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名家文集史籍历史虚阁首页言情小说侦探推理军事军旅科幻小说时尚阅读
外国名著传记纪实港台文学诗词歌赋古典小说武侠小说玄幻奇侠影视小说穿越宫闱青春校园
虚阁网 > 影视原著 > 六姊妹 | 上页 下页
三八


  看样子没事。

  汤婆子没空理会来客,恨恨道:“这到底谁下那么大的死手,查出来必须严办!我提个菜刀过去,我命不要了也要跟这人拼命!”四周皆咋舌。汤婆子向来有股狠劲。为民反倒要劝他妈:“妈,没那么严重,就是个意外,不小心撞到铁栏杆上了。”

  “那也是有人预谋!”汤婆子不信,“我跟你说以后不许你出去跟人胡混!支持这个炮轰那个,有什么用啊,你没听到全医院都在议论,矿上今天都停产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这事闹大了,谁都包不住。”

  为民道:“妈,我想吃口小米粥,带糖醋蒜的。”口气温柔。

  汤婆子的火瞬间消了一些。政治斗争再严峻,局势再怎么如火如荼,也不能耽误她儿子这口饭。“还知道吃。”汤婆子微嗔,“家里哪有糖蒜。”

  活着真好。

  一进门家丽就找老太太要糖醋蒜,说想吃。

  “这会子找它干吗?”老太太在洗衣服,“锅屋的西瓜坛里看看还有没有几头。”

  一去看,还有四头。家里找了个茶缸子,把蒜装进去,又一阵风似的走了。

  老太太喊:“不在家吃饭?!”

  家丽应付道:“我吃这个行了!”她还要赶路。

  午后,太阳晒进来,病房里只有为民一个人。家丽端着缸子进去。为民意外,立刻要撑着坐起来。

  “别动!”家丽的口气像在命令阶级敌人,缴枪不杀。

  为民果然不再动。

  家丽放下搪瓷缸子,四处找筷子。床头的小矮柜上有为民的饭盒,上面有双筷子。为民要起来,自己动手。

  “让你别动,我来弄,现在我的厨艺,高着呢。”家丽不忘自我吹嘘。不过吃头糖醋蒜。

  夹起来,送到为民嘴跟前。

  为民惊讶,“哈,糖醋蒜?”嫌弃脸。

  “不是你说要吃糖蒜的么?”

  “我就是那么一说。”

  “不行,吃。”家丽霸道。为民顺从,吃吃,剥一下皮总行吧。家丽帮忙剥了皮。“味道还不错。”为民笑呵呵地,很满足。

  秋芳端着饭盒来到病房门口,一抬头,看到家丽正在喂为民,也是糖蒜。她慌忙退了出来。打开饭盒,两头糖蒜躺在里头。秋芳犹豫了一下,转身走了。

  ▼第23章 一次别离

  两派的武斗到六七年秋天基本停止。经过协议,支持派和炮轰派实现大联合,淮南人民基本恢复“抓革命、促生产”的秩序。家丽安安静静读了一年书,到六八年,她和秋芳就该初中毕业,两家都在为孩子的前途操心。老太太的意思是,能参加工作就参加工作。常胜在考虑要不要让家丽上高中。美心则说:“上高中不也是混,哪里读得下去,那些孩子,打打杀杀,无法理解。”

  这年夏天,淮南普降大雨。凤台县淮河峡山口水位20.25米,田家庵水位则达到了23.82米。市革委会成立了防汛领导小组,紧急号召军民投入防汛斗争。

  院子都进水了。除了家具搬不走,家里稍微能拿的东西都带着去刘妈家二楼。美心率领家文、家艺、家欢还有老太太一下就占满了。所以这回朱德启和大老汤家都没来。

  家丽却很兴奋,这日,她上楼就对老太太和刘妈嚷嚷,“阿奶,刘妈,知道么,东海舰队吴淞水警区副司令员陈小龙率队来淮南了。”

  听着很遥远。老太太问:“他来干吗?”

  “支援防汛抢险啊,”家丽对老太太的后知后觉不满,“阿奶,反正淮河决堤你都不在意。”

  刘妈笑道:“这孩子,老太太是见多识广。”

  老太太放下针,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衣服破了我就缝,我都六十岁的人了我担心什么。”

  家丽说:“副总理都下命令了,要求淮河支流的缺口要立刻导堵。”

  老太太咬断线头,对刘妈,“看看,干大事的人,操着国家的心呢,我只要求她把这裤子少磨破几个洞,也让我这老太婆的省省眼睛。”

  刘妈问家丽,“阿丽啊,马上中学毕业了,有什么打算啊?”

  家丽说:“打算?全面落实最新指示。”

  老太太插话道:“看到了吧,就这样,这孩子就这样,没个正经。”家丽见奶奶有些不高兴,这才故意撒娇说:“我知道,你们是为我的未来担心,不用担心,我有打算,我想:报名参军。”

  “你敢!”老太太反应激烈,连着咳嗽两声。刘妈连忙帮老太太拍拍背,说家丽,别气着你奶奶。

  “当一名共和国女兵多光荣,而且不是一般人能当得上的呢。”

  “当兵,”老太太倒匀了气,“过去都什么人当兵?兵痞兵痞,十个兵有九个痞,你去当什么兵。”

  “阿奶,你这个旧社会老思想说出去会有人把你抓起来,当兵是光荣的,军代表的社会地位多么高。”家丽解释。刘妈帮着说对,军代表现在可厉害了。

  “那也不许去,”老太太火气没降下来,“我还指望你给我养老送终呢,别回头走到我前头!”

  刘妈叹道:“能当兵也不错,不然就是下放,搞不好去得更远。”

  老太太问刘妈秋芳怎么打算。刘妈道:“我也不知道,听她爸的。”老太太问:“她爸什么时候能调回淮南?”

  刘妈犯愁:“谁知道,听组织安排。”

  可家丽主意大着呢。她还是打算偷偷去报名。

  区武装部,家丽在传达室登了记,直奔征兵办公室。登记员见来的是个女的,直接告诉家丽,今年市里没有征女兵的计划。

  “我各方面合格,我愿意保家卫国,为什么不许我登记。”

  “这位同志,跟你说了没有计划。”

  “那我也要登记填表,说不定以后就有计划了!”家丽愿望迫切,只要有一丁点希望她也要争取。

  登记员后头站出来个人,个子不高,眼窝深邃,带着绿色军帽,“这位同志,你的愿望是好的,要不这样,你先填张表,如果情况有变化,我们可以及时通知你。”

  态度还算不错。

  家丽跟着这位同志,到办公室坐下,他给了她一张登记表,一支笔,又给她倒了点水,请她慢慢地仔细填写。

  家丽刚写一个名字,那人就跟着读出来:何——家——丽。

  家丽反问:“你叫什么名字?”

  “张建国。”他说。

  “多大?”家丽问。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