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白裙 > 侯门混口饭·下 | 上页 下页
五四


  朱允炆大踏步进来,看了郭菀央片刻,才说道:“孤肤色稍稍黑了一点,这银白色给孤穿也就埋没了。给你穿却是正好。”

  郭菀央急忙说道:“殿下说笑了。”

  朱允炆挥手,宫女们全都退下。朱允炆凝视着郭菀央,说道:“前些日子见到你,觉得你虽然有些义气,却到底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今天见到,你却是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了。这样的事情,你居然也有胆量做,真的不愧是将门之后。”

  郭菀央知道朱允炆有话对自己说,当下就说道:“殿下夸赞了。”却不接话。

  朱允炆见郭菀央不接话,当下只能自己继续,说道:“你却知道,只是这样有胆量做了,后果却也非同一般。晋王虽然不在京中,但是在山西地方之上,却也有自己的势力。若是晋王从此记恨在心,你虽然是武定侯府的子弟……却也会给武定侯府带来麻烦。今天皇帝陛下生气,他生气的原因倒不是你真的打了他的孙子,却是因为你……行事实在太鲁莽。”

  郭菀央苦笑,说道:“学生本性如此,却是让皇上与太孙失望了。不过学生却也相信,皇上与太孙会为学生做主。”她将“太孙”两个字咬得很重。

  果然,朱允炆的眼睛就闪闪发亮了。微微笑道:“你这却是盲目了。你也是聪明人,自然知道,现在皇帝陛下用孤的叔叔镇守边关,诸位叔叔手中都有极强的权力,皇帝陛下也极为相信他们。叔叔们将孩子放在京师读书,却是吃了大亏,也难免要生气。”

  这话已经说得有些赤果果了。朱允炆是说,现在皇帝陛下对镇守边关的藩王十分信任,你郭玥不小心得罪了其中一个藩王,你打算怎么办?当然了,你唯一的办法就是投靠我,我来给你撑腰,才能避开藩王的报复!

  听着这样赤果果的招揽,郭菀央不觉惊叹。史书之上对皇太孙殿下评价是不错,朱元璋对这位皇太孙也够疼爱,如果不是自己熟知历史走向,知道这位仁厚的建文帝将会是落个生死不知的下场,今天就该顺理成章投效太孙殿下了罢?不过话说回来,就今天的事情来看,皇太孙殿下的招揽水平,实在不咋的,怪不得手上没有一个合用的人啊。出名的那几个,基本上都是人品完美无缺的书呆子。

  就说今天的事情吧,既然已经施恩给郭玥了,就该点到为止,咱们一切尽在不言中。你这样赤果果的说出来,一定要人家投效你?适得其反知道不?

  皇太孙殿下这样说话,郭菀央却也不能不表示。当下苦恼说道:“不过现在有皇上这样一番话了,晋王殿下也不至于与一个孩子过不去了罢。”

  朱允炆见郭菀央居然这样子还是不十分明白自己的意思,不由暗自怀疑起朱元璋对郭菀央的评价来。果然是一个神童?当下又提醒了一句:“眼下有皇上压着,难保他们不秋后算账。你要小心。”

  郭菀央感激得很:“多谢太孙殿下提醒。或者时间长了,晋王殿下还有晋王世子殿下,就会将这件事情给忘了吧。”

  这哪跟哪啊。朱允炆真的没办法了。当下只能说:“你还是要小心谨慎一些。”

  郭菀央扬起甜甜的小脸蛋,说道:“多谢太孙殿下提醒了,这事情多想也是无用,将来碰到了再说罢。”

  朱允炆真的说不出话来了。总不能告诉郭玥:你投效我吧,我罩着你,你再也不用担心晋王……估计也只有说到这个地步,郭玥才能听得懂。

  见郭四不入港,只能认定郭四还是一个小孩子,根本不懂这些,只能叹了一口气,就此作罢。

  当下带着郭菀央,回到大殿。朱元璋将手中最后一本奏折放下,看了郭菀央片刻,才说道:“伤口处理过了?”

  这不是废话吗。郭菀央乖巧的跪下,说道:“谢皇上,太孙已经命人帮着处理过了。”

  朱元璋眼睛盯着郭菀央,说道:“吃过亏了,也该懂事了。朕问你,今天这回事,既然不是你的错,那是谁的错?”

