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千寻 > 嫁个薄幸容易吗? | 上页 下页
二五


  “这位是尚书府千金,细皮嫩肉,琴棋书画样样通,要是买回去当老婆,肯定能生个聪明儿子。哪家少爷想要,起价三十两……”人口贩子滔滔不绝地推销。

  阮湘不以为然地撇撇嘴,差这么多,前面一个同样年轻貌美、细皮嫩肉的大丫头才卖五两,千金就要卖三十两,以后再有谁跟她说命无贵贱,她就赏他一个大耳光。

  至于琴棋书画,她也通啊,她的钢琴弹到小奏鸣曲,五子棋下得呱呱叫,学过两年书法,至于画图……不是她臭屁,能用果菜雕出八仙过海的冠军选手,画艺能糟得了?

  那她的起价是多少,五十两?正在臭屁的同时,阮湘被人贩子扯到前面,道:“这丫头虽然模样不好,可胜在膀子粗,有一把力气,我也不多要,就要二两银子……”

  哇咧,二两?贱卖成这样,太看不起人,阮湘满肚子不服气。

  正当阮湘胡思乱想时,她发现一双漂亮的眼睛盯着自己瞧,抬眼,哇……靠!这不是天仙,什么是天仙?太水了吧,她简直是……她来演小龙女肯定比陈妍希更厉害。

  欣然失笑地与阮湘对望,当年她就是被这样一双贼亮的眼睛给吸引。

  见到阮阮,她有说不出的激动。

  重生一个月以来,她很担心“不改变”,怕今生的自己循往日足迹前进,却也担心“改变”,怕今生的自己无法与阮阮相遇,直到此时此刻再度对上她那双眼睛,欣然的心才安定。

  阮阮的皮肤粗糙黝黑,个子不高,有些胖,整个人粗壮精实得很,眼神贼精贼精的,全身上下只有头发还可以,浓密乌黑滑得像丝绸似的,但她就是喜欢阮阮的眼睛。

  跟了她之后,阮阮的钱一多,马上想尽办法弄一堆美白法子。

  如果半夜有个脸上贴满西瓜皮的女人站到床边,十个有九个半会吓掉半条魂,但阮阮就是这么搞,她只用洗米水洗脸洗澡,经常用蛋清面粉敷脸,每天清晨要在院子跑上几十圏才罢休……

  有没有效?有呢,粗黑的小胖墩渐渐变成小美女,三、四年后更是出落成一朵芙蓉花。

  她是怎么说的?哦,她说天下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

  因为这句话,满府丫头都跟着学,好一段时间天未亮就有几十个丫头在院子里晨跑练操,场面颇震惊,外人还以为她想训练一支娘子军呢,那段时日府里的黄瓜、鸡蛋、面粉用量惊人。

  见阮湘朝她一笑,欣然也回她一个微笑,走近低声问:“你可愿意卖身给我?”

  卖不卖身不是她可以决定的,卖给谁也不是她说了算,但对方特地过来问她一声,可见重视人权,光是这一点,她还有什么好反对的?

  再一笑,阮湘点头回答,“可。”

  “一言为定。”欣然示意玉屏同人贩子交涉。

  这时阮湘又问:“可不可以再多买一个?”

  果然……又提出相同要求,欣然悄悄叹气,却还是问:“谁?”

  “刘总管。”她指向离自己不远处的青衫男子。

  刘总管面如冠玉,风流倜傥,站在一群奴仆当中显得玉树临风。

  再聪明的女子都躲不过情字追杀,前世的自己是,前世的阮阮也是,不过不会了,此生她必教阮阮心想事成。

  “好。”没有丝毫犹豫,欣然同意买下刘玉,只是目光流转间她发现I名女子紧盯着刘玉,满眼的恋恋不舍。

  她长相美艳,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风流,颇有几分梅云珊的味道,是男人都会喜欢的样子。

  她叫夏荷,被知县买回家中当小妾,不知道她是如何与刘玉勾搭上的,之后两人卷款潜逃,那时阮阮和刘玉已经论及婚嫁,新郎在成亲前跑掉,多伤人哪。

  阮阮为此痛苦大半年,从此再不提终身大事。

  刘玉要价十五两,阮阮只要二两,玉屏付过银子,带两人走到公主身前,刘玉下意识抬头挺胸,露出最好看的侧脸,拱手,斯斯文文说道:“多谢姑娘相救。”

  这是……使美男计?莞尔,看在阮阮面子上,欣然不计较,轻轻说了句,“往后好好当差便是。”

  她在玉屏耳边几句低语,玉屏点点头,走到人群当中。

  拉着阮阮上车,握住阮阮微粗的掌心,欣然像是握住自己的前程似的,可以了,时机成熟。

  马车辘辘前行,欣然太高兴,拉着阮阮说个不停,没人注意到马车后头有人暗暗跟着。之后几天始终有人随后跟踪,有时是一马一人,有时是一车双载,有时是武功高强的黑衣人。

  直到她进入冀州地界,开始新生活,尾随的人才返京复命。

  听了探子回报,仰头将热辣辣的酒液灌下肚,烧灼的感觉一路蔓延,燕历堂放下酒杯,他不明白欣然究竟在做什么,又为什么要这么做,霍骥不是她花尽心思想要嫁的男人吗?

  不过无所谓,反正蠢笨的燕欣然影响不了他的大局,再喝一杯烈酒,燕历堂将她抛诸脑后。

  他没想到,在未来的几年里,便是这个他认为影响不了大局的妹妹,坏了他的大局。

  ***

  霍骥憋着的那股气松开,心情无比畅快。

  他把删改过的册子同燕历铭、燕历钧讨论数回,又补补修修过后决定让燕历钧呈到皇帝跟前。

  皇帝惊艳,着实夸奖燕历钧一番,他竟也不居功地把霍骥给推上去,龙心大悦,允诺燕历钧随军出征,并道待他们功成归来,朕必大赏。

  燕历铭也被皇帝赞扬,因为他提出“一人一粟救同胞”的口号向民间募军款,在募款前他还雇用说书人把南方百姓遭倭寇欺辱之事大肆宣传。

  虽是一人一粟,有钱人怎会只捐一粟,那岂不是教人小看?

  因此口号提出,活动还没开始呢,朝堂百官就开始捐银子了。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