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菲比 > 铁相 | 上页 下页
十一


  两人来到书房门口,若蓝先入内,替狄宁宁点亮屋里王管家七日前再命人多取来的十盏烛火,才请她进来。

  “小姐,今日晚上可别超过子时才回房,我不时会到小姐的房里瞧您睡了没。”若蓝忍不住耳提面命。

  “知道了,你早点休息。”狄宁宁没好气的睨了若蓝一眼,接过她手中两盏

  灯笼的其中一盏,转身入内,抓紧时间找寻父亲生前对朝政抱负的蛛丝马迹。

  并非狄宁宁不相信若蓝的人品,才不让她参与找寻记事本的活动,而是不忍整天陪在身侧忙东忙西的若蓝,夜里还不得休憩,漏夜寻找父亲留下的东西,因此狄宁宁强力要求她不准留下,回房歇着。

  放眼室内,简单的格局只有一张书桌、一张躺椅,以及十多个耸天大书柜,和塞得满满的书籍资料,狄宁宁心头一疼,想起爹爹一生为朝堂劳心劳力,官海沉浮,连享福的时间都没有就驾鹤西归,令人不胜唏嘘。

  但是她知道自己没有时间感伤,收拾心情后,赶紧来到昨日整理出来的书堆前,开始一本一本翻阅着。

  耳里听着屋外的雨声,手中翻着老旧的书册,当她沉浸在寂静深夜独自一人的时光不到半盏茶时间,却听见轻轻的敲门声。

  “是谁?”狄宁宁警钟大响。

  宰相府所有的人都睡了,这时还会有谁敲爹亲的书房房门?决计不是偷儿吧!世上哪有人傻到要来偷东西还先敲门?

  想到这里,她放心不少。

  “是我。”低沉的嗓音伴随雨声由屋外传入室内。

  狄宁宁诧异的圆睁双眸,放下手中的书册,站起身,来到门前,纤手打开门上的木栓,轻轻将门推开。

  回廊上阴暗一片,而屋内的烛火与悬挂在屋檐下的灯笼将来者照得清清楚楚。

  “已经开始了吗?”李澈一边说话一边将湿漉漉的纸伞放在屋外,接着松开打在锁骨上的绳结,脱下黑色风衣,露出里头的玄黑色便袍。

  “王爷,您怎么来了?”狄宁宁的回答却文不对题。

  “本王不是说过从今夜开始会过来帮忙?他细眯黑眸,口吻隐含着淡淡的不解。

  “王爷是说过,只不过微臣以为今夜大雨滂沱,王爷索性不过来了。”她据实回答。

  “本王既已答应狄宰相,就会依约前来,无论刮风下雨,绝不食言。”他微勾嘴角,唇边露出深深的刻痕,好看得令人难以转移视线。

  李澈长得十分俊逸,却无书生文弱气息,黝黑的皮肤与嘴边、眼角的痕迹不显得粗犷,精瘦的身形和修长的四肢令女子为之疯狂。

  这样的李澈也没有浪费自己的外貌,总是无往不利的留连在女子之间,享有风流花名。

  久而久之,人们也就渐渐淡忘当初镇守边关,令人闻风丧胆的“罗刹王爷”,而是一想起他,马上与喜好脂粉味和胸无大志联想在一起。

  “王爷如此重承诺,微臣铭感于心。”

  狄宁宁对男女之间的情事没有太多向往与罗织美梦,所以李澈对她说了这

  样一番话,她只当是他重承诺,而非对她有特别待遇。

  她举起手,做了一个请他入内的姿势后,望着他把下摆被雨水打湿的风衣披挂在入门的屏风上,才跟在他身后进入屋内。

  “屋里的烛火未免也点太多盏了吧!”李澈看着狭小的屋内点上二十盏烛火,十分不解的转头,望向狄宁宁。

  “是微臣请管家帮忙摆上的,微臣自小在夜里的视力不好,若是不多点几盏烛火,可能会看不清楚,或者是眼睛太过疲劳,妨害隔日的生活作息。”狄宁宁解释。

  “原来如此。”李澈了解的扯了扯嘴角,不自觉的又将她的一项生活小习性记在心头。

  他双手负在身后,走过拱门,抬起头,看着摆满十多个耸天大书柜的书籍,再看向地上一堆又一堆的书山,转过身,笑睨着狄宁宁。

  “难怪你花了七日都没能在已故狄宰相的书房里找到记事本。”

  狄宁宁朝李澈浅勾嘴角,“敢问王爷,您似乎十分肯定微臣的父亲生前有留下一本写满对朝政抱负的记事本,是吗?”

  “嗯,本王是肯定的。”

  她双眸圆瞠,讶异不已。“怎么会?他老人家生前未曾告诉我这件事,而王爷您怎么会知道?”

  一直以为父亲待她如儿子,他总是会将所有的事情告诉她,甚至在去年开始还要求她辅助处理政事,有时更会出功课要她发表意见或是写出一篇策论,评论她对国事有何看法与解决方法。

  然而父亲把对国家的抱负和病倒前正在进行的事项全数写在秘密的记事本内,这样重要的事怎么没有告诉守在病榻前的她,反而是如数告知被戏称为“澈底懒惰”的八王爷?其中有何原由,狄宁宁怎么想都无法窥探。

  “其实本王与你父亲是忘年之交。”李澈当然了解狄宁宁会有多么讶异。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