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历史纪录 > 人民记忆50年 | 上页 下页
六三


  听说燕子要结婚了,父亲从天津给她寄钱来,叫她买两身衣服,但是,
  她却偷偷地用它买了两把铁锨。
  “唉,真是,燕子这孩子啊……”二大妈感动地说。
  婚期一天比一天近,燕子还是天天下地劳动,好象心里根本没有这回
  事。有一天,“老姐”王学娟实在忍不住了,她找到燕子,问她:
  “再有几天就结婚了,你还天天下地,也不准备准备呀!”
  “到时候搬上铺盖上他家去不就行了,有啥可准备的?”燕子说。
  “看你说的,就是别的不准备,咋说也得做两双新鞋、洗洗衣裳呀!”
  学娟说。
  “不忙,现在农活正在劲头上,有新鞋没新鞋要啥紧?”
  就这样,燕子一直干到结婚前一天。
  燕子一心扑在生产上,老人们疼爱,青年们钦佩。这事传到了公社,
  公社党委决定帮助她解决一些具体困难。公社妇联夏主任也把自己存着的
  五尺白地蓝花洋布悄悄给了燕子,叫她做一件小褂。结婚前一天,王学娟
  和刘连风也偷偷把她们做的两双鞋硬塞给了燕子。
  为了叫他们结婚,村里在学芝家东邻找了一间房,井准备叫他们长期
  住下去。队长们叫燕子去看房子,燕子不肯;老支书催她去收拾收拾,她
  不去。支书催得紧了,她说:
  “咱村缺房少屋的不只我们,那房让别人去住吧。”
  “学芝家那么些人,没房子你们怎么结婚?还是你们去吧。”老支书
  说。
  “我和学芝商量好了,就在他们家里结婚。”
  “他娘和学孟他们呢?”老支书又问。
  “他们先在外边借几天宿儿。”燕子说。
  “那以后怎么办?”
  “以后自有办法。”
  老支书问是什么办法,燕子只是笑不肯说。老支书知道燕子拿定了主
  意的事,谁也改变不了,他只好说了句“你这个怪丫头”,就走了。

  以下的叙述,今天看来也颇为有趣的,它散发着60年代的乡土气息,语言也是极其生动活泼、而且不平常的。更主要的是,邢燕子圣女贞德般的高尚风范,在这个年代里照亮了一度变得晦暗的人心,洋溢着纯洁的光泽,穿透时空——

  结婚第三天,燕子请婆婆和兄弟、妹妹们回家里来住,她和学芝搬到
  屋外窗跟底下早年喂小驴儿的草棚里去,刚搬完家,她就扛锄下了地。
  当地风俗,新媳妇过门一个月后才出来干活,燕子队的姑娘、媳妇们
  见燕子第三天就来下地,都劝开了:
  “燕子,怎么刚两天你就下地来了?快回去再歇几天吧!”
  “成年成月地干,结了婚还不多休息两天!”
  “不,我呆不下去。离开了大伙,我闷得慌。”燕子说。
  这时,“老姐”王学娟也插上来:“你这个死个丫头,十天八天没你,
  咱这燕子队还垮了台?别那么不放心……”

  不管人们怎么说,燕子还是坚持又干开了活,而且比以前劲头更足。
  一起长大的姐妹们,到了一块不免说几句体己话,一听说燕子和学芝搬到
  那个宽不过五尺、长不到六尺、人直着站不起未、而且有雨就漏的小草棚
  去住,几个人都吃惊地问:
  “哎呀,他家那个草棚子小得象个兔子窝,你们两个人怎么住法儿?”

  燕子笑起来说:
  “你们别看小,有‘小楼’就不愁有大楼,这会儿谁要换我们的‘小
  楼’,我还不换哩!”
  从此,那个只有一条小炕,地上除个小缸之外什么也放不下的草棚,
  就成了村里有名的“小楼”。

  60年代前期是和平年代的英雄典型人物倍出的时代,我们流连于英雄人物的生活传奇之中时,可以发现,这些人物大抵都有过人的坚韧无私品格。由于这个时期生活环境的原因,这类人的生活实录中不会有过于繁复的意象,他们的集体主义品质导致出的行为,也是惊人的相似,如《邢燕子的故事》中就有这样的情节:

  一次,她到公社参加民兵会议,队里给了她一元饯的伙食补助费。中
  午吃饭时,有些开会的人到饭铺,又买鱼又买汤,燕子却只花了九分钱买
  了两个红高梁面窝头,拿到公社办公室,倒了碗白开水吃起来。一个同志
  见这情景,吃惊地问:
  “燕子,你就只买了两个窝头?挺干的,怎么没买点菜?”
  燕子笑着,指了指窝头和开水:“你看我这不是有干有稀,吃的很好
  吗?”

  回到队里,燕子把剩下的九角一分钱全部交给了大队会计。会计接过
  钱一数,奇怪地说:
  “燕子!你怎么吃的,只花了那么几分钱?”
  “队里还不富裕,能少花一分就少花一分。咋的,你还怕队里钱多了
  扎手?”说着她笑着走了。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