  郭菀央苦着脸。不是我的错,那还能是谁的错?不过皇帝陛下对自己的孙子态度……当下低头,说道:“不是哪个人的错。”

  朱元璋又不乐意了,冷笑了一声,说道:“不是人的错,难道是鬼的错?”

  这话说得……不大像皇帝啊。不过不像皇帝也没啥,皇帝陛下本来就是放牛娃出身,没学问,文绉绉不起来,那也没法子。当下抬头,说道:“不是人的错。”

  朱元璋怔住。片刻之后才重复了一句:“那是制度的错?”

  不错,就是制度的错。皇孙与庶民不平等,皇孙犯了交通事故还不肯赔偿,就是将受害者拖死再插上八刀也不算一个事儿;可是一个王侯子弟,不小心将刀架上皇孙的脖子,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晋王世子当然不会认为自己有错,因为他出身在特权阶层。当然,郭菀央也不会认为自己有错,因为作为一个现代人,她不会认为庶民的性命就比皇孙低贱了。

  这问题根源就在这。如果皇孙犯法与庶民同罪,今天的事情还会发生么?

  只是这样的话不能说出口。朱元璋虽然是一个平民出身的皇帝,但是他现在的身份就是皇帝。

  而且,这位皇帝陛下有很强很强的特权意识,正是在他手中废除了宰相制度,将君主专制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所以,这些话不能说。

  那么,与朱元璋讨论哪一个制度问题呢?

  当下只能避重就轻,说道:“皇上还记得那日元宵节,学生随口提起的一句话么?京师人口越来越多,可是街道面积却是有限。只有制定合适的交通法规并且贯彻执行,才能让这样的事情少发生,不发生。人有人行道,马有马道,车有车道,进城之后,马匹限速……”

  郭菀央款款说来,朱元璋的脸色由阴转晴,片刻之后才点头说道:“果然是该定个法规了,只是……这事情却是该交给谁呢?”

  郭菀央知道,明朝的官员俸禄是出奇的低,现在又增加了这么一大块事儿,朱元璋是该头疼了。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那是不可能的事儿。不过这事儿不关他一个平民百姓的事儿,当下只低头说道:“这应当是皇上与吏部的事儿。”

  朱元璋沉吟着说道:“朕在琢磨琢磨。”

  郭菀央低声说道:“尽早制定,通行全国所有城市,那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儿。”

  朱元璋是一个爱制定规则的皇帝,你看他制定的一个户籍制度,将千秋万代的之后的事情都考虑到了,大家种田的种田,做工的做工,当兵的当兵,不用出方圆二十里就可以将所有的事情办好……后代照着规则执行就够了,再也不用动脑筋想事情了……

  所以郭菀央这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正是投其所好,当下就抚着胡须思考起来,片刻之后才说道:“你就将你方才所想的,写一个条陈,后天叫你祖父递上来。”

  郭菀央答应了。

  朱元璋看了郭菀央片刻,才说道:“太孙殿下方才将你叫了去,却与你说了些什么?”

  郭菀央陡然而惊,当下面上微微露出点红晕,说道:“没有说什么……就是称赞学生……长得好。”心中却是暗中庆幸,自己方才还是装傻装的好。

  郭菀央面色忸怩,朱元璋忍不住大笑,又说道:“还说了些什么?”

  “还说了些什么?”郭菀央回想了片刻,才说道,“好像没有说什么了,那时候学生一心想着等下见皇上,皇上还会说些什么呢。”

  朱元璋哦了一声,眼睛盯着郭菀央。郭菀央面不改色,朱元璋深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好,你回去吧。宫门已经落钥,羊得草,你送郭四公子出宫门。”

  郭菀央跪下磕了头,才跟着羊得草出去了。后面却又有一个小太监颠颠的跟上,捧着郭菀央方才换下来的衣服。

  甬道森森,羊得草迈着小碎步在前面引路,低声恭维道:“郭四公子可真得了皇上青眼,被锦衣卫拿了来、却吩咐奴才好好送出去的,您还是头一位。”

  郭菀央说道:“那是皇上隆恩。”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