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历史纪录 > 开国大典6小时 | 上页 下页 |
三七 |
|
这些美丽的幻想,在中国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无法使之变为现实。结果,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 1915年5月,袁世凯政府以政事堂礼制馆名义,将一首名为《中华雄踞天地间》的歌曲定为国歌,为袁世凯恢复帝制制造舆论。歌词是:中华雄踞天地间,廓八霆,华胄以来昆仑巅,江湖浩荡山绵连,勋华揖让开尧天,亿万年。 袁世凯擅自下令,把歌词中的“共和五旗”改为“勋华揖让”,暗示民国政府将采用唐尧、虞舜的禅让制,暴露出他复辟帝制的尾巴。次年,袁世凯登基称帝。千夫所指,不义自毙。在全国人民的讨伐声中,袁世凯只当了83天皇帝就命归黄泉了。 可是,这首国歌,在袁世凯垮台后,仍为历届北洋军阀政府袭用。1920年,段祺瑞政府命教育部出面,专设了一个“国歌研究会”,征集曲谱。最后采用著名作曲家肖友梅的用亡调长旋法与中国姑冼宫调井用的曲调,所填歌词为中国古诗,相传是虞舜所作的《卿云歌》:卿云烂兮,纪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1920年10月,这首歌曲由当时的教育部报请国务院批准,定为国歌,并下令于1921年7月在全国施行。但是,这首文词古奥的东西,大众是决然接受不了的。可以说,它诞生之时,就是死亡之日。因此,很少有人知道有过这首国歌。 到国民党统治时期,则把国民党党歌改为国歌。有识之士对这一做法早就提出了反对意见,但国民党当局却置若罔闻。 1949年7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征集国旗、国徽、国歌的启事。启事对国歌的要求是:(甲)歌词应注意:(1)中国特征;(2)政权特征;(3)新民主主义;(4)新中国之远景;(5)限用语体,不宜过长。 (乙)歌谱于歌词选定后再行征求,但应征国歌歌词者亦可同时附以乐谱(须用五线谱)。 截止8月20日,共收到国歌应征稿件632件,歌词、歌谱694首。 应征稿件中国歌歌词较多,其中有郭沫若、马叙伦、欧阳予倩、冯至、柯仲年等知名人士的作品。小组评选了一部分歌词、歌谱印发给大家,有的还组织乐队演奏过,但大家都感到不理想。 在讨论时,大家都认识到,要在短时间内创作出理想的国歌词谱,的确比较困难。 但是,新中国诞生之时不能没有国歌呀! 商议结果,大多数人倾向于在国歌未制定以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大画家徐悲鸿,是最早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代作国歌的人。 新政协筹备常委会接到马叙伦和沈雁冰关于国歌选评情况的报告称:“经本组慎重研讨,认为国歌征集之稿,足以应选者尚少。必须再行有计划地征集一次,将选取者制曲试演,向群众中广求反应后再行提请决定,非最近时期可以完成。” 应该说,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然而,没有国歌的开国典礼,至少会使大典气氛和人们的情绪受到影响。 政协筹备委员会的常委们着急了。 毛泽东亲自来到勤政殿,召集常委成员和第六小组成员以及有关专家顾问、各界人士座谈,专门研究国歌之事。 座谈会一开始就冷场,没人发言。 沉默。大家都在思考。 国歌既要有大众性,又必须具有庄严性,如此雅俗共赏的歌曲创作确实不易。而且,国歌代表一个国家,特别是代表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的国歌!用一支什么样的歌曲才能充分体现它的特点,反映亿万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的心声呢? 这时,一位个子高大、面容清瘦的中年男子站起来发言,打破了沉默。 他说:“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怎么样?” 此人就是徐悲鸿。 毛泽东欣赏的目光落在他身上。 徐悲鸿比毛泽东小两岁,毛泽东却称他“徐老先生”;他担任中央美院第一任院长后,毛泽东即为美院书写了第一块校匾。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