才重要幕僚的陈慕平。

  其实,毛泽东在秋收起义时就知道了井冈山地区有两支农民武装,一支是袁文才,一支是王佐,这个宝贵的情报来自于当时的二团团长王新亚。

  1927年的7月,王新亚率领安福农军会同袁文才、王佐的农民武装攻打水新县城,解救出被敌人关押的永新共产党领导人,曾并肩作战过,而且,后来成立赣西农民自卫军时,王新亚任总指挥,袁、王二人都为副。

  后来,从省委的来信中,毛泽东进一步证实了袁文才和王佐之事。

  这时见到陈慕平,毛泽东欣喜异常。看来,解工农革命军目前之困的出路就在此人身上。毛泽东与陈慕平长谈一宿,知道了袁文才的底细,而且,他从陈慕平的谈话中又注意到了一个细节:袁文才和王佐还是拜把子的老庚,他们在井冈山上下互为依托,同进同退。

  毛泽东不禁击掌叫好。

  他写了一封长信,托陈慕平面交袁文才。既然同是农民兄弟武装,何必客气?毛泽东又在信中向袁文才详细叙述了工农革命军目前的处境,并提出要在他的地盘上安置伤病员,建立留守处。

  也许是毛泽东信中表示的诚恳,也许是出于对陈慕平的信任,行事一惯小心谨慎的袁文才这次没有狐疑不决,他很快派出代表请毛泽东到宁冈大仓相会。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