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阳关 > 漠北流风 | 上页 下页 |
十一 |
|
而坐在太后身旁的仁举帝也笑眯眯的问:“九弟,你常年镇守边关,是如何识得这风家小姐的?” “这……”怎么认识?他说是在边关认识的信不信?一个本应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在那兵荒马乱的胡地出现,说出去谁信?尤其还救了他一命…… 皇后一见他为难的样子,当下轻笑,“皇上,这年轻人总是有些风花雪月的事,九弟不想说就不用说了,总之,他这虚悬多年的昭王妃之位算是找着主了。” “皇嫂说得是。”一听此言,朱煦景立刻附和。他本来就不想对此事多说,有皇后给他台阶下,自然顺着爬就是了。 “哈哈哈哈……”仁举帝大笑,“这还是我们那泰山压顶面不改色的九弟吗?你自小从军,朕都忘了,你也不过是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真是朕这个做哥哥的疏忽。”说到最后,他的言语之中颇有愧疚之意。 虽说一母同胞,但仁举帝与朱煦景相差却足有十七岁,都道长兄如父,且先皇逝世时朱煦景又只有十岁,多年来,两人之间的情感说是兄弟,倒不如说是父子比较正确一些。 太后笑吟吟地接过话:“既然知道你这做哥哥的疏忽了,以后就少让景儿去那漠北。那里天寒地冻的,景儿要受多少苦啊!这么多年来,我们这母子、兄弟都不得相聚……”说到最后,多年的心酸浮了上来,太后眼眶渐渐泛红。 她这一辈子虽然尊荣非常,但是深宫寂寞,能安慰她的也就是这两个儿子;偏偏小的那个一生下来就说是什么天命将才,硬生生地让母子俩常年分离,一年到头,也只有短短数日的相众,想起来真是心酸。 “母后……”太后这一落泪,让两个权握天下的男人都慌了,急忙安慰。 “母后,我们身为皇族子孙,得到无上尊荣,总是要为天下苍生做一些事,九弟为国为民,百年之后总会名垂青史。” “母后,不能承欢膝下是儿臣不孝,但家国天下,总要以天下为先,请母后不要伤心。” 没想到他们话一出口,太后反而更是难过。“是啊,你们男人就知道家国天下,哪里管我们这些女人是不是寂寞伤心?先皇是这样,你们兄弟俩也是这样!”作为后宫的女人,有些事尽管悲伤,却总是无可奈何。 “母后!”朱煦景叹气,“儿臣又不是不回来了,现在边疆初定,儿臣还不能放手,等再过个几年,儿臣就能常住京城。” “再过几年?”太后泪眼汪汪,“你以为母后还能有几年?母后老了,都六十多的人了,过一天就少一天,不就是盼着有生之年咱们能阖家团聚、后继有人吗?” 皇后笑着安慰,“母后,九弟虽然现在还不能常伴您左右,但是,等他成了亲,您就多一个儿媳陪着。再过个一年半载,您又会多个孙子了。” “是、是。”仁举帝应声,为了让母后高兴,立刻道:“朕马上下旨赐婚,尽快让九弟风风光光的大婚。”这个时候,他早已忘了昨天才答应过风允把他的女儿许给张家…… 孙子?朱煦景听得心里有些异样,那是不是说,让那个小土匪给他生一个…… “九弟!”仁举帝拼命给他使眼色。 “噢!”他反应过来,忙道:“是,母后,儿臣尽快成婚,让您能含饴弄孙。”感觉怪怪的,这样他的儿子会不会像那个家伙一样恶霸又欠扁?想起那张狂妄灿烂的笑脸,他不由得开始发起呆……和那个家伙一样的小脸…… 太后笑了,拭着泪说:“那就好,母后想抱你的孩儿很久了,如果是风家那丫头生出来的,想必聪明伶俐。”她转头对仁举帝道:“皇儿,还不快下旨?” “好好,朕马上拟。” 一桩婚事就这么定了,彷佛一切都顺着预定的道路前进,然而,谁都不知道,这个预定的开始却引发了意外的结果——也许,是最好的。 第四章 京城繁华地段,伯伦楼士人云集,其中不乏朝中出名的才子,然而,目前最出风头的无疑是一位姓楚的书生。他风流俊逸,文才出众,精通经义,谦恭有礼,即便是往人群中一站,也让人觉得其清朗之姿有如高山之巅的一捧雪,高雅清冷。 这位姓楚的书生正是“楚临风”。 这一日,又是伯伦楼诗会。 风凌楚一身白衣,玉树临风地立在栏前望着楼下来来往往的人群,一脸平静。 街市间,偶有经过的女子含羞带怯地往上一瞅,随即速速低头,掩面而去,却掩不住对“他”的仰慕。 一手握着酒杯,风凌楚浅酌一口,暗自摇头。她知道自己幼年随师父四处游历,习惯了不拘小节,所以若非刻意,举手投足之间毫无女子娇柔之态,扮男人是极容易的事;但她穿男装难道真的很有男子魅力吗?虽不至于被看出女子身分,但她身上好像也没有男子阳刚之气吧? 唉!倘若当年母亲把她生做儿子就好了,如此一来,她大可大大方方地来参加诗会、入仕,哪里用得着在这夹缝问辛辛苦苦的偷得那一点自由? 她从来不以身为女人为耻,然而,这个时代给予女人太多的束缚却是现实,这阻碍她发挥本性的自由,让她不得不以此为憾。 倘若她是男子,今日的她恐怕早已站在朝堂之上商讨政事,哪里还用得着为了那一点自由而处心积虑地算计着那在漠北战事中认识的男人? 想到他,脑中浮现起他咬牙切齿的模样,她不由得轻笑。那家伙现在必定恨她恨得要死吧,想他堂堂昭王爷,多的是人讨好,却一直被她算计威胁,也难怪心中会忿忿不平。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