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华甄 > 状师对招 >


  第一章

  北宋景德三年暮秋

  晌午时分,九华山下的“东顺客栈”大堂内惊木阵阵,说书人正说得高兴,听书人无分男女老幼都听得如痴如醉。

  然而,口若悬河的说书人忽然语气稍顿,半闭的双眼陡然一亮,望向门口。

  听众自然随其目光望去,随即被一根无形的线牵着,彷佛看走了神。

  林紫萱站在悬挂着客栈横匾的大门边,对那些投向她的赞赏目光丝毫没感觉。她的目光在人群中巡视,似乎在找人。

  此刻阳光照耀在她的脸上,散发出健康的红晕。她有一对聪明伶俐的大眼睛,妙如琼斗的小鼻子和如钩黛眉,一件短窄贴身的碎花襦衫将她的身材勾勒得曼妙动人,而那下摆宽大的长裙让她显得飘逸潇洒。最吸引人处却是她形状优美的唇角,总是乐观地向上弯曲——即使身处逆境也一样。

  她一定要找到他!可是,这里有这么多男人,谁才是他呢?

  她确定他就在这里,因为进城后沿路打听,每个人都说他在这里,可眼前这些人中没一个有她从林五娘口中听来的那种举止飘逸、言行儒雅的读书人模样,就连那个长得很精神的说书先生也没有。

  “姑娘找人吗?”一个店伙计看她倚门半晌,不进不出,便过来询问。

  “对,大哥可知‘神笔判官’在哪儿?”抓住这个机会,她急忙打听。

  小伙计双眼往她身上一扫,一副知情者模样地说:“姑娘是来求神笔判官拟状子的,对吧?”

  林紫萱连连点头。

  “可惜今天不巧,公子有客不开砚。”

  伙计的一句话让林紫萱大失所望。“你是说他今天不替人写状子吗?”

  伙计看到美姑娘着急了,当即同情地说:“没错,公子这会儿正在院子里陪客人饮茶,姑娘还是明天再来吧!”

  这时有人唤茶,伙计连声应着,提起茶壶给客人添茶倒水去了。

  林紫萱看着他忙碌的背影,心情极差地想:不行,绝不能白跑一趟。想想家里的情况,她不能等,她得立刻找到他。

  院子?伙计说他在院子里!她的目光往大堂后端看去,见那里有座楼梯,楼梯下是条通道。她趁说书人说到紧张处,众人似乎不再注意她时,快步往那里走去。

  走近楼梯,一阵轻音雅唱传来,顺着歌声而去,她走到通往后院的门边。

  宽敞的院内有棵枝叶繁盛的大树,树下搭了凉棚,一张红木大圆桌边有四个锦衣绣帽的男子正说笑着喝茶纳凉,另一侧的石凳上坐着两名年轻女子,她们手持琵琶,弹唱着婉转动听的小曲儿。

  站在阴影处,她仔细端详着院中的人——

  端坐在左边、背对她的两名男子身穿小袖圆领衫,头戴帽带下垂的软翅幞头,那是官制便服,不用说也知道,他们是朝廷官儿,不会是她要找寻的人。

  而在她正面的男人则有截然不同的气质,他的五官突出、浓眉俊目,身上穿着锦缎长衫,但神态轻佻、举止放肆,身子斜靠椅背上,一条长腿挂在他坐的椅子扶手上,一手攥着酒杯,一手把玩着一枚闪动着银色光芒的钱币,他面带淡笑,那笑容彷佛是被固定在脸上似的——这人也绝对不是她要找的人。

  将希望的目光转向最后一位,那是坐在右边的男人。

  一看清楚他,她的心踏实了,一抹微笑出现在她扬起的嘴角。没错,就是他!

  这个男人有张方脸,丰腴的面上一对仁慈的眼睛带着稳重的笑,那模样一看就知道是个饱读诗书的人。

  嗯,一定就是他!她满意地想,只有这等老成持重、精明干练的人,才配得上“神笔判官”的称谓,才是她所需要的人。

  确认目标后她信心倍增,轻轻拉拉略显窄小的衣裙。这是她最好的衣服,是三年前缝制的,只有在逢年过节等重要日子才拿出来穿一下,因此仍然很新。

  拉好衣服,再摸摸头发,这次为了进城,她特意将平日不太打理的发辫盘成了发髻,用根老旧的发簪固定,经过马车一路颠簸,似乎依然整齐。

  好啦,现在进去找他吧!她振作起精神,大步走过门坎,在那个稳重老成的书生面前跪下,伏地行礼的同时高声说:“民女林紫萱因有急事相求,冒昧打扰,请先生宽恕。”

  她这番突兀的举动令在座所有人都错愕地望着她,说笑声、歌乐声戛然而止。

  书生模样的人愣了半晌才明白,身前跪着的姑娘是在跟他说话,急忙招呼面容姣好的她道:“姑娘快起来,在下能帮助你什么呢?”

  林紫萱并没有起身,跪在地上仰头看着他,急切的说:“民女乃林家湾人氏,因被逼亲,爹爹蒙冤入狱,特来恳求先生代为撰写状纸,状告青阳县令。”

  “你要告状?”书生惊讶地看了看其它人,对她说:“姑娘找错人啦!”

  “找错人了?”林紫萱心头一凉。耳边传来“咕噜”声,循声看去,见那个举止轻佻的男子正端着一杯茶往嘴里猛灌,吞咽中刻意发出的异响似乎在嘲笑她,而另外那两个官吏也满脸带笑地看着她。

  “姑娘要找的是‘神笔判官’谭公子吧?”书生和颜悦色地问。

  “是的,他不就是您吗?”

  “不,不是在下,姑娘请先起来说话。”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