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心宠 > 冷宫逍遥妃 | 上页 下页


  从小到大,周夏潋一直觉得自己很傻。

  见过她的人都说她徒有美貌,脑袋空空。这种说法,起初只在亲朋好友之间流传,最后却蔓延至整个京城,人人都知道周丞相家的大小姐是个美丽的拿包。

  她的妹妹周秋霁是天生的才女,七岁会作诗,十岁出口成章,随随便便说几句话就能把她比下去。

  另一个妹妹周冬痕是习武的天才,五岁便被退隐江湖的某位世外高人看中,带往非常神秘的地方学习绝世武功,每年回家一、两次,冬天时,戴着白色的面纱站在雪地里,轻轻一跃就能摘到枝头上的红梅,姿态若仙。

  周夏潋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能比得上两个妹妹,除了容貌。

  本来,在妹妹们没有出世之前,父母对她寄予极高的期望,给她请了最好的师傅,仔细教她琴棋书画。

  但她觉得,无论琴棋书画,对她而言都像一座高耸难攀的险峰,她只能站在山底下眺望,然后便放弃了。

  后来,她开始学习背诗,那时她已经九岁,却常常把好几首诗弄混,不但记不清它们的名字,更别提诗歌的作者。她的师傅总非常严肃地站在她面前,每当她背错一个字,便拿戒尺打她一记手心,然而这样的惩罚最后不得不放弃,因为她背错的字句太多,再打下去

  整只手会鲜血淋漓。

  既然文的不成,父亲转为让她试试习武,特意请来个都头教她。

  一日,都头要她用地上的小石子射空中的小鸟,她记得自己站在夕阳里,手中灰白的小石子被余晖染成金黄色,让她想到了外祖母房里的鱼缸,那里面,也有类似的小石子,浸在水里会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

  然后,她哭了起来,因为她想起外祖母过世的事,外祖母去世后,那鱼缸不见了,据说,被母亲扔了。

  她的哭声渐渐响亮,泪水止也止不住,吓坏了都头,以为是自己教导无方,第二天都头便匆匆辞了职,留下话说,大小姐太过娇气,不宜习武。

  从那以后,周夏潋便成为一无是处的拿包,周丞相和夫人想再让她学些什么,却怎么也想不出还能让她学些什么。

  但对周夏潋自己而言,她的生活可以无忧无虑,形形色色的师傅彷佛在一夕之间从她眼前消失,父母不再逼她做什么,她也不必再学些什么。

  她可以整天坐在秋鞑上,从晨曦直至日暮,看着天际划过一道雨后的彩虹,遥想自己的未来。

  但关于她的未来,周丞相夫妇不再有什么指望。

  周夫人常常对亲戚说,周秋霁可以嫁个文臣,周冬痕可以嫁个武将,但话题转到周夏潋这里,她就只叹一口气。

  “或许,只能招个入赘的女婿吧。”周夫人最后得到这样的结论。

  这样的结论,周夏潋听了,非常难过。

  假如当时周夫人知道周夏潋会遇到赵阕宇,会成为举国钦羡的俪贵妃,或许她就不会说这样的话了,然而,当时没人觉得这话有错。

  许多年后,周夏潋回忆起与赵阕宇初遇的情景,发现母亲招婿入赘的想法其实与之有点联系。或者说,假如不是母亲打算替她招个入赘女婿,也不会强迫她去参加什么诗会,就不会遇到赵阕宇。

  人生就是这样奇妙,有些东西看似巧合,其实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只是一开始谁也不知道,每个人都像蒙着眼睛在迷宫里乱闯。

  而在那场诗会,在周夏潋记忆中的已反覆美化与点缀,与真实的情形已经大相径庭,她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那张紫藤花下的容颜,是她这辈子见过最最英俊的容颜。

  那张容颜,属于赵阕宇。

  夏楚国一年一度的诗会四海闻名,不仅因为诗会上聚集了会作诗的青年才俊,更因为聚集了待嫁的闺秀美女。

  诗会是肃太妃提议的,目的其实是作媒。

  肃太妃就像所有无所事事的贵妇人一般,最喜欢的事,一是赏花,二是作媒。

  某一天,她看到宫中紫藤花开得不错,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心中油然而生。她觉得俊男美女在花下吟诗的画面一定非常赏心悦目,于是便向睦帝赵阕宇提议,由宫中出资,一年举办一次诗会,王侯之后、名门公子、新科进士,凡未婚男子皆可参与,京中待嫁名

  媛自然亦在受邀之列。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