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纪实·历史纪录 > 1949京沪暴动内幕 | 上页 下页
四八


  §一封蹊跷的信

  刘昌义参加民革的一周后,王葆真接到一封苏州来信。

  “啊!是他的信。”

  王葆真喜形于色。

  他剪开信封,抽出一张信纸。

  信上写道:

  ……自增加股款后,小号资金大为雄厚,业已派专人去扬中与苏北各地采购地产,想能顺利脱手。

  年终分红,将比去年倍增,请卓老释念……

  信末署名程金发。

  这是一封生意场中的信。王葆真为什么高兴呢?

  这封信的主人是王葆真六个月前结识的。

  他是安徽嘉山人,姓程名海山,任江南纵队司令,少将军衔。

  他久历戎行。1937年在陈诚的18军里担任营长。“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他的部队鏖战于上海大场、罗店一带。在被称为“血肉磨坊”的残酷战斗中,坚持两个多月。后来上海抗战失败了。他从枪林弹雨中撤退出来。辗转匝月到了汉口。然而等待他的却是部队被整编,自己被遣散的噩运。

  抗战八年,他在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属下担任163团团长。没有黄埔学历,没有后台依托,他深受歧视排挤之苦,只有小心翼翼,仰人鼻息。然而他是个铁血男儿,空怀报国之心,压抑、苦闷。

  苦熬八年,日本终于投降了!他这个团担任杭州城防,守卫钱塘江大桥。岂料又一次噩运袭来!

  第三战区撤销了,顾祝同调去徐州任绥靖公署主任。不久,他的部队又被别人吞并,他孤身一人编进“军官总队。”

  他只是一名校官,处境还比不上哭陵的那些将官。

  他徬徨苦闷,在寻找出路。天涯茫茫,谁能肝胆相照。这时他结识了后来成为民革上海临工委委员的吴荣。两人非常投合,程海山把满腔抑郁,向他倾诉。吴荣安慰他,要他能重带部队,等待时机!

  这可等到了。

  1948年初,国民党军队连战败北,那些从战场上溃退下来的散兵游勇,麇集在江南各个城市,敲诈、抢劫,无所不为,社会秩序更加动荡,惶惶不安。国民党政府慌了手脚。江苏省政府秘书长马镇邦、民政厅顾希平想到了这位闲散的军官——程海山。两人联合建议并推荐,陆军总司令部委程海山筹组“江南纵队”,由他担任司令,负责收容各地的散兵游勇,用来补足枯竭的兵源。

  他又掌握兵权了。立刻加速筹组,充实人员与枪械弹药,积蓄力量。这时吴荣成了他的义务顾问。

  “要在国民党军队里站稳脚跟,就要能周旋于各个派系之间,做到游刃有余,取得人和。”

  吴荣诚恳地向他建议。

  他真的这样做了。在江苏省政府里,在汤恩伯的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里都有“友好”与“耳目”。

  这时,他的部队驻防在徐州的西部、郝寨、夹河寨、柳兴庄、石屯一线。一有机会他就回徐州,与吴荣畅谈心曲。两人的友谊与日俱增。

  有些日子没有见到吴荣了,这天总算见了面。

  “你这些日子,隐藏到哪里去了,害得我几次吃闭门羹。”

  程海山以嗔怪的口气说这位好友。

  “我到苏州去了,是招待一位长者与友人,在苏州耽了一周。”

  吴荣急忙解释。

  “那位长者与友人是谁?”

  吴荣紧贴着他的耳朵轻声说:“他就是国民党元老李济先生。”

  “是他,他可是国民党的左派呀!”

  程海山惊异地说。

  “是的。他这次原是到上海来搞‘一·二八’十九路军抗日纪念的。蒋介石不同意,他很气愤,我请他到苏州散散心……”

  “这,我明白了。看来你和李先生关系匪浅。”

  “是这样。我用不着瞒你。但这不可为外人道也。”

  当下约定共守秘密。

  王葆真收到的这封蹊跷的信就是程海山寄给他的。然而王葆真怎样与程海山相识的呢?他们为什么以商人的口吻通信。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